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比亚迪海狮07EV新突破,16合1热管理引领行业

    轰鸣的小跑头像轰鸣的小跑头像
    轰鸣的小跑05-10

    王朝系列的时候,我谈过天神之眼背后的“整车智能”,五官的感知,大脑的决策背后,要落地执行层的“四肢”,是非常讲究的。但我知道作为传统车企,传统机械实际上不止于此,于是今天的海狮07EV掏出了“e平台3.0”,我觉得时候到了:
    续航更长,不是因为碳化硅,不是因为所谓的风阻,不是因为用了什么热泵技术---而是因为,“都用了,都上了,都有了”,而且很深刻地讨论了内部关系,把一个个子系统组织到了一起。这个角度再去理解它就很有意思了,比如说很多品牌还在讲8合1热管理的时候,比亚迪16合1了;其他品牌的SiC是供应商方案的时候,比亚迪自己定制属于自己的高压平台,等等等等。助力用户探索更多驾驶新可能。
    随便选一个简单讲讲,例如大家感知强一点的热管理。
    电机产热需要散热,电池需要散热,但低温时候也需要加热,空调有时需要制热,有时需要制冷,这些系统需求,并不一致。于是有些东西需要散热,有些东西需要加热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能量梯度利用”的可能性的。把原本会被散逸的热量拿回来再利用,不就是提效节能的过程么?
    大热管理这个概念过去几年不新鲜,背后的本质就是集成概念,集成程度越高,能做到的越多,天赋能力越高,从主流的8合1到比亚迪的16合1,中间差别有多大,看数字就知道了。
    e平台3.0,我觉得比亚迪在下半场的标签基本上妥了:在新势力卷智驾的时候,在传统品牌拥抱华为的时候,比亚迪用传统品牌的底蕴,把新势力的优势,以另外一种形态展现出来了。
    有意思。
    另外一件想聊聊的事情是,我觉得比亚迪似乎开始在做一件事:“为什么卖得好”这件事背后的精髓,已经被抽象出来了,并重新开始具象化。
    意识到这件事的原因是“用户场景”。
    不同于其他品牌整个晚上在表达“这个世界领先,那个世界领先”,它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讲用户场景:泊车赶时间,你可以不挑车位随便停;哪怕它不是越野车,车轮陷入泥地里了,iTAC也可以帮到你;多数人充电想要充到满,但是最后那一点点很慢,于是花了很大力气针对最后这点电量做升级,等等等等。
    于是你在特定的这些场景里,用起来就会很爽。
    这车最低卖18.98W,今天在群里预测对了---以比亚迪的个性它不可能超过20W。
    为什么还要花25W买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呢?
    哦,很多人说,比亚迪汉EV(图片|配置|询价),和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不是竞品。
    猜猜今天发布会哪一段,致敬了小米?
    是电机。
    一样是一段测试视频,比亚迪展示的是目前全球量产最高转速的23000转。
    不是65W、66W、67W的那种“全球最高”。
    是从21000转到23000转,的全球最高。
    所以,海狮07EV,有没有那么一点让你感觉到,不太一样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