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从事故分析,路虎到底安不安全

    白日梦车头像白日梦车头像
    白日梦车2019-10-29

    央视新闻网

    逝者安息。

    每每有这样的恶性事故发生时,我们都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我有没有恶劣的驾驶习惯?

    我能不能避免别人伤害我?

    我的车够不够安全?

    但从事故视频看,受害的行人和正常右转的白色路虎发现神行都是无辜遭殃的。

    如果你是路虎发现神行的车主,此刻只能希望自己的车足够坚固。

    但从后续报道看,路虎车主也因伤势过重在事故当晚死亡。

    大家对发现神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不可避免,大家对事故中杯撞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我们就“路虎发现神行碰撞安全是否合格”展开简单分析:

    发生撞击的经过根据视频和全景地图分析,是肇事白色日产由南向北闯红灯,撞上了由东向北右转的路虎神行。

    该路口开面大约25-35米,从视频来看,肇事日产从路口冒头到撞击路虎的用时不到1s

    按照1s来算,路口开面按照30米计算速度:

    V=S/t=30m/s=108km/h

    并且这都是采用保守估算的数字,实际车速很大概率超过这个数字。

    肇事车是一台2014年前后款的TIDA日产骐达,整备质量是1211KG左右(按照1.6LCVT计算)

    要考察路虎神行是否安全,我们需要把碰撞建立模型。

    这次事故可以简化成,一个1200kg的移动壁障以110km/h的速度从侧面撞击了路虎神行。这里可以用汽车安全测试中的侧面碰撞来类比。

    我们可以看到,主流测试机构在侧碰项目中使用的移动壁障都已经在1400kg以上,除了五星批发部C-NCAP外,高度也都设置在1000mm以上,速度条件全球统一为50km/h。

    我们来看看这个条件下,不同安全评级的车辆分别都有什么表现吧。

    首先是路虎发现神行自己2014年的欧洲E-NCAP的测试报告,我来解读一下。

    2014年的E-NCAP测试中路虎发现神行拿到了5星的评价,并且在乘员安全项拿到了93分的高分。

    正面碰撞中驾驶员的胸部和左腿受轻微影响,侧碰环节整个假人毫发无损,但现场照片看起来也是很惨烈的。

    可以看到在侧碰后,侧面变形很明显,下边框变形,但ABC柱都没有结构性失效(断裂),车门也没有打开。

    随着各家对车身结构的优化,以及那么多年应试的经验,年份越新的车在各种安全测试中获得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举几个2019年的例子:

    全新宝马3系G20,五星

    侧碰后的外观,后窗都是完整的,看起来只有车门蒙皮被撞皱了,完全没有伤筋动骨。

    看完优等生,看看2019年E-NCAP的“差生”标志208,其实也拿到了4星,不是它太差,是对手普遍都很强。

    外观同样只是轻微伤,甚至两面玻璃都没完全破损,但侵入距离稍大一些。

    国产的路虎发现神行是不是真的不行?

    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标准对接欧美的测试机构提供过路虎发现神行的测试结果报告,所以还是只能从这次事故来看。

    明显,事故车受损程度远超1400kg壁障、50km/h速度的侧碰实验。

    为什么更轻更小的骐达,反而撞出那么一个大坑?

    这里我们要提一个公式:动能定理

    Ek=(m·v^2)/2

    撞击能量和撞击物的质量、速度都有正相关关系,但速度的影响更大,带入我们掌握的数据。

    E(测试)=(1400·13.88^2)/2=135,022 J

    E(事故)=(1200·30.56^2)/2=560,348 J

    也就是说,事故碰撞中,白色尼桑的动能是侧碰实验中大锤子的4倍有余。

    从图片看,撞击侧车顶轻微变形,三根柱无法确认破损情况,底边梁变形,车门侵入严重。撞击能量在远超测试标准的情况下,单凭这样一张图,是不能说它“不安全”的。

    侧面碰撞不同于正面、后侧碰撞,驾驶员距离碰撞点的距离近、受力结构能优化的空间有限。溃缩区几乎就是乘员舱,所以在很多标准中,侧碰的侵入距离及格线被设置在座椅中线位置。

    设想一下,侧面门板已经溃缩到座椅中线,感觉已经压迫到极限的情况下,评判标准依然给出及格的分数,可想而知真正的侧碰事故发生时,车辆和驾驶员都是很脆弱的。

    在这次事故中,我们仅能看到车门紧闭,但不知道车门覆盖下的B柱是否完好,也不知道侵入距离侵蚀了多少驾驶员的生存空间。

    但就图片而言,在这个撞击条件下观察,路虎发现神行的结构安全性表现肯定在良好以上:车门未打开、基本结构完整、安全气囊气帘全开。

    还是那句话,车再坚固,人是肉做的,在这样的撞击能量释放过程中,脆弱的人体结构不堪一击,就像罐头午餐肉从10楼坠落。

    所以不要再一味要求“车越结实,人越安全”,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观念了。结构优化+材料合理运用的综合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乘客的安全性。

    希望每一位驾驶员,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平安归家。

    逝者安息。

    次阅读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