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为啥要用“可爱”二字 形容一个汽车品牌?

    车事行家头像车事行家头像
    车事行家2021-03-22
    加载中…

    拍摄/剪辑:大军哥 图文:冷山


    说实话,2021款阿特兹的改动“既大,又不大”,单从产品点上很难攒出一篇内容丰富的好稿子。所以与其单写阿特兹,不如再添点关于马自达品牌的东西。

    先PO个前提条件,我对马自达没有感情,但不妨碍产生些“感觉”!

    马自达是个很神奇的存在,以至于无论它每年销量如何起伏、年度切换款是否有改动、出现哪些非普适型问题,我都不想用过激的词汇去褒贬,反而更想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见证这个“小众品牌”的成长。

    的确,以工程师为主导的品牌大多都是执拗的,虽然很多人嘴上不承认,但心底往往对这类品牌喜爱有加,那种颇有些情怀的调性更加让人爱不释手,而马自达也非常吸引那些“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人。

    如果全球汽车市场是汽车品牌的母体,是摇篮,那么马自达就是其中一个“逆子”,逆到有些浪漫。


    -缘何浪漫?-


    首先,马自达从未将自己定义成某种“类型”的车企,什么头部、腰部甚至臀部企业都不适合它,我更乐意称呼其为小众品牌——当然,我指的是日本本土的马自达株式会社。

    如果从马自达株式会社成立那天算,这家与波斯神话中Ahura-Mazda同名的企业,已经成立了101年,要知道Ahura-Mazda是神话中的善界主神,尘世创造者。

    你看,这本身就很浪漫~

    而之所以它被很多粉丝称为“东瀛宝马”(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想是因为两点:

    其一,它在动态驾驶品质层面与宝马有交集,底盘调校和GVC系统功不可没;

    其二,它俩都不喜欢用历史故事为品牌形象上妆。

    其三,它想高端化。

    我最爱的,恰恰就是这第二点。只不过,前者是因为匡特家族太过低调,而后者是纯理工男+偏执狂的奋斗史。

    另外,转子、压燃,好像哪个吃力不讨好它们爱哪个,这种被百姓茶余饭后认为是“理性化神经病”的行为,马自达却甘之如饴,进而出现以下情况——不行,研发没经费了怎么办?那就搞一款好卖的车,赚钱了继续研发……


    于是有点伤感的画面来了——马自达一直活着,却始终在奔小康。

    当转子已成故事,我们大可拿Skyactiv X引擎举例。

    过去几十年,众多车企都在通过玩气门技术的方式提升燃效,比如丰田的VVT、三菱的MIVIC、本田的VTEC、奥迪的AVS、宝马的Double Vanos和Valvetronic、现代去年量产的CVVD,而马自达自己的叫Dual S-VT,不管怎样无非就是气门开合的时间和程度上做文章。(所有技术都带V,即Value气阀门)

    但除了这些,马自达又自发性的走了极端,用非常不主流的方式去提高热效率,将压燃概念作为汽油机深度研发的最后战场,事实证明虽然这“偏锋”行得通,因为压缩比很高燃效很强,但是这把“剑”属实贵!

    最终市场形成了习惯——总希望马自达做点非主流的事情,希望它能出现一段贤者时间来证明偶尔“神经”是可行的。


    对此,我个人称之为:“落俗不可避免,浪漫至死不渝”


    -给阿特兹提点积极建议-


    2021款阿特兹售价17.58-23.98万,完全没变,与售价相同的是外形也没变。

    但大家都懂,年度切换车型存在的意义是增配,让主销车型更主销、让单品价值进一步放大,所以本着“增配不加价约等于降价”的逻辑,2021款阿特兹主销的2.5L蓝天尊崇版的确实惠了。

    比如新增了SBS中高速刹车辅助系统、LDWS车道偏离警示系统、MRCC自适应巡航系统、SCBS低速刹车辅助系统带行人监测功能等多项科技装备;次低配新增RCTA倒车预警系统、BSM盲点监测系统、360度全景监控系统等等诸多配置。

    至于用料,新车和原来一样,NAPPA真皮座椅、小牛皮方向盘都、奥司维面料、北海道栓木,能上的都上了。不过说实话,我若是消费者,我根本没法第一时间量化出马自达用料层面的良苦用心。


    比如Nappa真皮和普通真皮啥区别?

    小牛皮和老牛皮是啥区别?

    北海道栓木和北大荒的木头有啥区别?

    奥司维nu、Alcantara、翻毛皮有啥区别?

    另外如果不加解释,消费者普遍认为奥司维nu约等于短纤维版的Alcantara……

    简而言之,消费者没时间、没精力去触摸足够的案例来衡量用料差别,进而形成自己的分析逻辑。

    诚然,马自达在很吃力的想要成为高端品牌,也深谙“取之&与之”的哲学道理,但市场更想知道优势点是怎么来的,否则车企和市场间的认知误差会让高端用料成为一隅之配角,毕竟大多数消费者是不知道奥司维nu和Alcantara哪个更高级,反而后者的曝光频率更大。


    -关于阿特兹异响问题-


    过去一段时间,阿特兹曾出现后半部车身异响普适性问题,而根据网传其原因分为两派,其一是电泳漆工艺问题,其二是钣金尺寸标定问题。


    搜罗了种种资料,我个人分析最终原因倾向于后者:


    由于钣金公差问题,导致车身局部钣金搭接间隙过小,在平顺铺装路面上没有迹象,但在烂路上由于车身姿态受力扭动,导致钣金搭接间隙再次缩短,钣金干涉点振动,进而出现金属声异响。


    当然,个人判断不一定准确,不过好消息是,异响事件又触动了马自达的贤者神经。

    为彻底解决异响,马自达把天窗、B柱、左侧围翼子板、侧围A柱加强板、右侧A柱加强板以及左前大灯固定支架加强板等位置进行优化升级,这是常规操作可以理解。

    非常规的是,借着新车将原来老生产线全部停掉,并启用新工厂生产2021款及未来的车型,意味着至少设备和工艺是最新的。


    另附一段网摘资料:

    一汽马自达用盲选或抽查的方式检验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新车,并通过多次环境仓实验室测试和多次全路况测试,在极致环境中考验“异响”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以及车辆整体的静音效果,目前已累计抽查100台均无异响出现。


    -哪款值得买-


    我个人更推荐蓝天尊崇,毕竟配置经过加强。

    虽然马自达强调驾驶感而弱化了屏幕尺寸,但大屏是当下趋势,就像胳膊拧不过大腿,个例也难违背趋势。

    好在全系8英寸中控屏称得上不卑不亢,保证易读情况下也不侵占太多驾驶员的视野。另外,以操控著称的产品,不上同系最大轮圈、最低扁平比的话,还有意思么?

    颜色方面我只认魂动红,如果你认为“东瀛宝马”四个大字成立的话,我推荐棕色内饰,感觉很高级且很偏锋。毕竟其他内饰颜色偶尔会让我联想起“东瀛奥迪”。

    以上观点刨除预算有限情况。但话说回来,如果预算有限,想必你也不会想起阿特兹。


    -行家总结-


    在马粉心中,这品牌好像“深藏了一个灵魂,拥有无限青春”


    它会激发你的好奇心涟漪,进而让Mazda几个字母产生“自带流量”的效果。若以销量本位谈哪里值得加强,马自达的驾驶辅助系统需要再“吸睛”一点,毕竟可爱到炸的全世界2%市占率目标,已经被现实腰斩了。


    聊马自达,万字都不够。不如留点悬念和空间,未来我们聊聊创驰蓝天、无敌6AT的那些事。

    次阅读
    59评论
    26赞同
    收藏
    分享
    59评论
    2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