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输了人心又丢了面子,特斯拉翻脸比翻书快,这回真的会认怂吗?

    汽车独立思考头像汽车独立思考头像
    汽车独立思考2021-04-24

    特斯拉这回是真的输了。

    4月19日上海车展特斯拉维权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从一开始陶琳的强横回应,再到今天的特斯拉公布数据,特斯拉的每一次回应都踩在了社会舆论的痛点,每一次引起了全社会的“负面情绪”,一次对的都没有。

    还记得陶琳说大闹特斯拉展台的女车主是“专业搞负面的”,“”现在看来特斯拉的骚操作才是导致自己陷入负面的元凶。

    在这里,我说的是特斯拉的骚操作而不是陶琳的骚操作,主要原因是陶琳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她执行的是特斯拉这个企业的意志意图。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到底有什么样的企业意志呢,或者说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特斯拉作为一个与传统燃油车企不同的新能源车企,它不太看重硬件,它看重的是抢占市场份额和压低生产成本,所以靠卖车赚钱不是目的,所以特斯拉现在的价格在不断下降,这和传统燃油车企的打法完全不同。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是说特斯拉的硬件销售——也就是卖车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卖车,特斯拉更看重的是软件销售,包括但不限于供电动力系统以及用户的智能交互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在内的软件系统。

    以苹果手机为例,卖手机并不是苹果唯一的盈利方式,App Store应用商店的抽成、icloud空间、苹果音乐的会员这些都是苹果获得利润的重要方面,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很多手机厂商的产品在硬件素质方面已经远超过了苹果手机,但为什么苹果手机依然是市场龙头,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苹果的生态系统,这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特斯拉来说,汽车硬件做得再好也无非是传统燃油车的水平,所以它的重点从来都不是产品质量还有品质,而是软件,体验独一无二的软件,人机智能交互体验、自动驾驶的后续升级服务,这些都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重要的赢利点,就像苹果的生态系统一样。

    这就是特斯拉打市场的底层逻辑,软件需要升级,是在不断完善的,今天可能会有问题,没关系,我们未来会修补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也就解释了陶琳为什么能说出“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这样充满蜜汁自信的话语。

    但是,特斯拉忽略了一件事情,手机和汽车并不一样。

    即使是苹果,它的系统也不是一直运行良好的,它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BUG,也会死机黑屏。手机死机黑屏了怎么办?最多就是重启,过个几分钟也就恢复过来了,耽误但不影响生活;但汽车出了问题怎么办?停在大街上重新启动?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这次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够运气,只是交通事故,如果是负伤了甚至是有人死亡呢,那这个事情就不是简单的维权事件了。

    使用场景完全不同,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更不是在一个程度上,手机出现问题最严重就是暂时失联一下,实在不行可以马上再买一个,特斯拉出现问题,轻则事故,重则危及生命。

    如此,一个代表着特斯拉官方的副总裁说出“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的言辞,真的是太不过脑了,再说的严重点,这就是草菅人命啊。

    中国有句话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也许是二十年,也许是三十年,汽车就像PPT展示的那样,可以实现真正无人驾驶,人一上车,该睡觉睡觉,该办公办公,该娱乐娱乐,不会超速,没有事故,通过人机智能系统完成所有的事情。

    但是在现阶段的汽车市场,我们必须要面对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还远远达不到PPT里说的那样。别的不说,我们就说安全方面,电动汽车做的工作是远不如传统燃油车的,传统燃油车在制动刹车、碰撞安全方面做了很多的试验,有大量的数据参考,可以说是千锤百炼了,即使是这样,还时不时曝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质疑。

    面对问题,传统燃油车企也会有各种的理由和推诿,但从来没有像特斯拉如此强硬地和消费者公开互怼。

    无论是设计原因还是品控原因,都不能这样做。

    当然,特斯拉和消费者硬怼,给别人甩锅也不是头一回了。

    此图我没有找到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特斯拉的这个套路和我们常说的用户运营完全不一样,

    大多数人心中的用户运营是企业通过改进产品或者提升服务来吸引用户,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手段;像蔚来的用户思维则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需求服务,再进行软硬件的研发;而特斯拉是以产品经理为中心,提供了一个新的体验,来教育用户、来培育市场。

    这也就导致了特斯拉骨子里的态度——产品没问题,如有问题,那都是车主的问题。

    说回这次的车展维权事件,综合目前的信息来看,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的真相并不十分明确,双方也都是各说各话。

    特斯拉官方认为,碰撞事故的原因不是刹车失灵,而是超速违章;车主拒不接受第三方检测;愿意协助车主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

    而车主的说法是,交警判定车辆发生湿度不是因为超速;不是不接受第三方检测,而是不接受特斯拉制定的第三方结构检测;要求退车。

    说老实话,这场罗生门由于双方的立场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一样也属正常。

    但是不正常的是,双方的行动都有些极端:维权女车主直接站在车顶上维权,结果被请进了警察局;而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堆错话,傲慢的态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感,直接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点名批评。

    我们仔细看陶琳说的几句话,既然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那就说明了产品有不完善的地方,是有问题的,既然有问题,那为什么不能当面锣对面鼓地搞清楚问题呢?还大言不惭“决不妥协”,前后逻辑真的是不通啊。

    如果特斯拉一直都这么硬刚下去,市场上倒也会说特斯拉是条汉子,可随着央媒点名批评,特斯拉开始软了,先特斯拉官方道歉(车主说未收到道歉),然后是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中汽协等回应,特斯拉公布原始数据、后遭质疑。

    从4月19日发生到今天,从“不妥协”到公布数据,也说明了一个事实,特斯拉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

    这种做派也不怎么样,在中国,一个人不管有没有犯错,首先态度一定要诚恳,有一个好的态度,即使你做错了事,也更容易得到原谅,而有一个坏的态度,即使你再有理,也会被认为得理不让人。

    更何况特斯拉本来就不干净,一大把小辫子。不主动放低姿态不说,还死硬“拒不妥协”,这种态度是国人最不能容忍的。

    说了又不听,听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做了又做错,错了又不认,认了你又不改,这句话就是特斯拉的现在的写照。

    至于说陶琳,整件事情不能怪她,但她的确是让特斯拉陷入了一个更被动的境地,从这一点来说,她是不合格的。

    次阅读
    90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90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