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上汽释放EUNIQ 7:让我以一辆MPV的身份终结油车

    E电园小编辑头像E电园小编辑头像
    E电园小编辑2020-09-15

    “终结油车”这句话从上个世纪喊到至今,终于在近些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纯电动大行其道,诸多车企投入到这一领域捉对厮杀。

    声势震天,简直吓坏了燃油车,燃油车只能继续每年卖出几百万辆来压压惊。

    影响纯电动汽车普及最大的障碍,就是过慢的充电速度。一辆电动车如果用交流充电,可能要充7-8小时才能充满。哪怕用直流充电,充满也要在1小时以上以上。燃油车凭“三分钟加满油”这一点优势,就足够纯电动汽车追赶很多年。

    想要终结燃油车,谈何容易。不过在下一个十年,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或许会真正威胁到燃油车的地位。

    9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并同时宣布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

    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 以上。

    如此重视,大笔投入,氢燃料电池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上汽的“百亿逻辑”·]

    毋庸置疑,这个世界需要氢能源汽车,中国更需要。

    在当今世界格局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瓶颈。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压力巨大。

    当前,我国石油有70%依赖进口,是全世界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需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抢占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如果当前不在氢能源领域进行“抢跑”,未来这一领域就会变成美日韩的天下。中国刚在技术方面被人卡脖子,未来绝对不能在能源方面被人掌控。

    话说回来,氢能源究竟好在哪?

    早在中学老师就讲过,氢燃烧之后唯一的产物就是水,而氢也是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的理想终极能源。

    作为二次能源,氢能源具有还有高效、可储存、安全可控等显著优势,可在交通、工业和建筑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使用氢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汽车,则具有无污染、高效率、载重高、加注快和续航长等显著优势。

    加快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1000座的目标。

    从产业到政策,从世情到国情,这一切就是上汽深耕氢能源领域的底层逻辑。

    上汽打造氢能源的步伐,其实并不比丰田现代等国际同行慢。早在2001年,上汽就启动了凤凰一号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累计研发费用超过了30亿元,迄今已获得511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

    在发布会现场,上汽还专门提到了在大洋彼岸的Nikola。这家氢能源车企一辆量产车都没有,但市值已经攀升到了100多亿美元,这是来自资本市场给予的高度认可。

    上汽心里难免很不服气,凭什么他能我不能?在发布会上,上汽也提出了一个百亿的目标——捷氢科技日后将要在科创板达到百亿级市值。

    捷氢科技是上汽旗下的公司,也是上汽在氢能源领域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并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最重要的是,捷氢科技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PROME M3H电堆完全实现自主设计开发,58个一级零部件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就这样,凭借着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产业和政策的东风,上汽集团以捷氢科技为支撑,开始了在氢能源领域的“狂奔”。这辆EUNIQ 7就是上汽在氢能源领域的一次探索。

    [·从70MPa储氢系统到3分钟加氢·]

    EUNIQ 7是全球第一辆氢燃料电池MPV,这相比于丰田的氢能源轿车与现代的氢能源SUV来说,算得上又一里程碑。这款车上所采用的技术,也可以看到上汽在氢能源领域的进步。

    先从储氢系统说起。

    我们知道,储氢瓶压力越大,意味着同等容积下能够存储的氢气越多,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

    目前国内主流的35MPa储氢瓶已经批量化应用,关于70MPa车载储氢瓶的研发应用,有两个被“诟病”的问题:商用车规模较小,乘用车尚未开始推广,70MPa储氢瓶市场需求低迷;加氢站配套技术达不到,装车后难实现加氢。

    而EUNIQ 7搭载的70MPa储氢系统,在国内的氢燃料汽车领域算是第一梯队。其配备的氢瓶由航天级碳纤维全缠绕,可耐受842度高温,相当于火山喷发岩浆的温度;氢瓶的耐压强度达到70MPa,与工作于7000米深海的蛟龙号深潜器相当。

    此外,瓶身还可以经受7.62mm步枪子弹的射击。当然,在我国应该是够呛能遇到这样的极端场景,不过日后可以考虑出口美国。

    虽然当前EUNIQ 7所搭载的70MPa储氢系统,很少有加氢站能够满足这样的加氢标准。但上汽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在日后对加氢站进行改造,而改造的成本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EUNIQ 7也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官方表述,单次加氢时间3分钟,即可加满EUNIQ 7的6.4kg高压氢瓶,和燃油车一样。其NEDC续航里程能够达605km,百公里氢耗1.18kg,折合每公里使用成本0.4元左右。

    同时,EUNIQ 7可实现-30℃低温启动,并采用电堆余热取暖技术,可以降低在低温气候下的里程衰减。

    对于生态来说,氢能源可谓是对环境最友好的车了。每一辆氢能源汽车都是一个移动的空气净化站,这是因为其在工作时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在车上搭载空气净化系统,就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车辆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空气将是非常纯净的。

    EUNIQ 7搭载的空气滤清系统,经过电堆内部多孔扩散层和电化学过程,可净化空气中99.9%的PM2.5颗粒物,一辆EUNIQ 7行驶一小时,就能净化相当于150名成年人呼吸的空气。

    人类终于可以骄傲地宣称,我的出行,对环境有益。

    [·EUNIQ 7本车:“试验”性质很浓 但更接近民用市场·]

    很多人会对上汽的这一举动感到奇怪:丰田MIRAI是轿车,现代集团NEXO是SUV,上汽集团为什么会选择一辆MPV作为首款推向民用的氢能源乘用车? MPV本来就不好卖。

    这其中有一些上汽集团自己的考虑,而EUNIQ 7庞大的车身体积或是改装氢能源的最佳载体。EUNIQ 7整体外观更像上汽大通G20,只不过前脸更加凶狠夸张。

    在车门上、尾部都增加了氢能源的专用标识,整体线条较为流畅,由于搭载了氢燃料电池的缘故,体型也非常庞大,车长5198mm,车宽1980mm,车高1928mm,轴距3198mm。

    车辆侧面采用了悬浮式车窗设计,加氢口位于车辆右后方。尾灯同样采用了全LED光源,并由镀铬条连接,简洁的设计与前脸相呼应。

    内饰方面,EUNIQ 7搭载了12.3英寸的悬浮式液晶中控屏,大量软质皮革包裹的中控台,细节处理还是比较用心的。值得一提的是,中控的仪表屏可以实时显示氢能源与电池之间的能量转换,还可以实时显示氢气的储备容量。

    座椅布局方面,整车采用2+2+3的布局形式,属于常见的MPV布局方式。

    与G20一样,EUNIQ 7也采用的是后轮驱动的形式,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50千瓦,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和最高车速分别为10.9秒和160km/h,对于这样一款体型庞大的MPV而言,这样的账面数据表现算是相当不错的。

    由宁德时代提供的13kWh三元锂电池支持车辆纯电行驶约30-40公里,电量充足的话,通过充电口甚至还可以反向输出电力。

    从会场到加氢站之间大约有两公里多的路程,我试着开了一小段。这段路都是普通的城市道路,所以我的感受也是基于城市道路为准。

    因为驱动车轮的还是电动机,所以,完全可以把这款车当做一辆电动车去开,只不过补能的方式是氢而已。

    这款车的操控性虽然略显笨重,但是加速却是非常的快。踏板踩下去的一瞬间,就会感觉到动力传来。切换到sport模式后,加速非常顺畅。

    受益于座舱良好的密封性,车内的NVH表现相当好,几乎听不到任何燃料系统运转噪音。

    燃料电池车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有些类似,燃料电池车和汽油增程器的主要任务都是发电,低负荷状态下除了驱动车辆外,一部分电能还会储存于电池中,以便在高负荷工况下协力输出。另外该车也具备动能回收功能。

    在安亭建设的加氢站,曾是上海最早的加氢站之一,可以提供35mPa的加氢压力。在这里,EUNIQ 7进行了五分钟的加氢演示。

    而在上海这样的加氢站一共有七座,基本上可以满足小范围的示范性运营。

    总的来看,这辆车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的。开起来和纯电动差不多的手感,而且补能速度非常快,唯一能够制约它的,也只有加氢站的铺设了。

    但这在国家力量支持的面前,完全不是问题。

    [·写在最后·]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普及新能源?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

    如果你现在不去占领这块新兴能源市场,就会有人去占领它。在过去,我们会在一些技术领域被国外先进巨头卡脖子。但在能源领域,这种情况不允许出现,也不会出现。

    有些人说,氢能源只适合应用于一些重卡或商用车,这句话在目前来说是正确的,因为乘用车想应用氢能源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重卡只在固定的地方行驶,500km以内布局一座加氢站,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运营的需要。

    放眼未来,氢能源和纯电动完全是并行不悖的技术路线。相比于纯电动车继续花大力气钻研充电效率与充电速度,氢能源可以说是在补能与使用方面是完胜纯电动汽车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会更小一些。

    能够制约氢能源普及的,只有加氢站与目前的制氢成本,但这在未来是一定会被解决的问题。2035年前,国家将会建设1000座加氢站,这足以满足百万辆规模的氢能源汽车使用。

    目前的氢气来源主要是工业副产,每年大约有3000万吨氢气从工业中提取出来,但是有2000万吨会被再投入到工业再生产。有1000万吨氢气会流入下一个市场,但是有800万吨氢气会被用作尿素的制作。

    最后,每年均摊到乘用车市场的加氢量也只有30万吨,但在未来,上汽将通过加氢站的建设,把加氢量给提升到百万吨的级别,这是一个很令人欣喜的跨越。

    总之,氢能源的未来是一定光明的。这条路,走就对了。

    次阅读
    11评论
    22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2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