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奥迪向中国车企“低头”,买电车技术就能“支棱”起来吗?丨看天下

    羊城派头像羊城派头像
    羊城派2023-07-11

    压力之下,奥迪向中国车企“低头”。

    据外媒报道,为了应对中国日益竞争的电动汽车竞争,奥迪正在考虑直接从本地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以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

    据悉,奥迪目前正在与竞争对手进行谈判。

    其实,就在前些天,德国媒体才爆料称,因为对大众汽车品牌业绩不满,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要求对大众品牌进行重组。

    的确,今年大众的表现平平,第一季度大众汽车品牌严重拖后腿,利润率只有3.0%,而作为尖子生的奥迪,虽然达到了史上最佳的10.8%,但显然没有满足大众汽车的期待预期。6月底的大众集团资本市场日上,奥博穆表示,奥迪目前的车型阵容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局面——不仅落后于竞争对手,也落后于自己的能力。

    据悉,今年前三个月,奥迪在中国的新车交付量为13.6万辆,同比下滑16%。而宝马、奔驰在华同期销量分别为19.5万辆、19.1万辆。

    奥迪在德系“三驾马车”中垫底,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呢?

    奥博穆认为,软件能力难辞其咎,因为软件研发进度拖了后腿,导致奥迪很多相当有竞争力的电动新车不得不延期面世。

    在过去几年里,奔驰、宝马和奥迪都大举投资电动车,推出了多款产品。相比之下,宝马和奔驰通过降价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销量规模,而奥迪在同样大幅促销的情况下,电动车销量依旧惨淡。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华晨宝马、北京奔驰和一汽奥迪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36607辆、15930辆和7748辆。

    实际上,大众汽车集团内部对软件业务的争议一直不断,这也是导致前任CEO迪斯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

    迪斯在任期间,主导大众集团成立了专门的软件公司CARIAD,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品牌的新车都指望着它提供软件支持。

    但是,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CARIAD没能按时完成研发工作,导致奥迪、保时捷、宾利等品牌的新车都不得不延期推向市场。

    在奥博穆上台后,CARIAD的重组也成了他的首要任务。今年5月8日,CARIAD的全面重组获得集团监事会批准,6月1日起原宾利制造业务负责人Peter Bosch成为了CARIAD的新CEO。

    随着CARIAD重组推进,困扰大众集团的软件难题正在得到解决。2024年,奥迪将正式推出首款基于大众集团PPE平台的纯电新车Q6 e-tron,这款车也将搭载迟来的大众集团1.2版本软件系统。

    此外,奥博穆还承诺,尽管软件研发影响了进度,不过奥迪参与研发的另一个SSP平台,将按照原计划于2026年推出。

    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大众等不及了。因为,按照奥迪计划,2026年起就只推出纯电动汽车,到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机车型的生产,届时奥迪在全球的自有生产基地都将投入电动车生产。所以,现在奥迪打算直接从中国的电动车企业购买一个电动平台的授权,这样就能更大地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

    时间尤为紧迫,任务也很沉重。奥迪如何在保证品牌DNA的同时,更快加速软件研发,推动电动车发展,是个难题。而买了中国技术,能否就让奥迪在电动车领域“支棱起来”,更是个未知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撰文 | 冷爽

    责编 | 林丽爱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