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撞钟的扫地僧头像撞钟的扫地僧头像

    撞钟的扫地僧

    沃尔沃V90车主·车龄3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5懂车智多星LV5

    老司机聊聊秋冬季用车

    2023-11-04发布于:沃尔沃V90车友圈

    #用车心得

    靠谱的大小沃

    作为一枚行车12年,累计行驶里程超过26万公里的老司机,辛苦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实际秋冬用车经验,今儿咱来聊聊秋冬用车的小知识,各位V90cc的老哥们请原谅我的狂妄哈哈。

    来自新疆车友

    来自新疆车友

    V90真的和雪地最搭

    1. “秋冬降温胎先知”

    刚进入11月份,上海这天气却像地中海气候,中午气温能高到28度,早晚可以降到15度。 11月中这天气应该会开始正经降温了,提到降温二字我脑海中 蹦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我想对于车而言应该是“秋冬降温胎先知”。

    特别是刚进入秋冬的时候,胎压监测系统绝对是第一个亮红灯提醒你“兄弟,降温了”。我这辆21款V90cc的原厂胎压监测系统是间接式的胎压监测,通过时监控车上ABS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来比较轮胎之间的转速差别,已达到监控胎压的目的。就是当胎压过低时,车辆的重量会使轮胎直径变小,轮速和之前就会有变化达到设定报警阈值后就会提示我们胎压异常需要尽快检查。 这种胎压监测只有当胎压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后才会提示我们,有一定的延迟性。我是不太满意这种被动式的胎压监测系统,所以后期自己花银子把被动式胎压监测改成主动式胎压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直接测胎压)。

    不得不说没有花钱的不是,这个主动式胎压监测绝对灵敏,10月中左右上海气温突降,车机上就显示右前轮胎压从之前的250kpa一下子降到了210kpa并有提示。正常胎压补气不求别人,自己就能搞定。从后备箱掏出120W大功率充气泵(从点烟器取电),说实话出门在外,车上备一个充气泵还是很实用的。但强烈建议备一个有线充气泵因为靠谱!就这句话的功夫,右前轮又恢复到了250kpa了,车机上的胎压过低提示也消失了。

    低压后中控和仪表台都会报警提示(忽略中控上的灰尘,全怪葫芦娃哥哥不替我打扫哈哈哈)

    有线大功率气泵绝对是首选

    分分钟回到健康状态,一目了然

    2. “暖暖的很贴心”

    秋冬早上好不容易从被窝里挣扎起来,可一坐进车内好似冰窖般的透心凉,我相信这个情况特别是北方车友最深有体会,最有发言权!秋冬天夜里,如果车子没有停在地库,在地面停了整整一夜,那真是冻的里里外外,彻彻底底。

    我相信“科技改变生活”,花了老鼻子钱了,还不能整的暖和点?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此时不开更待何时?但冰雪聪明的你可能会反问“那不得上车才能把这些加热打开啊?”其实呢你只要稍微深入了解下车机设置,还真能在上车后就立马感受到从下(臀)而上(手)的温暖。你只需要照着下面的车机操作,然后在上车前通过车子app打开温度调节,这时不仅车内空调会启动,座椅和方向盘加热都会自动开启静静等待你的到来。暖暖的幸福感从秋冬的大清早就将你拥抱,是不是感觉这一天都特别有精神头儿。

    设置里点击温度调节

    把该勾的都勾上,加热级别你们自己根据当地气温哈

    甚至还能自动后窗除霜

    然后记得保存到自己的配置文件里(但好像不用这一步我习惯了什么都要保存下)

    暖暖的

    古老的双拼加热方向盘好舒服

    3. “文末老司机的几句碎嘴”

    碎嘴1. 秋冬季路面特别是雨雪天气容易打滑,切记不要急加速起步和大力狠踩刹车,因为这样容易造成车辆失衡失控,虽然咱有全时四驱,但也不能瞎造,安全第一。

    碎嘴2. 秋冬多雾天气,比如上海11月中下旬到12月清晨几乎都有大雾天,切记一定要打开前后雾灯,不要开双闪,因为你变道时候转向灯此时是不起作用的。前挡玻璃也会因为车内外温度差较大导致起雾,及时打开车窗除雾功能。

    碎嘴3. 秋冬的衣物和鞋子相对来说都会厚实很多,建议上车后把厚衣物脱去这样可以避免影响到行车正常操作。还有就是可以放一双鞋底厚度正常的运动鞋在车上,避免因鞋子过厚导致油门和刹车行程感觉的偏差。

    大雨天大雾天前后雾灯开起来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希望每位车友在秋冬季行车安全,出入平安。

    老司机的秋冬用车小知识你掌握了吗?在评论区可以聊聊你在秋冬季有哪些更高阶的用车技巧!

    秋冬的黄浦江

    秋冬了车友们也要好好进补哦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