发布作品

    华晨(1):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国车企,是如何炼成的?

    黄师傅开车beta头像黄师傅开车beta头像
    黄师傅开车beta2023-11-22

    你还记得1992年吗?那一年,一位老人去南方看了一圈,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划定了方向。也是那一年,全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上海大众桑塔纳每天下线200辆仍然供不应求;一汽大众捷达驶下生产线,准备开始另一段传奇;二汽雪铁龙富康正式投放市场,规划产能比南北大众加起来还多;再往南,海南也拉来了马自达。

    看起来市场是合资车的天下,但民间各路草莽也没闲着,富二代魏建军在仿制日产公爵王,穷小子李书福看着街上跑的奔驰,四年后拼出了吉利一号,工程师尹同跃还在一汽当车间主任,马上要接到去芜湖搞汽车的主线任务。

    四个字:群星闪耀。

    但这一年,中国汽车行业所有的风头,却都被一家沈阳的车企抢走了,社会主义阵营跑去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企业,世界级的牛X,这家企业叫做华晨。

    在那之后的十年间,华晨一度被视为中国民营车企的希望,号称中国四汽,是B B A在中国唯一一个民企合资方,旗下中华、金杯两个自主品牌,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但2002年,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仰融却被逼出走,华晨自己也在几年后迅速衰败。甚至今天你去搜华晨,能搜到的只有破产,以及被宝马收购股份的新闻,自主品牌更是全员暴毙,这里面有太多故事可聊。

    所以我们聊华晨,要以华晨上市和仰融出走为界,分成三期,聊聊华晨是怎么来的,怎么火的,又是怎么没地。

    大家好我是黄师傅,各位点个赞,拿上手牌,我们开车上二楼。

    仰融、金杯

    聊华晨绕不开两件事,创始人仰融,和赖以发家的金杯。

    先说说仰融吧。在华晨之前,外界对此人的评价只有一个字:谜。哪的人?不知道,生平?不知道,怎么发的家?不知道。甚至仰融这个名字都被传是仰融发迹之后的化名,意为仰仗金融。

    这些都是他刻意模糊甚至隐瞒的结果,用他自己的话说:华晨出身不好,有些事情不得不谜。他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搅动中国车市的妖孽,但当史学家们聊起时,这个永远梳着大背头,眉毛浓重的男人又是个绕不过去的强人。

    但根据仰融在各个场合的发言总结,普遍为人所信服的人生轨迹大概是这样的。他应该是江苏江阴北国镇人,兄弟四个,大哥仰翱对他后来帮助颇多。早年间还叫仰勇时,当过厨师开过商店做过推销员,去越南打过仗,差点残疾。老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身材矮小但天庭饱满,双耳长垂,一看就是大人物。

    老人们说对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再次回到老家的仰融已经是一副老板模样。但从这时起,人们就已经搞不懂仰融怎么赚钱了,但普遍猜测,应该是趁着“价格双轨制”这个特殊时期,当了倒爷,发了一笔小财。

    在这期间,仰融结识了不少贵人,战场也从倒卖实物转到了玩钱。1989年,仰融拿着400万本金跑到上海,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之前,狠狠地玩弄了股市,大赚一笔。没人能说清楚这400万怎么来的,也没人能说清楚他赚了多少钱。和他同时期的股市大佬,还有牟其中,就是那个要炸开喜马拉雅山,后来又用罐头换飞机的牛人。

    仰融在上海大赚特赚时,辽宁沈阳,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金杯却天天犯愁。彼时的金杯成立5年,并且刚实行股份制,从沈阳汽车工业公司改名为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但骨子里仍然是由96家修理厂和零部件厂组成的破厂子。虽然引入了丰田海狮的技术,但由于日元汇率波动,车造出来就赔钱,不造更赔钱,唯一有希望的资产就剩1988年尝试发行的100万股股票。

    为了活下去,厂长赵希友的主要任务,也从卖车变成了卖股票。但直到80年代末,还有至少46万股价值4600万的股票没卖出去,也正是这些股票,让落魄的金杯和春风得意的仰融产生了联系。

    转机发生在1990年,这一年全球油价飙升,国内银根紧缩,一片萧条。前面说过,仰融在上海期间结识了不少贵人,其中一位点拨他,想干大事业,得把眼光放长远,找个实实在在的企业包装去国外上市,比你炒股赚钱快多了,有不少工业基础好但是快死的企业,整一个。

    金杯就这样进入了仰融的视野。1990年冬天,仰融北上沈阳,直接找到赵希友,张嘴就要包圆剩下所有的股票。

    谈判过程不细说,总之一个看上资质一个看上钱,双方很愉快的达成了合作。但实际上仰融看上的,只是金杯汽车下属的沈阳轿车厂,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厂里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先进程度堪比南北大众。而且前面提过的丰田海狮,也在这里生产。

    在仰融看来,有着国际水平的金杯海狮一旦下线,在国内市场必然乱杀。仰融准确的预言了未来,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他眼前:金杯的股票,怎么买?

    华晨帝国

    很多人以为华晨只是一家公司,实际上华晨这个名字背后,是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对,金融帝国,不是汽车帝国。事情还要从仰融准备接收金杯汽车股票时说起。

    要知道,金杯是国企,仰融如果以个人名义购买,“侵吞国有资产”的帽子肯定没跑。纠结之时,受另一位贵人指点,仰融跑去了百慕大注册了一家用于接收金杯股票的壳公司:华晨控股,总部设立在香港。

    这种操作今天当然很常见了,可在当时,这就是神来之笔,仰融的华晨帝国也从此发端。

    1991年初,仰融和赵希友还继续着贵人的指点,想把金杯汽车整体包装到海外上市,但医院幼儿园啥的累赘太多,把沈阳轿车厂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呢,容易得不到国际资本的认可。

    没办法,仰融只好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拉着另一位贵人的海南华银,与金杯汽车合资,以2998万美元的注册资本成立金杯客车,2万美元之差,避过了各种审查。而这个金杯客车,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大金杯的前身,金杯汽车是控股方,注意这二者的区别。

    有了金杯客车,仰融开始更卖力的运作海外上市,甚至已经选好了,就去纽交所。但过程中海南华银资金出了大问题,金杯海狮也迟迟不能量产,这样下去,等不到海外上市金杯客车就得破产。仰融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国内上市解决资金问题再说,于是去香港又注册了裕港国际,但也没能成功在国内上市,事情陷入了僵局。

    直到1992年那位老人的讲话,终结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搞钱、发展成了主旋律。仰融海外上市的心思又活动起来了,把裕港国际更名为华晨集团,又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托人活动海外上市的事,再次强调,注意华晨集团和华晨控股的区别。

    但问题又出现了,金杯汽车是国企,跑去美国上市,中美双方都不能答应。那如果把股权拿出来,以仰融个人名义上市呢?也不行,当时纽交所规定,个人名义上市必须提供详细财务来源证明,仰融起家的钱不干净,一查一个准。

    事情又陷入了僵局,但仰融别的不多,就是贵人多。有两位贵人这时正在北京,并且要筹办“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仰融一听就来精神了:如果能把金杯客车挂到基金会名下,并让后者成为股东,再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身份注册公司,再拿去纽交所上市,一来能规避美国方面审查,二来不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三来还能给投资人整个新鲜,一石三鸟。

    仰融为自己天才的想法激动到不行,在咨询相关人士确认过方案可行后,也确实这么执行了。但仰融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天才设计,成了日后砍向自己的刀。

    1992年5月,仰融通过华博财务,以华晨集团的名义出资200万,连同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的10万资金,共同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华晨集团只出资,不控股。这样一来,基金会在国内还是国有资产,但在国外,会计师会以实际出资认定归属。

    就这样,仰融有了一个带红帽子的完美上市空壳。6月初,仰融又跑到了百慕大,用基金会的名义,成立了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华博财务间接参股金杯客车,然后跑去美国申请上市,这才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华晨汽车”。

    由于是基金会控股,所以华晨汽车会以“国有企业概念股”的名义上市,在纽交所算是开了个先河,肯定火。但问题又又又出现了,当初成立金杯客车时,为了满足国有资产控股要求,金杯汽车、华博财务、海南华银分别占股60%、25%、15%,但美方要求华晨汽车必须对旗下资产有51%以上的控制权,而仰融手里算上华博财务和海南华银,总共才40%,怎么办?

    大家可能不理解外资占股51%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在那位老人批准合资形式后,红线就是外资占比不能过半,更何况汽车这种国家重点行业,多的这1%,不知道能拿下多少人的乌纱帽。

    但还是贵人多了好办事,还是当初牵线搭桥的贵人,以“支持国内第一家企业赴国际上市”为理由,开了绿灯。事后来看,也应该是得到了更高层的默许。

    7月,通过以上提到的无数公司间复杂的换股操作,华晨汽车在金杯客车的股权顺利达到51%的标准线,扫清了上市前的最后一道阻碍,仰融也把华晨汽车和金杯客车的控制权牢牢抓在了手里。8月初,仰融拿到6个部门的批文,获得海外上市的官方批准,并开始了在美国的路演。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股”这个头衔在美国异常吃香,本来计划发行的500万股,一个月下来竟然卖出了6000多万股。1992年10月9日正式上市后,华晨股价从16美元暴涨到20多美元。作为纽交所成立200周年来第一支中国股票,华晨出尽了风头,甚至中美两国官媒都做出了大篇幅报道。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华晨上市三天后,一位戴着眼镜的长者上台,继续奉行改革开放,华晨股价再次暴涨到34美元左右,甚至成为权威金融杂志当年评选的世界十大最优融资项目之一。

    在海外成功上市之前,搁置已久的金杯客车国内上市计划也突然成功了。甚至算是当时的优质股,开盘当天股价从10块暴涨到170多。期间仰融还收获了个意外之喜,当时政策规定,外资不能持有国内上市公司股票,仰融用华晨控股接收的460万股金杯客车股票必须全部抛售,各位可以算下,他从中赚了多少钱。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华晨在海外挂牌名称本来应该是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 Ltd.,简称BCA,但纽交所已经有一个BCA了,仰融最后决定国家第一,把BCA改成CBA,从这就能看出,仰融还是热爱这片土地的,但最后……

    从成立华晨控股到海内外成功上市,我已经数不清用了多少个但是,经历过多少转折。总之,一系列操作后,仰融用一堆完全没有实际业务的企业,借着金杯汽车的资质,成立了金杯客车和华晨汽车,并且在上交所、纽交所两地上市。这里面金融操作远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我并非金融科班出身,只是尽我所能讲述出来,而其中的复杂程度,恐怕只有仰融和他身边的人说得清楚。

    在美国和香港的股市,华晨汽车和金杯客车都募集到了海量资金,有了钱,接下来十年就成了仰融最春风得意的时刻。下一集,我们详细聊聊,仰融是怎么把金杯客车运作到国内第一,又是怎么造出来那个传奇的中华轿车的。我是黄师傅,我们下期再见!

    接下来的故事移步华晨(中)~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