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电车五常头像电车五常头像

    电车五常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89粉丝5关注58获赞4被采纳关注

    明俊风那些事儿在工信部发布的第 383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中发现了新宋的申报 整体外观没多少变化,就后面车标标识变了一下,变成BYD专用logo 然后新车采用新发动机,型号为“BYD472QC”发动机,不过依然是采用 1.5 升插混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由现款的 81 千瓦降到了 74 千瓦。 此外,新款宋 PLUS DM-i 电机最大功率为 160 千瓦,现款车型电机最大功率为 145 千瓦。可以加强还好点 宋plus dmi5.0是比亚迪下半年做卷王的第二炮戏么? 这会是比亚迪下半年卷王的地盘第二炮戏么?

    互联网八哥吉利险些毁了比亚迪这几年的心血,可能谁都感到意外,比亚迪一场发布会,居然掀起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效率大战”。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最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该系统可让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结果吉利高管坐不住了,甩出一张认证书,称吉利的雷神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6.1%,全球最高,事实说了算! 一时间,比亚迪牛皮吹破天,务虚不务实的节奏,一波接一波。但事实上,46.06%的是已经量产,发布会上直接交付了一批。如果纯比证书上的数字,比亚迪46.5%的热效率才是最高。用李云飞的话讲,像这种没量产的,更高热效率的,比亚迪还有大把,只是不说而已。 但站舆论角度来看,吉利险些毁了比亚迪这几年的心血,网络上的节奏让人心酸!我一直认为,先进技术是促进行业发展,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产品,不是拿来打口水战的。估计原本46.5%的热效率是要等技术应用再对外公布,因为这比宣传一串冰冷的数字,更有意义。 如果有细心的网友,可能也发现了,高管徐东卫最近半年,就发了这一条微博。看的出来他们可能是有些着急,但锤别人要有证据,这种盲锤就容易损人不利己。经过这次闹剧,行业应该会清静一段时间,大家在“碰瓷”对比前都会掂量掂量自己,至少未来碰瓷比亚迪的肯定是越来越少。

    15小时前

    玩车教授14.98万买海豹DM-i,这你敢信?

    随性自由的圆月o1v大家不知道注意没有,其他品牌凡是800V平台的,电耗一般都偏低,一般百公里能耗12--13个电,但是海狮07EV为啥百公里耗电比宋L还高呢?

    生二胎的双子座1、唐 L 只有L6的价格但是有L9的尺寸和配置。 2、汉L唐L最多在今年年底亮相,明年才会上市,汉唐换代可能在四季度。 3、第二代刀片电池应用在第一部车的是仰望U7。后续逐步普及。 4、 HUD 抬头显示、160kw电机功率、15.6寸显示屏在明年将成为比亚迪全系低配车的标配。电动天窗会成为全系车的选配

    前天 12:01

    观察员5678比亚迪第五代DM推出了,现款唐荣耀版应该降价优惠了吧?优惠我就下手。

    车圈小隆哥9.98万起,比亚迪秦L上市,大家觉得这个价格香不香?

    4天前

    旧时浮沉72385204看海豹和秦l都是比标准版贵2万起步

    奇趣世界888真正懂车的人就知道油耗低是怎么来的, 同120续航,比亚迪除了生态好点,东西和价格都不如荣威D7,只能说比亚迪把国人弄得已经神魂颠倒了。

    野生唐大妈发动机热效率46% 压缩比15.5提升到16 发动机智能管理系统 亏电油耗2.9L 综合续航2100KM ESH电驱系统 轻量化 充电更快 电池更好 照dm4.0的改变是优化动力架构,优化热管理系统,优化电子电器架构。 也就是说5.0是基于4.0基础优化打造。 主要更加强调以电为主。发动机功率下降,电机功率上升。

    车圈怪谈1.理想L系列依旧领先,问界M7改款上市大概率会赶超理想(价格维持原价);蔚来最近依赖租电池确实销量大涨,不知道下个月还是否能够保持,本月应该会来到2w; 2.极氪的权益也马上到期,后续不知道依靠什么手段刺激销量,零跑C16应该会卖的不错,不到20w的价格确实会吸引人; 3.小米追赶的速度很快,目前只有一款车型,华为和小米的入局确实很刺激友商;腾势你不降价真的活不了,D9不能依赖一辈子; 4.深蓝其实相比较之前还是拉了一些,比较性价比的零跑来了,哪吒也开始卷啦,性价比已经没那么明显; 5.要说最可惜的无疑是小鹏,车子不错,智能化标签也很不错,就是外观太拉,营销极其拉,每个月价格不变,海报倒是换来换去,典型的换汤不换药; 6.极狐已经连续两周上榜,不是极狐多厉害,是友商太菜了呀!哪吒估计后续会追上来,哪吒L目前来看反响很不错!

    知嘹汽车中大型SUⅤ销量榜:“比亚迪”3个月仅售402台

    5天前

    转转腾势车友圈实在没人 想换蔚来了

    Justin的大黑唐比亚迪发布的调查问卷显示有52km的dmi唐,各位怎么看?

    电动湃电车越宽越好? 这背后还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5天前

    潜龙漫步2378孙少军最新确认,问界M7智驾新款已经拿下10000订单,要知道这次发布的是28万以上的智驾版,并不包含普通版,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就是问界M7这次准备很充分,最新展车已经到店了,不会出现之前发布会开完展车还没到店的尴尬了!

    5天前

    懂车帝视线新车 | 竞争理想L6、问界M5,纯电/增程双动力,阿维塔07更多官图

    5天前

    爱智驾爱生活感觉应该是一款有量的车了,无内饰跟12一样,外观延续了12和11的结合体,这一次的定价阿维塔应该直接要亮出底牌就好了,毕竟量起来了什么都好说,什么经销商也愿意加盟的。 别的不说阿维塔07在前面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奠定的基础上,基本上奠定了阿维塔的定位,高端智能悦己的理念。 作为一个11车主想说是不是应该出点加购政策呀,

    久藏一滴入魂听说买m7的人很多,你们买车不研究底盘和安全系数的吗。强行拉皮的车安全系数绝对不会好,整天喊着智驾,正常司机一年用几次?我一个每年有三个月以上在外面自驾游的人都不关注这玩意。各位放弃这个垃圾吧,蔚来现在优惠好几万,真香

    Tomasmulle开了这一个月了,现在最不满意的就是空调,跟日系差好远,我家凯美瑞制冷非常强劲,开26度一档都会冷,l6开21度三档效果都没凯美瑞好。林肯制冷也不咋地,但比l6强点。请问应该怎么提升空调制冷效果?

    野生唐大妈之前连续充了一个月快充电池突然从97%跳到100%,电快用完时又从27%掉到23%。 经过研究这种情况是需要用交流电慢充来做均衡了。 家里没有车位也没有充电条件,属实有点太无奈了 满地图找慢充,现在带交流慢充的充电桩太少了。充电站为了盈利基本不会整慢充,距离我最近的一个慢充最少也要15公里,还不确定好不好使,这样的桩基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经过一夜的观察距离我稍远些的一个商场里有三个慢充桩,五个快充桩。于是我确定去那里,等充电时候还可以逛街吃饭。 谁知这一去竟是一波三折 刚到充电车位 就剩下最后一个慢充桩了 一台秦疯狂的冲我按喇叭让我走开 这要是把位置让出去 一整天也充不上电 那就白来了 一着急倒车没注意后面有柱子把车后面给撞坏了 应该是我车能快充居然和他们抢不多的慢充桩所以他们很看不惯 我在商场逛街时就接到了两个电话让我挪车给他们让地方,全部都让我委婉的拒绝了。 更可气的是我车充到62%就停了,我下到停车场一看肯定是有人使劲拔我的充电枪了,还好充电口没坏,我使劲重新插了一下又好使了。 历史3个小时零6分钟 终于充满了。这个地方我真是一分钟都不想多呆了,直接开车走人。 停车费花了20,充电30,补车衣200。正好花了250!还好是充电口没被人弄坏。 没想到快充对电池那么不友好,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这回真的成车奴了。

    野生唐大妈新车第一次满载,献给了幼儿园。 平时都是一家三口出行,后面装满露营设备。 孩子幼儿园举行活动,一切为了孩子帮助班级运送饮料和矿泉水。 后两排都放倒全部装满了水,副驾驶也坐了人。 明显感觉车辆动力变弱了,最可怕的是刹车变化明显。总有种刹不住的感觉,动能回收都变多了。 来回正好50公里,电耗还是比较满意的。 奉劝大家切勿超载,对新车不友好。

    爱生活detea喷粉吧,制冷最大风,三分钟。

    名场面君如题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问界M7改款:看似焕新,实则给M5腾位」 汽车市场是个「金字塔型」,价格段越低,容量越大。而问界的销量是个「倒金字塔」,价格段越低,销量越没。 4月问界上险量2.46万台。其中M9均价超过50万,销量1.3万台,问界M7均价28.2万,销量1.1万台,问界M5均价27.3万,销量700台。这个型谱的状态是非常不健康的。 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问界太厉害了,均价超过50万的M9销量占比一半多,但长期来看: - 均价超过50万的M9的销量会「均值回归」,50万以上汽车产品有月销量的天花板,能够稳定接近或达到1万已经实属不易,连续月销量接近1.5万是不可持续的。 - M5和M7的均价过于接近,完美的实现了1+1=1.05的结果。彼此有强竞争关系。 - 想和理想拼品牌总销量,只靠M9和M7显然是不够的,起售价更低,触达市场更广的M5才是最大的机会 - 当初回来盘活总销量严重杀价的M7需要找机会把价格段拉回去。 所以问界M7改款发布了新的MAX焕新版: - 外观局部重置包括新的轮辋和颜色增加商务感和溢价感,同时开发成本可控 - 激光雷达升级,CDC升级,整体BOM上升仅限于小几千元,实际上相比老的28.9万的入门智驾版涨了价格优化了毛利。 - 最重要是只提供高阶智驾版本,起售价29.8万起 - 使得M7配置重心上移,优化车型毛利的同时跟M5拉开差距,至少实现1+1>1.5 这样的策略是否能够成功还有几点要素考量: - M5在25万元的价格段竞争力够不够强? - M7前段时间的热销是不是由于M7的性价比更高,毕竟24.98的入门版在贡献了15%销量的同时,成交均价已经去到了22.98。 当然最差的结果是M5没有盘活,但是短期内保住了M7的量,这也不失为一种不能接受的结局。

    大熊车研能买的比亚迪平替只有这几款

    孙少军领克07EM-P:全景声立功小定近一半锁单,三成客户认为售价偏高

    05-2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