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看了网上所有的滴滴价格测评后,我得出了和他们都不一样的结论

    评论社头像评论社头像
    评论社2018-03-24

    3月23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用户,在使用滴滴软件叫车时,会出现路程相同却存在价格差异的情况,该网友称"滴滴利用大数据杀熟"。一时间,网民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实测"结果。由于小编经常使用滴滴,所以小编今天认真查看了网上所有关于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的价格测评,最终却得出了这几个让人意外的结论。

    一、50%以上显示预估价差异的价格测评都是"优惠券"惹的祸。

    以下图这张流传很广的图为例,细心其实不难发现,相对较低的14.9元是因为优惠券抵扣了3元,很多测评都有意无意漏掉了优惠券的因素,然后拿着截图说有价格差。

    2、预估价格差其实是因为定位不准,导致距离路况不一样

    这一点其实滴滴出行CTO在内部信里已经讲了,预估价跟实时路线、定位有关。所以有时候定位在马路这边和马路那边价格肯定会不一样,调个头也许就多了好几百米路程和好几分钟时间。定位不同导致的路线不同、路况不同更加会导致预估价变化。有时候慢个5秒,就是一个75秒的红灯的差别,所以说打车的价格本来就是说实时变化的,同样的起点终点,你每次打出租车的价格还不一样呢,你说是不?

    3、测评的结果反而证明了"杀熟"就是个谣言

    小编还观察到一些测评结果确实显示了价格差,小编也差点信以为真,不过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但是网上这些"价格差"却是千奇百怪,有的是贵一两块,有的是贵一两毛,也有便宜一两块和便宜一两毛的。

    关于网友很关心的新老账户的测评,也就是所谓的"杀熟",小编认真研究之后发现,很多稍贵几块钱的账户竟然是新账户,便宜的反而是老账户,说好了老账户更贵呢?所以,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在这个测评里根本无法证实。

    总之,这些不管是贵1块还是贵1毛或者新旧账户价格差,其实都在证明一个事情,预估价本身就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价格,拿预估价来判定杀熟完全是没有道理,小编觉得要判定是否真有价格差,必须以实际价格以及单位时间和单位里程的价格为准。

    万次阅读
    377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377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