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水系电池重大突破?能量密度超固态电池?还本质安全不燃爆

    中国水系电池取得重大突破?能量密度竟超锂离子电池一倍,甚至超过一些固态电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水系电池是一种本质上安全不燃爆的电池,如果能量密度再超过锂离子电池,这意味着电池领域将可能出现一条新的赛道,怪不得外媒评论说,这项突破有可能会给电动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这项研究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傅强教授领导的团队,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卤素多电子转移的高能水系电池,能量密度竟高达1200Wh/L,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水系电池,而且是数量级的提升,而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大多在400-700Wh/L

    比如台湾辉能已经量产的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是1025Wh/L,质量能量密度是383Wh/kg,而前段时间宣称装车的智己汽车半固态电池是368Wh/kg,蔚来的是360Wh/kg。水系电池竟一下子超过了这些大热门,可以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吗?

    水系电池两大缺点

    因为水系电池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它的能量密度很低,可以说远低于锂离子电池,而且是本质上的低,骨子里的低,这是什么原因呢?水系电池中离子是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形式传导,但水作为溶剂它的溶解能力很有限,离子浓度很难提高,这意味着能够参与电池反应的活性离子数量有限,从而限制了电池中的有效电荷转移,降低了能量密度。比如传统的水系电池,像是全钒液流电池和锌溴液流电池,其能量密度只有约30Wh/L和60Wh/L,只适合用作大规模的固定储能。

    水系电池另一个为人诟病的,就是它的电压比较低。这是因为它受制于水分解电压,通常只有1.23V左右。超过这个值,水就会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水系电池因而能提供的总能量有限,不适合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一举解决两大问题

    而大连团队的这项研究,利用碘、溴离子混合的卤素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溴化物中间态优化反应路径,就像架起了一座座宽阔的桥梁,成功地实现了多电子转移反应,大幅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活性和可逆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的碘离子电解质中,水系电池可以实现超过30摩尔的电子转移,让电池正极侧的比容量超过了840Ah/L。当把这种正极与金属镉负极组成全电池时,能量密度竟超过1200Wh/L,已经可以用于动力电池了。

    通过原位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手段,研究团队还发现,溴离子可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生成极性的溴化碘,有利于和水反应形成碘酸根,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并降低了充电电压。

    而在放电过程中,碘酸根通过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并参与电化学反应,实现了碘酸根的可逆、快速放电,这不仅提高了电池的放电电压,还同时提高了碘酸根的还原速率。这意味着水系电池的电压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从而有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可能。

    但电池领域那么多研究,各种突破层出不穷,就跟过家家似的,为什么说这项研究可能具有重大突破意义呢?

    重大意义

    电池实际可分为三类,物理电池、生物电池和化学电池。光伏、热电、压电属于物理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酶燃料电池属于生物电池。

    我们平常所说的电池通常是指化学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即不可充电的和可充电的,可充电的一般又分为三种,水系电池、有机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有机离子电池包括目前的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则有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

    所谓水系电池,是指以水为电解液溶剂的电池,如镍氢电池,以前也曾辉煌过一时;铅酸电池,汽车上广泛使用,但可能即将辉煌不再;还有锌基电池,包括锌-镍和锌-空气电池等。

    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是最典型的水系电池,曾经也是辉煌无比。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锂离子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一跃而成为电池领域的超级巨星,光芒万丈,而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的电压最高也只有2V,一下子就黯然失色,不得不败下阵来,可能都要面临生存危机了。

    然而锂离子电池春风得意马蹄爽,却也暴露了两大致命性的问题,成本高、易燃爆,昂贵又暴躁,让见异思迁的人们又开始怀念成本低、不可燃、无毒性、本质上安全的水系电池了。年龄大一点的人,可能都用过锌碳电池,也就是干电池,小时经常砸开,取出里面的碳棒用来涂鸦,你听过说它燃爆吗?只是水系电池一直不争气,电压和能量密度难以提高,才让锂离子电池益发嚣张,肆无忌惮地燃爆,夺走了一条又一条生命。

    大连团队的这项研究,在能量密度和电压上都取得了突破,是不是可以让水系电池扬眉吐气,收复旧山河,赶走脾气火爆的锂离子电池,重新夺回被抢占的失地呢?

    虽然曙光乍现,充满希望,但水系电池的前路,可能仍然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目前取得最高能量密度的镉负极,虽然循环寿命超过了300次,能效达78%,但比起锂离子电池来仍有不足,并且镉更稀有还有毒,所以还需要寻找其他负极材料。而使用钒负极,虽然循环寿命超过了1000次,和锂离子电池差不多,但能量密度可能还不尽如人意。

    最关键的是,虽然这种水系电池电压有所提高,但只达到了约2V,而锂离子电池通常可以达到3.0至4.2V。并且所有这些成果,目前都还只是实验室的初步数据,所以水系电池要想取代锂离子电池,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你也不要完全悲观,因为此前已有研究,通过调整电解质的组成或添加剂,使水系电池的电化学窗口扩展到了3.23V,这是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怀柔研究部HE-E01组在2022年取得的进展。

    大连团队在论文中认为,这项研究有开发出安全且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的可能,为电网规模的能源存储甚至电动汽车提供了新的开发选择。

    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23日《自然-能源》杂志上。

    参考:Reversible multielectron transfer I−/IO3− cathode enabled by a hetero-halogen electrolyte for high-energy-density aqueous batteries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