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比亚迪宋pro-dmi试驾报告

    2021-12-07发布于:宋DM车友圈

    比亚迪又一款dmi车型开始预售,他就是宋pro-dmi。本来对这个车还有很大的期待,个人觉得他会和秦pro-dmi一起抢战新能源入门轿车和suv的半壁江山,看到他的预售价格,我只想感叹一句,对不起,打扰了! 吐槽大会正式开始! 迪厂,你说说,在你的产品序列里,pro系列的产品定位是低于plus的,举个例子元pro就是低于元plus的产品。在我觉得宋plus-dmi顶配定价16.98w都略微有点贵了的情况下,你居然以7000的差价,发布了个16.28w的顶配宋pro-dmi,一个级别差7000,大家伙懂得都懂怎么选,你这干脆就直接了当的说,你要送你大哥宋plus销量上天算了。先不说别的,我们就怼顶配进行对比,看看这7000块钱差了哪些东西,首先就是车身尺寸,宋pro方方面面小了一号,其次轴距也是比他大哥plus短,车身工艺,静态体验下来,也是比他大哥用料差的。这7000块钱就这几样差别,我觉得大家都知道该怎么选了,可能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dlink4.0装配在这个车上了,这里注意!不要踩销售的坑,这个车机可不是汉EV上边的5G车机➕处理器,这还是原来的处理器,只是给你升级了个dlink4.0的系统而已。而且!销售就直接了当的告诉你了,最低配厂家不生产!那你发布了个寂寞!玻璃方面,隔壁宋plus-dmi用的是福耀玻璃,而到了宋pro这边,展厅车辆的玻璃都居然不是福耀的,这你也给简配哇~ 好了,好了,吐槽完了,也来好好聊聊静态部分和驾乘体验。 静态部分,可能是我的个人审美问题,我觉得家族式的前脸在宋plus的宽体上就恰到好处,在宋pro上就略微有点丑。19寸的轮胎配备在这个车上,确实让整车的尺寸从视觉感官上提升了不少。内饰搭配颜色比宋plus的纯白内饰要好看一点,但是整车的塑料感很强,摸到的地方很多都是塑料,要想到,这可是一辆15w以上的suv了,隔壁的吉利星越L价格相差不大,用料人家都是整车翻毛皮了,迪厂这点不太厚道了。而且车门开关没有那种厚重感,个人觉得这种门板,隔音效果一般,当时心想,一会开起来试试就知道了。 动态部分,试乘试驾 首先是试乘,副驾没什么槽点,正常的suv乘坐视野和角度,但是到了后排,就发现问题了,电车纯平的地台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我正常坐姿的情况下,车顶居然顶头!这是我不太能接受的一个点,减分项。 试驾部分,把车开起来,不得不说,比亚迪的dmi技术还是厉害,即使在hev混动模式下,发动机的声音在车内也几乎感受不到,怠速情况下的抖动也属于正常水平。与此同时,佳通轮胎的胎噪和风噪,就显的非常明显。整车的隔音方面还是有一些偷工减料了。1.5L的发动机,在混动变速器的加持下,及时在急加速时,也不会觉得吃力,这点好评。油耗表显方面,试驾过程中,亏点状态下,表显综合油耗3.8L每百公里,不错。悬挂方面,作为比亚迪的车主,这方面真的是比亚迪的弱点,只能说是我开过同级别中比较一般的悬挂了。 总结一下,宋pro-dmi公布价格之后,很多观望的用户都觉得,比亚迪偏了,说实话,我也觉得是。最低配车型直接遗传了dmi车型的传统,我们只发布,不生产!车辆减配不减价,宋pro本来厂家定位级别就低,那就要拿出一个合理有诚意的价格来开拓市场,毕竟15w元左右的suv市场,有H6,cs75,博越这三座大山在,而且人家的做工用料都不比宋pro差,如果仅靠一个dmi技术和绿牌就卖这么高一个价格,而没有对应这个价格的用料,那可能真的就是比亚迪对用户与比亚迪品牌认知度的一次豪赌。个人觉得,迪厂要是想一直独占新能源市场的鳌头,那就得多点诚意,把好产品加量不加价或者高性价比的带给客户,让更多人选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获得更好的日常反馈,才可以让迪厂越来越好。这就是我对比亚迪宋pro-dmi的上市定价的一些看法和试驾报告,供大家选车时参考。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