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对话王瑀:竞逐动力电池下半场 孚能科技“先手”破局

    高工锂电网头像高工锂电网头像
    高工锂电网2023-06-27

    全球动力电池正在迈入新的竞争周期。

    上半程赛段,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产能规模、供应链协同、资本赋能等综合优势,不断拉开与日韩对手的距离,呈现出领跑全球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装机量达294.6GWh,占比全球60.4%;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位的企业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TOP10中的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占率,也从2021年的33%,上升到2022年的37%。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关键原材料占全球出货量70%以上,中国智能装备加速进入国际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同时,一批智能工厂、零碳工厂成为标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等产业链持续延伸。

    在技术创新方面,基于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速发展,量产的三元单体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磷酸铁锂单体超过200Wh/kg。结构创新、低温加热、热扩散安全防护等新技术成果也不断地涌现,固液混合动力电池开始装车使用,钠离子等新材料电池实现产业化应用。

    进入赛段下半程,随着欧美经济体新能源产业的觉醒,叠加全球化逆风与地缘风险带来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加快全球化产能落地布局,持续强化技术引领、产能引领与需求引领,保持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成为新赛程角逐的关键。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近期在公开演讲中指出,在TWh时代,中国电池企业能否继续保持优势,最关键的就是走出去,产业链在海外本地化。走出去,不仅要有领先的技术,还要有TWh的产能、TWh的制造和质量,并且达到“碳中和”要求。只靠中国市场不足以支撑中国电池企业保持目前动力电池的份额和地位。

    作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TOP10当中的一员,孚能科技过去四年为TWh时代的到来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发出符合TWh时代需求的产品——固态电池+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打造满足零碳制造以及碳中和标准的工艺及产线,以销带产加快全球产能布局。

    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左二)央视财经《对话》节目录制现场

    在最新一期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也道出了孚能科技对于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判断与理解。

    1、逆全球化风险裂变,2026年将成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分水岭,纵深国际化布局是重中之重。

    王瑀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都朝着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中国再次成为电动汽车领跑者,销量占全球电动汽车的60%左右。目前全球道路上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都在中国,基于此,中国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先发优势和较强的竞争优势。

    但是,2026年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分水岭。“2026年开始,北美、欧洲本地化就进入到议程,要求电池必须本地化生产。这对中国厂商来说,完成市场国际化很重要。”王瑀强调。

    如其所言,无论是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还是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等,关键核心都是在强调关键产业的本土供应链建设。同时,对于动力电池产能的本土化供应要求也赋予越来越高的权重。

    “中国政府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计划与实施,让所有国家尤其欧洲政府看到了双碳计划的实现路径。”王瑀表示,目前欧美的市场需求与整个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链现状存在着巨大落差,这给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如果不去抢占,将是巨大的损失。

    基于此判断,孚能科技前瞻性实施海外市场战略与产能落地计划。公司与土耳其首个本土汽车品牌TOGG合资的动力电池项目已顺利投产,今年4月初,土耳其首款纯电智能 SUV 车型 TOGG T10X 挂牌上路,其动力电池为孚能科技与TOGG的合资公司Siro供货。

    2、始终保持创新技术与前沿技术引领,置身新能源汽车未来需求的无人区,将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化落子的“胜负手”。

    王瑀指出,全球对于万亿美金量级的新能源市场非常重视,巨量资金正在加速涌入。要确保中国动力电池的领先地位,首先要确保动力电池的技术引领,始终置身世界技术的前沿,保证在任何迭代技术出现之前或是迭代技术都由中国企业来创造,再结合国际化,才能真正地保证中国动力电池始终保持在领先地位。

    近两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指数级增长。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市场渗透率达到14%,相较2021年提升了5%,相较2020年则提升超过9%。随着市场步入成熟期,终端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电池性能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王瑀认为,当新能源汽车销量跃过千万辆级,将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第二阶段的飞速发展。要推动进一步的发展和渗透,更应该下探和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如:能否十分钟充电400km,能否随意选择300km-1000km续航产品,电池成本能否降到0.5元/Wh,保证零安全隐患等等。

    孚能科技2022年推出的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正是前瞻性瞄准了新能源汽车第二阶段发展当中需要解决的动力电池问题。

    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可兼容三元、铁锂、钠电池、石墨、硅碳、锂金属等材料体系,满足从300km到1000km不同的续航需求。提供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电倍率。同时,应用柔性高速生产线,可使Pack成本下降33%,固定投资成本下降50%,制造费用下降50%,产品达到PPb级别。

    其中,“电池固态化+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是孚能科技迎战TWh时代的硬核武器,在前沿电芯技术储备上,公司第一代半固态产品在2022年9月投产,第二代将在2025年投产,第三代预计2028年投产,4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计划2032年投产。

    目前,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270-330Wh/kg,第二代要达到300-350Wh/kg,第三代要达到330-375Wh/kg。

    《对话》中,电动飞机被认为是下一个即将迎来电动化风口的交通工具。

    王瑀表示,因为空中电气化问题很重要,飞机采用的是航空煤油,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实现空中的电气化是大势所趋。孚能科技五六年前已经涉足该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款电动飞机电池将很快进入商业化进程。

    孚能科技的产品思路,是通过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产业化一代,将产品及技术始终保持在行业的领先位置,始终站在新能源汽车未来需求的无人区域。用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务,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最好的动力。

    3、以长期订单做支撑,调适全球化扩张节奏,谨慎稳妥扩张,防御产能过剩“暗礁”。

    当前,动力电池结构性产能过剩隐忧浮现,尤其是今年Q1市场需求放缓致使行业库存水平高于警戒线。由此,业内对于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预警声”也愈发响亮。

    王瑀表示,一个新的产业的诞生,都是从供不应求到过剩再到合理进行产能分配的过程。孚能科技采取的战略有别于其他公司,目前的库存量是供给客户的安全库存量。对于孚能科技来说,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成熟,因此孚能科技过去几年本着稳妥的方式,在产能扩张方面非常谨慎,所有产能扩张都是有长期的订单作为支撑。”王瑀强调。

    高工锂电获悉,目前孚能科技在手订单饱满,订单足够覆盖现有产能。公司接下来的产能投资建设进度,将会根据客户市场需求和资金需求综合决定。

    4、锂盐价格回落至不超过10万元/吨,才是符合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合理区间。钠电池未来应用场景将非常广阔。

    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震荡引发产业高度关注。

    2021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价格一路飙涨,2022年一度突破60万元/吨,涨幅超过10倍。产业链利润分配大幅倾向上游。随着市场需求放缓,供需转换,今年第二季度,碳酸锂价格快速跌至20万元/吨以下。近期市场再度小幅反弹,碳酸锂价格回涨至31万-32万元/吨。

    王瑀表示,目前,盐湖提锂不足以支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规模发展。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与供应链计划不匹配,造成供需不平衡。大部分锂盐来自于贫矿开采出来的锂盐,成本都在15万到25万之间。但一旦要进入理性阶段,不超过10万元是合理区间。

    为打破锂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孚能科技于去年已推出钠离子电池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续航里程较短的汽车提供解决方案。

    王瑀表示,经过详细测算,即使碳酸锂价格降至5万元/吨,钠电池依然具有成本优势,结合电池机理、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创新,钠电池或成为600km以下电动车的主流解决方案。

    基于锂电技术的深厚积累,以及在钠电领域多年的技术储备,孚能科技于今年2月已收到江铃集团EV3钠电池定点函,将向后者销售钠离子电池包总成,预计于今年内完成装车。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孚能科技将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推动钠电池快速进入产业化。短期内,为300km以下续航的经济车型,提供钠电方案;中期方案是600km以下用钠电池取代。

    综上,无论是基于领先研发创新体系打造的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固态电池、钠电池、大数据平台方案,还是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海的全球纵深布局的视角来看,孚能科技在全球市场竞逐中已经占据有利位置。凭借在技术、客户、产能、资本、资源等方面打下的基础,进入行业竞赛下半程,孚能科技的成长价值也将进一步迸发放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