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怎么的?我听说绿牌将会取消?

    龙视车行天下头像龙视车行天下头像
    龙视车行天下2023-03-28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段时间,我们跟大家聊了东风雪铁龙 C6 暴降 9 万的事。燃油车集体自杀式降价,网友:大结局来了?这手降价可真的把国内车市搅得天翻地覆,不下 30个品牌争相开启降价大战,准备在国六 B 实施前,强势去一波库存。

    这波油车市场不仅价格暴降,销量还大跌,大家心里都隐隐有这样的感觉:燃油车是不是要崩盘了,以后将会是新能源车(下文统一为电车)主宰的时代!

    先不说电车离主流还远着,如果油车崩了的话,那电车绝对不会有好果汁吃的...

    在今年2月底,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足以让舆论沸腾。如果真取消了,对新能源车的影响就好比,刚会走路,就要学着奔跑。

    一直以来,绿牌与蓝牌代表着政策优待、价格补贴以及出行不限号等待遇的不同。

    在没有了绿牌加持的BUFF后,新能源车还会香吗?

    新能源汽车,正脱去“新能源”外衣,回归本质。

    关于取消新能源绿牌的市场传言,早在2021年就曾经被人们热议。

    当时有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发现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有数个关于全新样式的小型汽车号牌设计专利。

    据这一公开发布的设计专利,小客车车牌从蓝底白字变成了白底黑字,底部衬以深蓝色的线条,字母布局同样发生了变化。至于新能源车牌,底色继续采用渐变色设计,但不再使用绿色,而改为浅蓝色。

    一时之间,绿牌要被替换的言论聚讼纷纭,但还是没什么权威性,最终不了了之。

    如今乘联会开始现身说法,这次大概是要来真的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出现了明显的歧视性,扭曲了汽车行业的自然发展,部分省市推出的政策更是变相削弱了交通管制法规的实施空间。

    如今,新能源汽车彻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适用交通法规方面,已经没有异于传统汽车的理由,所以才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牌照的建议。

    虽然这一过程将会给相关车主带来较大的麻烦,但是摇号过程是过去和现在燃油汽车所一直经历的,长期豁免新能源汽车不合理,这会长期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

    不论是补贴结束还是牌照合并,崔东树认为传统能源逐步让位给新能源是必然的趋势,而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非常省钱;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然形成,相关基建进一步完善,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寿命周期的成本优势将愈发体现。

    有网友表示“支持合并,新能源车优待早该结束。”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 年燃油车全年零售 1486.8 万辆,同比减少 230.2 万辆,新能源零售 567.4 万辆,同比净增 268.7 万辆。

    可以说,电车跟燃油车间是零和博弈,市场只有这么大,两者注定只能活一个。

    也怪不得,湖北东风要开启自杀性的降价大战,再不卖车,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赚钱。

    理性的朋友看到这会说,虽然油车历史很悠久,但它没人买是历史的选择,怪不得电车,只能自己认命!

    如果两者公平竞争那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偏偏电车就是靠吸油车的血长大的,现在过河拆桥真的不太合理。

    也有网友表示,“新能源车没有优势,就是纯大韭菜了”、“没便宜可占,我选新能源车干啥?”

    其实绿牌一旦真的取消,最大挑战还是来自于新能源车自身,比如一直以来的痛点,续航焦虑的问题,节假日高速上需要排队以及自身维修成本较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还有网友调侃道,我专门换的绿色车漆为了配这个牌子,你现在跟我说换回蓝牌?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其实电车在褪去政策优惠光环后,比起油车,并不是一个省钱省心的最好选择。

    新能源汽车的一路狂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其中“绿牌”这个特殊身份给予了新能源汽车很多“特权”。

    新能源汽车专牌制度在2016年4月推出,其目的就是用于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于同年12月起在上海、南京、无锡、济南和深圳试点启用,此后范围逐步扩大,直到2018年上半年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

    上海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前燃油车蓝牌是需要进行竞拍的,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而新能源绿牌的出现为上海的潜在购车者们打开了一道豁口。

    比如2022年底,上海率先开始改变绿牌政策,发布公告表示自2023年起,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就不再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这就意味着所有购买上面两种动力车型的用户,都需要与燃油车一样加入到拍牌大军当中,而目前燃油车的牌照需要花费几万或者十多万元去竞拍,这无疑是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购车成本。

    电车销量高,除了上绿牌,大家也很看中它的使用成本,毕竟充电跟加油比起来,简直像不要钱似的,叠加各种优惠,优越感不要太强。

    反观油车,不仅要加死贵的油,而且这油价里,有 45% 是税费,包含消费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等税种,也就是油车承担了原本电车需要缴纳的税费,一直在用油费供养着天之骄之电车。

    放在以前,电车销量还没油车的零头,油车能很轻松的覆盖掉它们,但现在油车都自身难保的时候,电车还要啃油车的老就过分了。

    2022 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达到 27.6%,2023 年预计达 36%,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电车,也意味着电车在中国已经从襁褓婴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了,也是时候要考虑让他们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

    所以,前面提到的乘联会取消绿牌建议,是必须要提上日程的议题,任何一个需要长时间补贴的市场,都不会是健康的市场,哪怕能发展起来,也注定是畸形的,毫无竞争力可言,电车行业不可能拥有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动力。

    放眼市场,取消绿牌影响最小的品牌,除了特斯拉应该就只有比亚迪了,就拿近期发布的比亚迪汉 EV 冠军版和唐 DM-i 冠军版两款车型来说,起步价均为 20.98 万元,真正做到了油电同价,无论产品力和价格完全不输同价位的油车。

    虽然乘联会预计会在 2 年内取消绿牌,但应该还有一段相对较长的缓冲期。

    毕竟供养电车这么久了,也不见得 2 年都等不及,所以,新势力们还有 2 年以上的时间给自己增添筹码,拿出真正能跟油车同台竞技的好产品,等到那时,电车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全村的希望“。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