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三元前驱体“出海”加速

    高工锂电网头像高工锂电网头像
    高工锂电网2023-06-26

    近期,格林美公告,将与SK On、ECOPRO在韩国设立合资公司,投资额1.21万亿韩元,于全罗北道建设超高镍多元前驱体(PCAM)工厂以及配套的镍钴锰原料体系。相关产品将出口北美市场。

    据格林美表示,此次投资是格林美应对与满足美国IRA、欧盟CRMA等法案的重要战略措施。

    去年8月,美国发布《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要求消费者所购买的电动汽车中须有一定比例的电池材料和关键矿产来自美国或FTA国家,才有资格获得税收抵免。而欧盟刚刚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也对电池关键原材料进入欧盟市场设立了限制条件。

    由于韩国是与美国签订FTA的国家之一,通过在韩国投资建厂,格林美可绕过IRA、CRMA法案对来自中国的锂电材料产品的限制,助力其产品导入美国及欧洲市场,实现2026年前驱体销量50万吨的远景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三元前驱体龙头中伟股份也于去年11月“落子”韩国。中伟股份与浦项市政府签订《投资谅解备忘录》,拟在韩国迎日湾产业园区投建锂电正极前驱体和电池级硫酸镍工厂。

    高工锂电认为,海外投资建厂已经成为中国锂电企业回避IRA等排他性地缘政策的重要路径。

    而对于韩国锂电产业而言,中国三元前驱体在产品、产能、供应链上的独特优势是其积极吸引中企投资的重要因素。

    中国主导全球三元前驱体供应

    尽管IRA法案为全球锂电产业链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但对韩国锂电企业而言,长期维持三元前驱体出货主战场角色、并且拥有高镍技术壁垒的中国,是其“无法脱钩”的存在。

    GGII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总产量100.62万吨,出货量97万吨,中国三元前驱体总产量86.07万吨,出货量83.5万吨,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达86.1%,其中格林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湖南邦普前四名就占据了全球总供给量近六成的比例。预计到2027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将达400万吨,其中中国出货将达300万吨。

    当前,韩国锂电上游原材料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面对IRA中“2023年起原材料40%和电池组件50%的最低占比限制”的严苛条款,其现有产能几乎无法提供符合补贴标准的电池。

    而从产品升级角度上,近两年来,伴随终端应用场景对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长寿命的诉求提升,三元正极材料朝着高镍化+高电压+单晶化加速。

    高镍前驱体存在较高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在高镍前驱体制备工艺上的研发启动较早,生产最为成熟。据2022年H1数据,中伟股份高镍前驱体出货量占比已超过60%,格林美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超过70%。

    因此,ECOPRO、浦项化学与LG化学等韩国企业都在斥巨资“扫货”中国三元前驱体。

    今年1月,华友钴业与韩国浦项化学签订了16万吨三元前驱体购买协议。

    今年3月,中伟股份与LG化学签订三元前驱体长期购销合同。

    去年11月,道氏技术子公司与浦项化学等签订NCM高镍前驱体购买合同。

    而格林美更是自2016年起,就与ECOPRO多次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协议,并于2020年起规模供应8系及以上的高镍前驱体。

    根据双方去年的谅解备忘录,格林美将于 2023-2026年向ECOPRO供应70万吨高镍前驱体材料,并约定了 2024 年开始在欧洲本土生产三元前驱体并向ECOPRO 展开供应。

    上游资源布局助力降本增效

    镍价高企的背景下,随着格林美、华友钴业等企业在印尼镍矿项目的产能释放,中国企业的一体化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也更加凸显。

    据悉,格林美与青山控股、宁德时代下属公司等合资投建的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3万吨金属镍/年项目已于2022年下半年建成,预计2023年全年产出2.5万吨。

    在湿法高压酸浸(HPAL)的项目进展上,格林美与SK On、ECOPRO签署谅解备忘录,合资在印尼苏拉威西岛莫罗瓦利建造一座HPAL工厂生产MHP,年产3万金吨镍。

    华友钴业通过与淡水河谷印尼深度绑定,同样在HPAL项目上进展迅速。当前华友钴业在印尼索洛瓦科、波马拉矿区等项目中规划的MHP年产能共计近20万吨。

    高压酸浸量产突破带来的动力电池用镍成本降低,也将进一步利好相关前驱体企业,使其享有下游高镍电池性价比提升带来的市场需求释放红利。

    次阅读
    1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