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不明白就学吧头像不明白就学吧头像

    不明白就学吧

    荣威iMAX8车主·车龄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MPV车主试驾520旗舰,轻盈好开种草

    2023-01-03发布于:MG4 EV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刚到不惑之年,家里的主力车型是佛系的MPV,但血液里始终有驾驶激情,关注性能钢炮,想再弄一辆小电车通勤体验驾驶乐趣,和MPV 做个出行搭配。 昨天开家里的油车MPV 上汽荣威imax8带一家四口2大2小去体验了MG MULAN,展厅里和试驾车都是520旗舰版,特别全程开了大约25公里,说说感受 1,外观内饰 MG定位于年轻+驾驶激情,外观都挺拉风,这MULAN外观挺好看,喜欢灰色。和我家的大车一个颜色就不错 内饰总结来说就是简单实用,不要苛求太多。喜欢皮质大沙发的人一般也不太关注运动性能,自然也不应该纠结。 天幕天窗等等在我看来完全没用。追求驾驶乐趣是这个车最大的卖点。家里的MPV 已经把内饰做好了,我觉得买这个车的人根本不应该关注所谓的内饰, 2,NVH和舒适性 NVH和舒适性不是这类车的优点。特别是和我精心优化过的imax8 相比,这车作为一个纯电车,NVH就那样。甚至六七十时速以下的风噪加胎噪也并不比我的油车小。 也就是说跑市区二环路上的噪音,比普通接近同价位的汽油车可能稍好,毕竟没有发动机噪音,但综合下来与NVH比较好的汽油车相比,也没太大优势。 但好多人说这车有电流声,我倒觉得没有,在市区还好,可以了。销售说后续的车型有所改进,包括风噪异响大的后尾翼也做了改进,说得过去。 其实这些好解决,买车后做四门隔音,底盘隔音,后备箱隔音和翼子板隔音,再加装密封条,对噪音抑制会有帮助。一万块钱以内搞定的事 高速方面我会用油车,纯电车一般也不怎么上高速,高速的NVH不是这个车该关心的。长途乘坐更不用考虑了。纯电车本来也不是经常跑高速用的。小轿车跑高速永远比不过MPV 遗憾是全系没有后排空调出风口,这个有点那啥。夏天还是要吹空调的,我们就怕热。mpv三排都有空调出风。这一点不满意。 3,动力操控 说到重点了,这小车真好开,可能和我的5米长2吨重的MPV比,灵活轻盈,方向盘有点欧洲车的稳重感,体验了四次调头,准确轻松,不到4米3的车身,良好的通过性简直让我这mpv 车主喜出望外,喜欢。和我开过朋友的宝马5系的感觉不差(也许我没开过太好的车,我的观点只代表我自己) 遗憾的是当天的试驾车没电了,出发时剩余电量大概12%,剩余里程显示50公里,室外温度0℃,还开着制热(非热泵)全程大概25到26公里,回来时还剩7%,里程30多。 所以在输出功率受限制的情况下,跑到七十多速度就上不去了,加速不是真实表现,和销售约下次再试试。这次不再重点说了 底盘的支撑性不错,快速压过井盖和一些颠簸局面干净利索,操控感很好。但过高点的减速带就不那么舒服,上下颠簸这一下的行程比较长,颠的有点厉害。可以说和MPV相比,两者的优点和缺点正好相反 关于刹车,销售说520车型电机功率150千瓦,实际零百加速在6秒多,动力很好。但215宽的轮胎有点拉胯,之后可以考虑加宽到225, 我实际体验制动效果挺满意,可能是和我imax8相比的原因,这个制动力和效果相当不错了,如果是四驱版本可能更好,毕竟胎宽和刹车系统都不一样。 刹车动能回收,试驾时始终是1,销售说动能回收开的太大,会导致不熟悉的试驾客户不舒服,制动力太大体验不好,所以一直用最低的程度。我感觉1档的动能回收和汽油车的发动机制动的感觉很像,感觉很熟悉, 关于车机,仪表盘的还算正常能用,但中控这个斑马系统车机和我那个荣威imax8的有共同的毛病,经常犯神经,建议把能关掉的所谓智能功能都关掉,还不够给人添麻烦的。那个360环视真不如imax8的品质,vcd的画面效果而且是球形不全屏,也就聊胜于无吧,也许上汽会在第二代做改进。 最后放一张试驾的路线图(石家庄北二环-东二环-南二环)以及家里的主力大车。 心里已经种草了,努力今年尽快把MULAN四驱接回家。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