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造车亏损20亿究竟靠谱吗?恒大:不差钱

    凤言疯语撩实车头像凤言疯语撩实车头像
    凤言疯语撩实车2019-08-22

    前一段时间,滴滴出行每年亏损上千亿的事情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因为很多网友们不知道滴滴的钱亏到哪去了,今天我们聊聊亏得更多的公司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恒大上半年的亏损情况,预期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亏损约20亿元,主要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



    众所周知的事实,造车烧钱。

    已实现量产的特斯拉九年了还没实现扭亏,更何况刚从地产跨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恒大。

    烧钱、亏损、争议,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然扑朔迷离。饶是如此,恒大为什么还坚持造车?房企转型造车,胜算几何?我们就来分析下。



    房企造车,恒大并非第一家。此前,宝能、华夏幸福等房企已有先例。

    比如,宝能集团于2017年底以6.63亿元战略投资观致汽车。宝能董事长姚振华还表示,从2018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观致汽车的新车研发。

    同一时期,华夏幸福以3.3亿元收购合众新能源近53.4%股份。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天花板”后,焦虑的房企纷纷寻求业务转型。

    为什么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原因很简单,其他的产业恒大看不上。



    恒大最近半年多时间,通过一系列收购搭建出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19年1月15日,恒大健康以9.3亿美元收购国能汽车NEVS 51%的股权入主国能汽车。

    1月29日,恒大斥资11.5亿元人民币入股科尼赛克,并投入10.1亿人民币元与科尼赛克成立合资项目公司,以获得柯尼塞格的技术专利和品牌的使用授权。

    1月24日,恒大以10.6亿元收购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58.07%股权,获得电池供应链。

    3月15日,恒大以5亿元收购湖北泰特机电70%的股权,全资持有荷兰轮毂电机企业e-Traction。

    5月30日,恒大收购英国Protean轮毂电机公司。

    6月份,恒大分别投资1600亿和1200亿在广州南沙和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

    7月23日,恒大集团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德国合资成立的恒大德国hofer动力科技公司正式揭牌,恒大持有合资公司67%股份。

    自此,这些布局覆盖生产、研发、销售以及售后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完整版图,展现了恒大押注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其实恒大造车总投资超3000亿元,不差钱!

    在恒大去年的业绩会上,许家印曾说过:“恒大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都说造车这件事不简单,恒大在这条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大把真金白银投入研发制造,产品接受住市场的考验,才算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的确,许家印从去年开始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踏上了“买买买”的道路。



    实际上,持续亏损是造车新势力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融资规模已近2000亿元。其中,蔚来、威马、小鹏、拜腾、FF、奇点、理想汽车、爱驰、电咖、前途等造车新势力,融资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但就目前而言,这些资金还是远远不够。



    以特斯拉为例,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二季度产量和交付量都创历史纪录,营业收入也实现超过50%的同比增长,但依旧没有实现盈利,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达到4.08亿美元,同时其毛利率则从第一季度的20.2%下滑至18.9%。

    纵使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进展顺利,开启了Model 3的海外交付,并推出了Model Y车型,还对国内的Model 系列车型大幅降价,要走薄利多销的道路。但就结果来看,这些努力似乎徒劳无用。

    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运输成本、线下店布局、关税等多重因素,让特斯拉在2018年后两个季度实现持续盈利的成果难以为继。



    而恒大作为汽车业的新成员,内部“供血”是其最独特的优势。从中国恒大集团同期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今年前7月,恒大集团实现销售额3223亿元,全年有望实现6000亿元销售。这一点,是其他造车新势力所不能比拟的,也让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亏损时不用太过焦虑。



    只是亏损势必还会继续下去,恒大能够坚持内部“供血”到何时还不得而知。

    总结:正所谓,没投入,绝对没有收获。只有投入之后,才能收获,只是多少而已。

    随着恒大国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 车型在天津生产基地的量产下线,则标志着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国内的生产线也具备了大规模的量产能力。这也算是对恒大造车努力的回报。

    有人说,很难见房地产公司转型成功的,但当我看到恒大的半年财报,才明白许家印那句话,在造车这条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其实造车作为重资产行业,注定是一条烧钱的赛道,需要有充足的“弹药”维持下去。即使恒大“财大气粗”,但是能否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造车新势力中占得一个席位,仍需市场来给出答案。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