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又是“减配”又是爽约,保时捷让中国车主们给惯坏了?

    财知社头像财知社头像
    财知社2022-05-27

    先是新车“减配”,然后承诺的免费加装也黄了。保时捷的这番操作,彻底惹怒了一大拨它的忠实车主。虽然保时捷给出的“缺芯”理由是客观事实,但车主们更大的感受是它“缺心”。这些车主非富即贵,如何能忍住这口气?

    反思一下,保时捷能如此操作,会不会是中国市场给惯坏了?销量增长,利润飙升,给了它太多的底气。相比之下,它对美国车主的态度,似乎是另一副面孔。

    “减配”惹怒车主

    很多车主对爱车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一辆能让人简单操作就能上路的汽车,其实是靠上万个零部件“配合”完成的。特别是豪车,那更是精益求精。作为豪车界的牌面,保时捷也应当如此。

    但最近,保时捷突然陷入“减配门”事件,让人大跌眼镜。“减配”这件事,不应该只发生在国产车型、普通车型么?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太天真了。

    近半年里,一些订购了保时捷的车主,终于等来了现货。但他们高兴不起来,原定的可以电动调节的方向盘转向柱,居然改成了“手动”。这年头,连“手动挡”都很少了,方向盘转向柱居然还不能“自动”?

    当时,保时捷方面作出承诺,正在采购相关部件,会给车主们加装电动转向柱的,而且分文不收。

    接下来,车主们收到了第二个“惊喜”:保时捷说,一时采购不到零部件,取消电动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但作为补偿,可以提供2300元的代金券。

    车主们缺的是这2300元代金券吗?他们当时就怒了,先是提出抗议,然后四处投诉,愤怒的情绪逐渐蔓延到更多车主,导致4月27日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跨界多用途车在国内的直播上市,直接关闭了评论功能。3天后,保时捷公开回应说,主要问题是芯片短缺,希望车主们理解。

    保时捷的底气

    这次“减配门”事件,车主们始终是受害者,保时捷却也宣称自己是“受害者”,把问题推给了芯片。这样的操作,让很多车主感受到了它的傲慢。

    傲慢也是要有底气的,保时捷的底气就在于,它在中国市场是香饽饽。2021年,保时捷全年营收增长15%,纯利润增长27%,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去年保时捷在全球卖出30多万辆,中国市场贡献了近30%。在过去的7年里,中国市场是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贡献最大,受气却最多。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保时捷终于意识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再次改口,提出了更符合车主利益的补救方案。即便如此,车主们依然没有感到满意。

    据通报,在对待美国车主时,保时捷的态度完全不同。同样是方向盘转向柱这个事,保时捷不但提前告知了美国车主,还提供了500美元左右的补偿。而且,安装了电动转向柱总成,只是少了芯片而已。

    相比之下,卖给中国车主的保时捷,不但在配件方面有别于美国,而且在处理方式、处理态度上也大大不同。这也是中国车主愤慨的另一个原因。

    缺芯还是“缺心”? 

    保时捷可以能拿得出手的理由就是“缺芯”,这不只是它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持续不断的新冠疫情,叠加自然灾害以及地缘冲突,全球汽车业正面临巨大的冲击。数据显示,相比3月份,德国汽车业4月份对前景的预测更加悲观。在美国市场,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让许多车企不得不阶段性停工减产。

    所有的困难中,芯片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统计显示,截至5月15日,全球新车减产量达到170万辆。加上2021年减产的1050万辆,合计超过1200万辆。

    同样是“缺芯”,其他车企的表现却不像保时捷这样“缺心”。国产品牌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面临相同问题而不得不“减配”,但它们向消费者提供了选择方案。宝马汽车也“缺芯”,但它下调了一些车型的价格。

    百年老店的成功秘诀,或许是技术进步,或许是产品丰富,但最核心的地方还是它们始终将消费者放在心底,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