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冬日的兰花头像冬日的兰花头像

    冬日的兰花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26粉丝6关注511获赞关注

    理想L9主要定位是大型全尺寸家用SUV。这个目标主要定位于有家有室的中年富裕白领。这些人主要特征是家里就一辆车,且有不甘心于去买没有一点儿驾驶乐趣的MPV,可以说是先兼顾了自己的驾驶需求,再兼顾了家庭。这方面恰巧与美国的市场定位有部分重合。这样的全尺寸SUV其实主要就是烧油、动力足、尺寸大。再看看理想L9,特征不就全都对应上了么?增程式完全可以当油车开,动力450马力比V8自吸还强,尺寸也是全尺寸SUV。再看看价位,46万,可以说在这一生态位完全没有对手了。当然了,如果放到北美市场,这样的价位配置则只能说比较有竞争力了,咱们来看看他的同级别对手吧。 1、雪佛兰萨博班 萨博班这个车在北美市场换算成人民币是37-50万区间,同样大V8,尺寸比L9还大,当然了,进口到国内来现价80万起步了。 2、福特征服者 福特征服者与萨博班相同,都是长5.7米左右的大尺寸SUV,并且也是配备的V8发动机,当然,进口到国内之后也是至少80万起步了。 3、日产途乐 日产途乐尺寸5.3米,可以说比L9大一丢丢,动力则哟V6和V8版本,V6版北美起售价人民币31万,与L9动力相近的V8版本估计售价也与L9一个区间。当然了,国内市场也已经引进,售价人民币80万。 4、丰田红杉 这辆车尺寸与L9相近都是长5.2米左右的SUV,配备V6涡轮发动机,在北美市场人民币40-50万,可以说在价格方面完全不虚L9,当然了,国内引进售价人民币80-119万。 可以说L9若要出海进入海外市场,那竞争对手还是蛮多的,特别很多对手都还有着价格优势,当然,L9凭借着配置丰富与电车的动力以及同级别最低的油耗也可与对手们战个有来有回。当然,放到中国市场则是另一幅景象了,理想L9除了理想ONE的客户,可以说还抢了很大一部分上述进口车型的客户,或许这也是他最近被骂的这么厉害的原因之一吧,这可动了多少进口商的蛋糕呢。接下来,咱们可以坐下来默默看戏,静静的看L9凭借着“价格战”优势在中国市场与同级别对手的对战。

    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1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1
    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2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2
    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3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3
    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4理想L9算是卖火了,若它想要出口北美市场,咱来捋一捋它的对手们图4
    2022-08-15
    坐等7.16的试驾了图1坐等7.16的试驾了图1

    凌云s这个事情我倒是全程旁观了。 1.本人倒不是谁的粉丝,不过经常逛B站。所以上来看到了易车的一个车手拿这个来跑赛道了。哪知道租来的车除了晚上能跑个6.5零百加速,凌云s其余的和运动赛道没啥大关系。当时估计很多奇瑞粉丝下场,搞得他很难堪,所以就自己买了一辆,结果测出来零百加速更拉垮,所以就说了,你奇瑞这宣传不对啊,要是信你了真玩赛道的人那不就坑了?有些鬼火青年中年攒个钱也不容易,这要是真买一辆凌云s不就坑了。这个易车教主呢,其实主要玩的是一个比较小圈子的,也就是国内玩汽车赛道的,毕竟国内这方面汽车赛道文化的土壤还没培养起来,如果事情到了这里那其实也就是小圈子里面发酵下。 2.然后呢他还把自己这辆凌云s借给车评人38号来测试,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比较公允,没想到这么刚的38号也有这么委婉的时候。这凌云s本身底盘调教就是舒适性日常家用取向的,发动机马力大但是变速箱还是比较坑,动力方面只是比较不错,毕竟变速箱限制了。 3.然后就看到奇瑞水军各种骂了,看来国企公关都不行,完全没有互联网时代的思维,这时候还想着搞这俩车评人?公关的第一目标是把这类紧急事态给平息吗?现在这样的操作反而是把事态扩大了,让原本这件事情持续发酵甚至出圈了。要知道奇瑞之前十多年一直致力于打造理工男的人设,可以说给公众留下了理工男、不会宣传、技术宅的映像。我也是准备换车的人,因为家里二胎所以在看大车,第二备选就是星途揽月,而这次水军和自媒体车评人对杠,不论双方最终谁赢谁输,但是奇瑞之前维持的人设和形象算是一息之间崩塌了。要知道一个企业形象最大的立足点就是人设,要说为了维护这个人设和形象,牺牲掉凌云这条车辆线都是值得的。要我,索性就维持这个人设,不评论也不理睬,这样即使凌云最终销量差点儿,但是奇瑞这个牌子和形象算是保住了,好不怕别的车卖不出去么?现在好了,把自己人设搞崩塌了,不知道之后只想立什么样的形象和人设呢?还得花多少个十年才能重新立起来呢?

    现在大马路上看到不少增程车,引起了我的关注,正好我也因为家里二胎准备换车了,所以就网上搜索了下实体店去试驾了一下,瞬间喜欢上了。现正在等L9看看。 我第一辆车是日产蓝鸟,当时开开不错呢,第二辆凌志的ct200h,混动1.8L的两厢小车,刚上手开开也感觉不错,上海市区一直堵堵堵,cvt开起来也不错。但是遇到老婆后,她那比我便宜的宝马3系让我开了一下之后瞬间就有种货比货的感觉,和宝马比起来凌志这驾驶感受就是在开老爷车了,除了油耗低至外没有一点是能和宝马比的。两人结婚后就把买了两年的小凌志给卖了,留一辆够了。说心里话,要不是现在三年生俩,3系那纵置后驱现在开起来依然感觉操控感十足,都不舍得换了它了。我和媳妇两个老司机可以说对于车辆的体验也不少了,本身已经体验过30万左右的车了,对于操控性已经车辆舒适性也是有要求了。试驾了理想one之后瞬间就被其俘获了。这辆车可以说在这个价位满足了我们所有的需求。 首先说下动力,得益于这些年高速电机与电池的发展,对于车辆最重要的动力电车系统在正常使用上的体验已经完全超过了燃油车。燃油车不说动力吧,电车现在随便就是三四百马里了,这都完全是V6甚至V8级别的动力了,而且很好的调教也依然能感觉到顿挫,而电车的电池+点机能让20-30万级别的电车达到70-100万燃油车都不一定能有的平顺性+动力响应+动力(日常使用的0-140时速的体验),而有了个增程器之后更是让这个理想one能当一辆燃油车来开。大家都在说这样没啥意思,脱裤子放屁,发动机打开之后声音还响。说买电车就是追求极致静音和自动驾驶的只能说这人就没开过车。我们这些开多车的人买车,其实最主要的是要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特斯拉,动力输出平顺且动力充沛在日常使用中舒服才是最好的,静音性反而是附带的,有则更好没有也无所谓。而有了增程器则让这么好动力的车没有了里程焦虑,没电了烧油充电不就ok了,几十万的车都买了还会在意那几百块钱的油么?我就是上海蓝牌的,也准备把这车当油车来用的,看车都是从燃油车的角度出发,那就会发现增程车是现阶段家用车性价比的最优解了。至于理想one的底盘只能说是及格,但是家用二胎奶爸车嘛,该有的都有了,还有这第三排的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准备老二的座椅放第三排,因此准备买六座的车),同样有这配置的是40来万的福特探险者以及50个W起售的林肯飞行家,再看看one的动力和价钱,这还要什么自行车呀? 当然了,理想one本身那个三缸发动机一直是它的软肋,我原本是想着买4缸岚图free的,但是现在又有了二宝,那就只能直奔6座去了,又实在有些不甘心理想one,所以就等一下L9了,当然,如果到时候L9价格太高无法接受的话大概率还是要买理想one的。如果家里没有二胎需求又没有燃油车购买限制的,则推荐大家买岚图free、华为的m5这些增程车,可以说在电池没有跨越性发展的现在,增程车是现阶段把两者优点都完美结合的方案。

    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1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1
    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2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2
    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3买理想增程车的理由需求分析图3
    希望理想的x01能有配置分级图1希望理想的x01能有配置分级图1

    最近一直看到骑着电动车的黑子们黑理想one的两句话:百公里油耗8-9个油的新能源车;增程式动力是国外玩剩下的,就是脱裤子放屁。你们知道吗?要是去试驾体验过或者了解过这车的老司机听到第一句话第一想法是:还有这种好事?那还不立马下订呀。听到第二句话则是:锂电池发展很快吗? 首先要知道理想one是辆5米长,333马力的大车。不充电当个油车来开,这个等级的动力至少得是V6发动机的油老虎了。能把油耗压到10个以内那可不就是碾压级别的么?要知道同等级动力表现宝马X5,奔驰路虎等同等级动力的车那油耗正常都是10个起步的。而且因为是燃油机械车,动力顺滑和响应完全没法和理想one比。有人说那么操控呢?拜托,这么大的车谁还谈操控呀?动力好点儿也就是上下班堵车时候抢个加塞位有用,一般买这大车的都是当奶爸车了,底盘看中的是舒适性,这方面理想one没有让人失望,很舒服。代价只是牺牲点儿客户群体不需要的操控性。 其次就是大家要了解下时代大背景,电池技术大家都在说大发展,但是这个发展也只是实际应用层面的,可以把电池做的越来越便宜。但是电池本身的发展其实一直是停滞的。关键就是能量密度。三十年前能量密度最大的三元锂电池被发明出来。三十年后的现在能量密度最大的是依然是三元锂电池。可以说在近三十年里整个科技树上人类的电池技术是没有什么突破的。近十年新能源车能在市场上占下一片空间,除开政策的原因最关键的是离不开电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通乘用车三大件,现在电控芯片+电机已经完全可以替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在动力的响应、顺滑、扭矩爆发甚至在结构维护上面,电机都超越了现有的传统燃油车,因此那些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在动力上都可以匹敌现在传统厂家的豪华车了。现在所欠缺的主要就是底盘的调教以及纯电新能源的航程了。这时候燃油增程式不就出场了么?同样烧着油且没有里程焦虑,但是可以享受电动车的动力平顺与输出,甚至油耗还比同级别动力的车少了一半,这还要啥自行车?至于说纯电续航,这个就看做是白送的了,没有也不可惜,有了更好。

    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1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1
    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2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2
    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3今后一二十年增程式将会是最佳选择图3

    现今电动车发展很快,主要是受益于电子技术发展以及高速电机小型化。在电池技术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之前,大家想没有后顾之忧的享受电动车的高动力响应和误解变速,增程式混动方案就是最佳的选择了。而现今市场上的主流中高端增程式就3个:比亚迪唐宋dmi,赛力斯SF5,岚图free,理想one。20万以内宋,20-28万唐,30万以上是岚图和理想one。按照客户定位来说,岚图和理想相当于大众的途锐和途昂。赛力斯相当于途观。要是想性能车的话,有钱会不买途锐买途观?这个m5拿什么来支撑这个价位?和它差不多性能体格的宋dmi可是20万以下的,赛力斯的客户群就是原本买宋dmi的人咬咬牙加个两三万买了赛力斯的,这完全是华为消耗自己的品牌影响的结果了。而现在新的m5则是25-28万,下有差不多车子素质的宋dmi,同价位有更大更省油而且性能动力一样出色的唐dmi四驱以及dmp,再往上咬咬牙加个小贷就能上岚图free了。我就问了这个m5的产品定位是怎么做的?原本赛力斯卖这么差就还没被打够么?还想着继续往这个坑里面钻么?有人会说m5有车机呀,无线升级呀。那我只能说这些人非蠢即坏。系统升级那些都是软件的,而硬件才是基础。车机也一样,现在能玩三A大作的特斯拉S都依然是不靠谱的L3驾驶呢。等五年十年之后真的出来了自动驾驶了,现在的所有车子的车机都是达不到人家要求的。所以就别想着以后了,车子买的就是现在。车子在中国依然离不开交通工具与家庭资产的属性,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像买手机那样,今年买差了明年再换一个,真要有人这么搞,有这经济基础的人早就买bbat豪车去了,还会看这个车?

    这产品经理是美国派进华为的间谍吧图1这产品经理是美国派进华为的间谍吧图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