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出炉 或将撬动万亿级市场需求

    中国经营报头像中国经营报头像
    中国经营报05-18

    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的相关问题。根据《细则》规定,自《细则》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汽车换代更新的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再加上回收循环利用,市场空间非常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言而喻。

    事实上,进入存量市场阶段,这一轮以旧换新也是汽车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频频出台,主要是因为汽车市场正在进行转型和升级,对环保、节能、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鼓励汽车更新换代,促进汽车消费升级,成为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则对记者表示:“此类政策有潜力撬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因为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能够带动上下游多个行业如零部件制造、汽车金融、后市场服务等发展。”

    推出政策组合包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细则》印发后,各方广泛关注、反响很好,不少地区已经细化出台落实举措。在政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兼顾。坚持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一体推进,中央财政重点支持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二是组合发力。统筹支持汽车消费全链条各环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可以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购车金融信贷支持、企业配套优惠等叠加享受,形成组合包,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多优惠。三是高效便利。开发建设全国统一的汽车以旧换新信息服务平台,并在微信、支付宝、抖音、云闪付上线了小程序,便利群众申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切实把好事办好。

    记者注意到,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红旗、长城汽车以及奔驰、宝马等车企及时响应以旧换新政策。例如一汽丰田推出20亿元置换补贴;梅赛德斯-奔驰则推出“换政策,奔驰加倍”的限时活动,符合条件的乘用车用户购买奔驰可获得高达1.5万元的购车补贴。

    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表示:“此次补贴新车车型覆盖面广,按照2023年乘用车新车销售数据来计算,新车中可享受补贴的达到93%——据机动车上险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传统燃油乘用车销量1465.2万辆,其中,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销量1369.2万辆,占比93.4%。据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测算,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约占新能源车型的93%。”

    曹辙对记者表示:“此次政策主要释放出鼓励环保、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信号。政策鼓励消费者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的乘用车,这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与以往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相比,此次《细则》更加明确了补贴的范围、标准、申报流程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特别是对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额度更高,这反映政府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坚定决心。”

    释放换购潜力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轮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正是一场提振市场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及时雨”。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从目前市场发展态势看,二季度极有可能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三季度随着去年基数上升因素影响,同比增长可能不会太高甚至会下降。因此,今年车市极有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车市“内卷”严重,在“价格战”因素影响下,车企利润进一步降低,汽车行业呈现利润弱增长的状态。

    目前,汽车正是支撑消费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之下,以旧换新政策或是决定今年车市以及行业效益能否增长的关键因素。詹军豪认为,近期频繁出台以旧换新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汽车行业面临的销量下滑和库存增加等风险问题。

    许海东还表示:该政策体现了政府推动环保升级和消费刺激的双重意图。一方面,通过补贴鼓励淘汰高排放的老旧车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符合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旨在刺激汽车消费,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通过财政补贴直接激励消费者购车,能够有效提振汽车市场,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这表明政府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精准施策来激活内需,释放消费潜力。”

    据乘联会测算,2023年报废汽车增量约756万辆。据此计算,2027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预计超1500万辆。目前传统燃油车的普遍换车周期在6—8年,新能源换车周期在3—5年,预测今年乘用车市场消费增量将有40%来自以旧换新。以去年260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计算,2024年大约有1000万辆乘用车销量将来自以旧换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已达2.8亿辆,其中处于核心换购高峰期4—9年的车型约1.1亿辆,可为车市贡献较为可观的换购增量。

    撬动增量大市场

    有专家认为,不断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战略,这一轮更新换新体现了“从存量中产生增量”的宏观经济政策新思路。

    那么在这一轮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撑之下,哪些市场将迎来新机遇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以旧换新不仅增加了二手车源,随着二手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将倒逼二手车经营进一步规范化,用规范和高效流通来提升行业经营水平。”

    据了解,此前国家就出台了一揽子以旧换新政策。在《细则》之前14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提出,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记者还注意到,除了以旧换新,本次《方案》还针对报废汽车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市场运行研究总监刘锋表示,报废机动车回收是汽车流通的最终环节和末端出口,截止到2023年年底,我国车龄超过15年的老旧车辆已经超过800万辆。如果这其中有一半的车辆参与到这轮以旧换新中,按照新车平均售价17万元测算,有望带来7000亿元的新车消费规模,更能带动汽车市场的全链条发展。另外广发证券研报认为,在政策的拉动下,汽车回收拆解有望在2025年后形成一个千亿元级别的产业。

    此外,《方案》提出要促进汽车从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转变,支持汽车改装、汽车租赁、汽车赛事、房车露营、传统经典车等相关行业发展壮大,有助于进一步将消费场景从交通出行拓展至生活日常,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增强汽车后市场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充分释放其消费潜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此前出台的中央财政补贴以旧换新政策相比,本轮以旧换新政策的突出特点在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发力,囊括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引导企业提升回收服务水平、便利车主交车、推广上门收车服务模式、落实好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及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破除了各类隐形障碍,充分体现了产业、财政、金融、投资、用地乃至就业等政策的统一协调发力。

    柏文喜对记者表示:“政策的实施有望撬动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因为它不仅促进了新车销售,还可能带动二手车市场和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汽车金融行业也将受益。”不过他也指出,“政策落地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其中包括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止补贴资金的滥用和欺诈行为、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等。为了真正惠及消费者,建议加强政策宣传,确保消费者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和申报流程;简化补贴申报和审核流程,减少消费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建立透明的监管机制,防止补贴资金的挪用和骗取。”

    .万次阅读
    9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9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