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yellow1tree头像yellow1tree头像

    yellow1tree

    领克09 EM-P车主·车龄1年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3图文爆款大师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为啥公路坦克比丰田轻这么?

    2021-11-02发布于:宋PLUS DM-i车友圈

    基本一样的尺寸一样的三维,为啥dmi轻了这么多?整整100公斤,有专家吗? 丰田2.5,但是前引擎盖、翼子板、尾门是铝的,多了备胎; 宋plusdmi1.5,但是电机大,电池大,而且隔音材料更厚!

    作者提到的车系:


    • 丰田减重集成度不行,没有对电动设备集成优化,而是硬塞进去,属于完完全全的油改电!比亚迪是专门为混动优化的结构,电池和电机系统没有一点点冗余的重量,车壳子一点也不轻,整备质量更轻是三电集成技术极大弥补了电动汽车重量上的劣势!你把宋plus跟丰田的燃油车相比,你就会发现它依旧比丰田的燃油车重不少!

      评论发表于2021-11-03
      • 比亚迪混动多少年,丰田混动多少年,了解过吗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你能找点好的理由洗白比亚迪?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楼主
      yellow1tree头像yellow1tree头像

      yellow1tree

      领克09 EM-P车主·车龄1年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3图文爆款大师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荣放和大狗

      评论发表于2021-11-03
      • 你的荣放怎么也是非对称用料呀,副驾AB柱怎么减配了?副驾的命不是命?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a柱一般都是两根外侧s内测a,哈弗两根都是s。斯巴鲁和大指挥官是三根,这是我知道的,a柱三根的应该还有,普遍设计都是两根扣在一起

        @电子绵羊Mta你的荣放怎么也是非对称用料呀,副驾AB柱怎么减配了?副驾的命不是命?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荣放有变速箱,而且电机轻量化不如比亚迪,而且低强钢用的多,导致为了性能及格,用量大反而更重,性能好的刚才可以少用就达到性能要求,但是贵,单价比便宜钢同重量三倍还高,但低强度刚才需要用两倍以上的重量才能达到相同的强度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说的和真的一样

        回复发表于2021-11-02
      • 1,没有变速箱的混动仅比亚迪一家。荣放有变速箱这点说错了吗? 2,比亚迪是世界最先进的扁线永磁体电机制造商没有之一吧?成本在那水平在那,永磁电机天生就只有异步电机三分一重量没错吧? 3,日本车的钢材你还要质疑?高强钢(300-1500)范围太宽,国产车基本800以上了日本车500上下,雷克萨斯才多少mpa?荣放给你好东西你信吗? 上面哪一条有错,尽管指出

        @碧水蓝天9490说的和真的一样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宋我不了解,但是汉兰达混动比我的车轻了几百公斤不知道是为什么,你知道不???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比亚迪三电集成度水平最高,新3.0平台据说是8合1集成度。丰田混动还是老掉牙那一套,行星齿轮,正时,皮带呀什么的。你去研究一下比亚迪的dmi发动机就会发现,发动机几乎只负责发电和高速直驱,那些皮带呀导轮呀,全部减掉了。这个技术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

      评论发表于2021-11-03
      • 新能源时代,谁能把能效比控制好,谁才越先进。举个例子,丰田双擎e+跟宋dmi两者的电池度数都是差不多的吧?但是丰田的纯电只能跑80多公里,而比亚迪同样的度数可以跑110公里。这就是三电技术的差距。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满电满油,丰田也能跑一千多公里啊

        @观望者不嫌事大新能源时代,谁能把能效比控制好,谁才越先进。举个例子,丰田双擎e+跟宋dmi两者的电池度数都是差不多的吧?但是丰田的纯电只能跑80多公里,而比亚迪同样的度数可以跑110公里。这就是三电技术的差距。

        回复发表于2021-11-04
    • 看懂车帝拆车视频吧,好像rav4电镀不咋地,车架都能生锈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生锈不是比亚迪的专利吗我们比亚迪车友群好多生锈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不知道,现在丰田怎么了,以前不这样的

        @老铁给你葱生锈不是比亚迪的专利吗我们比亚迪车友群好多生锈

        回复发表于2021-11-03
    • 宋dmi没有离合器,是耦合器。意思就是低速电动机驱动,到达80以后耦合器连接发动机驱动和电机与发动机一起驱动。ecvt我们大白话可以叫耦合器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汪?汪汪汪?

      评论发表于2021-11-05
      • 回复发表于2021-11-06
    • 一.rav4有变速箱,二. 宋的电池更轻。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谁跟你说宋没有变速箱…

        回复发表于2021-11-02
      • 宋那玩意不叫变速箱,叫藕合器。

        @微笑924233764364谁跟你说宋没有变速箱…

        回复发表于2021-11-02
    • 丰田一车传三代

      评论发表于2021-11-03
    • 记住了,这个时代造车是越轻越好,厂家想要把车子变轻就得花费更多成本,当然你要同级别横向对比,不能拿台微型车来说它最轻,那就有点抬杠了

      评论发表于2021-11-06
      • 哦,敢情日系车做重了你们就说轻的好,那之前日系车轻我怎么不见你夸。那唐DM跟汉DM比同级的车重了不少是不是就不好了?轻重只是相对的而已,自相矛盾有意思?

        回复发表于2021-11-07
    • 荣放的发动机2.5L比比亚迪1.5L重很多,dmi的扁线电机轻很多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电机dmi重很多,因为更大一号。 丰田2016年就用油冷扁线电机了,所以这块没区别。

        回复发表于2021-11-05
      • 丰田有,不等于荣放用了

        @Baldo电机dmi重很多,因为更大一号。 丰田2016年就用油冷扁线电机了,所以这块没区别。

        回复发表于2021-11-05
    • 比亚迪那款发动机是特化型的,没有气门正时没有缸内直喷,排量还小,光这个就差了几十公斤了吧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现在丰田也沦落到要和其他车比重量了?

        评论发表于2021-11-03
        • 这个差价,除了车标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混动中,丰田就是拿石斧的,比亚迪是开坦克的

          评论发表于2021-11-04
          • 电池重量区别

            评论发表于2021-11-05
            •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国产车越来越偷工减料了,合资车反倒用料足了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 我踏马笑抽了,帕沙特了解一下

                  回复发表于2021-11-02
                • @388863918我踏马笑抽了,帕沙特了解一下

                  回复发表于2021-11-02
              • 用户1035123864800头像用户1035123864800头像

                用户1035123864800

                唐DM-i车主·车龄3年

                • 登录大师LV4登录大师LV4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懂车帝4周年懂车帝4周年

                宋和荣放不是一个价位兄弟,比亚迪宋顶配17万,丰田荣放顶配30万。对应配置差10万有啥好比的。DMI混动唐顶配也才22万。

                评论发表于2021-11-02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