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细节仍需打磨,价格决定成败

    04-22发布于:风神L7 PHEV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情况介绍】

    有幸受懂车帝鲜试驾活动邀请,参加东风风神L7的205公里纯电续航挑战赛,挑战项目是,在车辆纯电模式下,看行驶里程是否能达到官方标定的205公里续航,在试着挑战一下虎哥的228公里的记录。路程为90%的高速,10%的城市路段,由昆明市出发到弥勒市,共计218公里,本次挑战有十位全国各地的试驾官一同进行挑战,经过比拼后,本人以最终续航270.5公里的成绩位列第五名,最终挑战成功。这里要感谢张教练的全程指导,还有懂车帝管理小葱及活动方的全程活动安排。

    邀请函

    品鉴任务


    【挑战过程】

    挑战活动在17号早上9点左右时正式开始,我试驾的车子电能为剩余94%,续航显示为197公里,在城市路段行驶时速度在55公里每小时左右时,基本续航只掉了9公里,基本达到一比一的比例。上高速后,因前方慢车较多,为确保安全,将车速提到120公里每小时以上,此时续航为2公里掉3公里续航,续航实际还是不虚的。超过慢车后,车速保持在80公里每小时左右行驶,续航也基本是达到一比一的比例,最终得到了270.5公里的纯电续航表现。

    出发前留底


    最终成绩


    【外观】

    这车外观基本与兄弟车型皓瀚保持一致,整体造型更像是轿跑型SUV,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只说说不一样的地方,前脸大面积封闭式设计十分干练简约,再配合贯穿式灯组的上扬式设计,妥妥的阳光大男孩儿形象,下部黑色格栅配合双边律动灯光秀,个性张扬十分讨喜,个人觉得比兄弟车皓瀚更加耐看,更加细致。前摄像头位置适中,在车辆牌照上方,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泥水等的影响。大灯采用带有透镜的LED光源设计,对雨雪天的穿透力和聚光力有一定的保证。实际使用时发现照射距离和亮度有待提升,车机里可以进行6档高低可调,但是效果很是一般,因为是试装车,可能还没有最终定版,看后续厂家的一个调整了。

    最喜欢这个配色

    封闭式前脸比皓瀚好看

    轿跑SUV

    待出发车队


    【内饰】

    1、内饰配色:内饰配色方面有两套配色,一套是主打色,爱马仕橙加黑色,非常的亮眼,和适合个性张扬的年轻人,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我的试驾车也是这个配色,个人到是觉得橙色可以再暗点儿,这样会更有高级质感。还有一套是米色车顶配全黑内饰,这个配色就比较素雅一些了,黑色的方向盘,黑色的座椅,黑色的门板,比较合适需要稳重气息的车主。如果是我还是推荐爱马仕橙,毕竟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

    2、内饰做工及设计:内饰做工上还是挺不错的,有那种精致感在里面,就拿我试驾的爱马仕橙内饰的车型来说。车门板上,身体躯干常碰见的地方都是皮质包裹的,缝线工艺均匀平整,没有粗糙感。唯一就是前门板上部为搪塑材质,后门板换成了硬塑料材质有点儿突兀。方向盘采用的上下平底平顶设计,并用了橙色皮质与黑色皮质混包的设计,手摸上去接缝处没有出现凸起或者接头的隆起,很平滑高级感、精致感就在细节上体现。整体握持感大小粗细适中,表现非常棒,建议不要买方向盘套使用,会影响原方向盘手感。

    细致的方向盘


    中间头枕有点儿低

    爱马仕橙



    【乘坐空间】

    空间方面风行L7做的非常不错,我身高182CM,体重200斤,前排我的坐姿,头部一拳的空间,腿部离仪表台有四指多一点儿的距离,因为座椅上下调整范围较小,所以只能获得这样的头部表现了。个人喜欢低坐姿,能在低点儿就完美了。腿部的承托比较充足,坐垫长度也足够,长途开下来没有疲劳感,腿部也没有困乏感。同时运动座椅对腰部的包裹和支撑也十分到位,有一定的支撑感,在转弯变道时能给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前排不变进到后排,头顶有四指的空间,腿部有一拳的空间,靠背角度比较后倾,所以乘坐很是舒服,半躺坐姿才是正确的后排开启方式。这里说一下后排中间的位置,我这个身高体重坐在中间头顶也不会顶在车顶上,还有两指的距离,腿部一样的空间足够,唯一就是头枕不可调,不能很好的承托住颈椎,所以我这样的壮汉还是不适合坐在中间位置的。整个后排坐垫长度适中,可以对腿部有一定的承托,但是最舒服还是半躺的姿势,如果你喜欢坐得很直的话,长时间腿会有困感。整体体验下来乘坐感受是中上乘的体验感受。

    开门角度很大,上下方便


    两层密封胶条


    【储物空间】

    车内储物空间设计合理而且都很实用。副驾的手套箱内空间规整而且净深够大,可以放很多的东西,开启后阻尼感也很不错,兼顾实用及质感,中央扶手箱同样也是净深够大,还做了前部隐藏杯架分隔,藏两瓶红牛或者小瓶咖啡都是没得问题的,扶手箱下面还有个出风口,可以冷藏个饮料也是不错的配置,夏天喝个冰可乐,宅男的快乐不就回来了。中央控制区下方做了分层处理,这里很是方便,第一层是无线充电板,手机在这里进行充电,随时拿取都很方面,而且角度也支持没事儿偷瞄一眼。在下一层放一些随身物品也都是可以的,比如钱包、记事本等,这里还有USB充电口和一个12V电源接口,对车内的电器拓展电源预留还是很到位的。后面就是一个纯纯的大储物格了,随身背的腰包,女士的包包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后排常规的空间储物能力也十分到位,后备箱虽然有小溜背的造型,但净深比较好,所以不必担心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且放倒后排座椅后能得到一个几乎纯平的空间,和最大的空间使用率。

    深度宽度都不错

    像个冰箱,下面有冷风口


    分层储物格很是实用


    【试驾感受】

    目前只有一个配置,不知道是顶配还是次顶配,反正配置是十分的丰富了,安全配置也是很齐全的,安全方面的配置希望是全系标配。

    1、动力及刹车:这款车的动力十分的优秀,PHREV我们不说它的概念怎么样,不说它的宣传怎么样,就说说我当时试的感受。它是有三个驾驶模式的,分别是经济,舒适,运动,这三个模式还是会有明显区别的。经济模式: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模式,加速有种轻盈感,油门的反应比较线性,虽然有点儿加速的过程感,但并不是动力差的那种。而是有点儿纯油车加速的味道,个人觉得市区或者高速都已经表现很不错了,这个模式的加速比较柔和,上手没有什么难度,平时使用也是很好适应的,纯油车转过来是不会有不适应感觉的,初次开上动力上会有惊喜的,也会让人爱不释手。舒适模式:这个模式是很多车型最推荐的一个模式,但在这车上加速质感有点儿电车味道浓厚了,不是说不好,只是随着油门慢慢深踩,反映在加速上就有点儿冲了。当然也是我个人喜欢有个加速反应过程的原因,所以这种一踩油门就马上有冲刺感的加速,我觉得还是适合年轻人。当然要是谁没事儿挑衅一下,我也不建议教他做事儿。运动模式:这个模式是动力反馈来的最直接的一个模式,怎么形容呢?可能就是一个词能形容了,那就是暴躁。真的是有点儿暴躁,油门不只是最灵敏的,脚下去一点就会有往前一冲的感觉,要是深踩油门你就能感觉到官方说的6秒左右的超跑加速感,把你猛地按在座椅上,开始进入起飞前的提速状态了,这个动力的释放很是强劲,可以说动力很足,平时不一定用,但用的时候一定要有。刹车方面分为两种情况来说,一是低速时,脚感不是那么的线性,刹车力度的释放有点儿突兀,轻点刹车时就会出现很强的刹车力度,从而出现前倾点头的情况,没有个循序渐进的刹车过程,又或者说是一个逐步减速的过程。要是这时你在用的运动模式,车外人看见你一会后仰,一会儿前倾,会是以为你开车开嗨了吧!后期这点应该是会改的,毕竟还不是量产车,否则坐车人会很不舒服。二是高速时,这个时候的刹车脚感就非常的到位了,在急刹车的时候力度很强,给人很强的驾驶和操控信心,随踩随有的刹车,让驾驶员可以轻松地对车辆速度进行控制。可以说能跑的起速度,同时又能收的回。

    2、底盘及悬挂:整体来说车辆的地盘调校算是偏向于舒适的,虽然说外观足够运动,但实际驾驶和乘坐感受还是家用舒适取向。反映在细小琐碎的颠簸是不会传递到车内的,处理比较到位不会有很多的路感反馈到试驾员和乘客身上。在连续的颠簸下,悬架及底盘的过滤表现也很是友好,小的颠簸直接过滤掉,只有稍大的颠簸会让车内人员有一定的感觉,但也只是能感觉到而已。这点对舒适度的提升是有着很大帮助的。对于大的坑洼过滤,车辆会有一定的跳动,车身也会出现一定的摆动,包括大的转弯车速不降下来,会有悬架对车身拉不住的感觉,跳动和侧倾会很明显,毕竟是舒适取向,所以这种反馈也属于是正常范畴。对于急刹车时的车身姿态来说,这车表现中规中矩,因为前方加了电池包,所以车头较重,开始会担心有前倾比较严重的情况,实际表现是有一定的前倾量,但是没有很夸张,属于中上乘表现。能表现出车头过重的时候就只有在,弯中减速并遇见减速带的情况了。在这种情况下,车辆会有侧向的跳动,给人感觉车尾的稳定性不足,会有甩尾的风险,需要快速调整方向及车速让车辆稳定下来,这样才不影响车辆的行驶轨迹与方向,这种情况常出现在车头较重或非后独立悬架的车型上,这里明显属于前者。所以在遇见上述情况时尽量避免达成以上条件出现这种不稳定性。

    3、方向质感及隔音:转向助力有三个模式,舒适、标准、运动。舒适模式:方向十分轻盈,适合女士使用,又或者是低速连续的快速转向时,一只手就能轻易的操控,用掌心揉方向用这个模式最合适不过了。当然方向感的回馈也是三个模式中最弱的,像是玩儿游戏模拟器一样。标准模式:个人最喜欢的模式,有一定的路感回馈,在各速度区间内表现都很稳定,兼顾了舒适模式的轻盈,又有运动模式路感反馈,适合100%的全路况使用,日常使用也十分推荐。运动模式:这个配合驾驶模式使用,那真的是暴躁值满满,路感可以很好的从方向盘给到你,同时还有一定的方向加重反馈,可以说是家用车给了你运动车型驾驶乐趣体验模式,偶尔玩儿一下也是不错的。这三个模式下方向都会有一定的虚位,这个虚位比较容易接受,把控还算不错,也是为了车辆的舒适性做了妥协的一种表现。隔音方面:整体来说用料足,表现算是优秀的。低速时纯电模式只能听见来自别的车辆的噪音,混动模式下,也只有急加速时才能听见发动机的声音,从轮拱内就能看见使用了加绒的吸音材料,大面积的进行了包裹,很少有漏出来的音源传递部分,所以效果自然好的多。低速时真的是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日常家用感受会让人满意的。高速时纯电模式车速上到90公里每小时时,车外的风噪和胎噪就会有部分进到车内了,当时没有开音乐也没有影响到车内我们的正常交流,这个车速下的噪音控制还是可以的。随着车速来到了115公里每小时时,车内的正常交流就要提高点儿说话声音了,当然也只是略微提高点儿声音分贝,不开音乐一样不会觉得噪音很恼人。这个速度也是大家多数的驾驶速度了,可见隔音上还是很优秀的。混动模式下,车速高于115公里每小时时,车外的风噪、胎噪就会很明显了,偶尔的急加速还伴随有发动机的介入声音,这时就没了之前的静怡性,噪音控制就不那么从容了,需要打开音乐来调剂一下噪音的影响。

    轮胎规格还是不错的

    厚实的隔音棉

    隔音做的很不错


    【车辆优点】

    车门下边沿使用了特殊的工艺设计,达到全包裹门板效果。防止雨雪天或走完烂路后,上下车蹭脏裤腿,这个比较人性化,但是使用的不是常规的设计。一般车型会在车门板的下沿加上双层的胶条进行隔离,而车辆的底梁上是没有胶条的。风行L7的设计是胶条粘在车辆的底梁上,门板下面使用塑料进行防护包裹。对比其它车型,这样的好处就是在清洗车身时,门板下面容易清洗干净,不容易藏污纳垢,不需要清洗时费力的分层擦洗干净。

    和别的车不一样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应该是车辆的一些细节功能方面吧!感觉可以再给的实用一些,这样会更有竞争力一点儿。

    1、没有胎压和胎温主动显示:胎压报警这个配置,现在是国家法规强制性要求的一项配置,法规要求新生产的车辆必须要有胎压报警功能,而这个配置又分为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两种,风神 L7上就是后者被动式报警功能,但个人觉得如果是能显示胎温和胎压的主动式报警,应该是更上档次,使用也更加直观。毕竟车胎有时出问题就在一瞬间,有了很多的数据支持,可以提前判断出哪个车胎出了问题,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而被动式胎压报警是出了问题才报警,就像很多问题出了,驾驶员本身的经验根本判断不来,出了什么问题,所以导致报警用处也不大。希望后期可以改被动为主动,这样更安全也更有高级感。

    2、车身工艺处理:从A柱一直延续到D柱的车顶边梁的面层板材,焊接平滑整齐,但没有进行遮瑕处理,视觉上就会有一些高级感的缺失,还有一些细节部件的装配,需要工艺流程在细致一些,比如车顶行李架的装配,缝隙会有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再有就是前保险杠与前叶子板的缝隙上大下小,这就属于是装配工艺的不细致了,也有可能只是试装车,所以会有一些小的瑕疵。

    行李架缝隙大,未做遮瑕处理


    【小建议】

    主副驾遮阳板上有镜子,但是没有化妆灯。我一个糙汉子,有没有灯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但是吧!这款车难道只给我们这些糙汉子用吗?小姐姐们不会冲着内饰的爱马仕橙来买这款车吗?平时上下班路上给自己补个美美的妆,小姐姐们都会去做的,如果光线打的不足,是不是会影响整体的成妆效果呢?还有出去玩儿和谈业务时,都需要带补妆灯的小镜子来给自己加油打气,这点应该考虑到女性用户的小小需求。

    【疑问点】

    后尾门玻璃无雨刮:这个只能说是一个疑问,车型是溜背的造型,而且后门上也有上翘式的尾门造型,可能厂家是觉得这样的造型不会出现泥水甩上后玻璃的情况,所以没有配这个功能。一开始个人以为是配了流媒体后视镜,所以这个功能可以没有,但后来发现并没有流媒体的后视镜,又对比了它的兄弟车型皓瀚后,发现原来是减掉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日常雨雪天的使用,还是因为是工程车,后期会有流媒体后视镜,所以为了减少风阻减掉了后雨刮,只能是正式上市了才知道具体情况了。

    无后雨刮


    【关于电池突出问题】

    我第一眼也以为车下面的电池突出那么厉害,自己趴下看了以后发现,电池是有突出,但在车辆的中间部位,侧面我们看见的那只是侧面护板而已,起到侧面防护和导流的作用,也是方便车主们判断电池离地高度的,因为电池靠车辆中间,很难看到电池的高度,判断错误了就会伤到电池包,这个侧面的黑色护板就能起到辅助判断的作用。只要不超过这个高度,电池包就是安全的。

    有一定距离的

    基本平整

    这个不是电池包,是防护板


    【总结】

    个人认为东风风神L7算是皓瀚的混动版车型,整车的核心价值就是这套PHREV的动力。这套动力在试驾过程中,表现十分抢眼,动力的响应及各模式之间的切换和衔接都是平顺丝滑的,是日常家用车一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它的能耗表现也是和宣传基本一致,这样的表现是给消费者们又多了一个选择。当然现在还没正式上市,价格和车型配置也还是保密阶段,这也是最后消费者们最关心的一个地方,会有几个配置车型,价格区间在什么范围内。这款车是否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与认可,成败点就看这里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