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国产发动机与日系还有多少年差距?答案让所有国产车主感到失望

    一个小写的W头像一个小写的W头像
    一个小写的W2018-05-14

    在开篇之前,小编也明确一个定义,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国产与日系发动机的差距并非是指技术层级的差距,因为说句实在话,所谓的发动机技术限制在这二三十年间已经被众多自主车企逐一打破,或者说在发动机技术层级的差距已经极其容易被缩短,但即便是这样,国产车与日系德系等合资车在发动机上依旧有着至少20年的差距。

    这又是为何呢?因为真正难以被跨越和缩短的,是配套的成熟的生产工业体系。国产发动机与日系还有多少年差距?答案让所有国产车主感到失望!  技术只是前提,而将技术落实却需要实打实的厂家工厂进行生产配套,这才是国产车与合资车真正的差距所在,因为国内的汽车工业厂商与海外厂商的差距是实业上的差距,对方领先我们发展了20年,在我们厂家还无法精准的造出配套零件时,对方已经可以全自动生产了,这种差距才是尤为致命,最难追赶也最令国人失望的。 

    实业生产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线上的差距,在十年前,日系的丰田本田汽车就已经在生产线上采用了可以超越德系大众的精密仪器,整个加工环节都是全自动生产,所以造出的车或者发动机都能够统一标准并且次品率近乎为零,但是反观国产车企,现在依旧有某几个还是半自动的生产车间,如果各位有幸去实地看一看,就会发现生产厂间相当的不规范。 

    二则是造车原材料上的差距,放在发动机上面则包括缸体材料的差距以及材料精密度的差距,像是一汽奥迪、东风本田、上汽大众等合资品牌,旗下的合资车型在发动机都是直接从海外进口材料,而材料价格差距至少要比国产高3倍左右,这也是为何合资买的比国产车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像是现在的国产车,在发动机的普通数据上,比如转速、峰值扭矩、最大马力其实都与合资车相差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抽丝剥茧的把这表面上的一层数据剥去,露出来的做工水准和材料使用,却足以令人失望。

    其实国产车经过这几年的积累,进步是飞速的,除了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经验的总成以外,无论是还是整体感跟同级别的合资已经差距甚了,甚至还有厂家的车辆整体表现已经有了越级的提升。所以小编认为再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国产车达到合资车的水平应该不是问题。

    .万次阅读
    179评论
    2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