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3月摩托车市场现状分析,「失灵」的灵丹妙药

    最近新车与降价的消息更迭,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牛仔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写行业文章了。不过对于行业的分析,我还是很热衷的。正如鲁迅先生书写《祝福》的时候,肯定很带劲!



    「失灵」的灵丹妙药


    从2023年至今,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降价风波从未停止。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下降之后,欢呼雀跃的消费者逐渐恢复平静,似乎单纯的降价已经开始「失灵」。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信息展示,2024年1-2月全行业燃油摩托车产销74.68万辆和79.8万辆,环比下降42.16%和38.5%,同比下降26.96%和21.26%”。纵观大环境评价,降价并没有对产销带来多大的提升?



    以2024年3月市场为例,发起降价的车企众多,但不同品牌的降价对销量影响各不相同。实际上各品牌一个月能卖多少车?或许大家都心知肚明。又或者是依靠着早10年的盈余,咱们还能嘴硬几个月!



    价格战就像一场「群输游戏」


    如小标题所述,价格战就像一场「群输游戏」。企业通过低价获取市场份额,走的是一条沼泽之路。本以为消费者是这场降价里面的最大受益人,然巢之将覆,鸟何存矣?


    廉价产品带来的是低利润与成本制约,表层体现是市场再也见不到高质量的产品诞生。而更深层将影响到研发的投入。当科技绩点升级缓慢,社会进程也将受限,这本来就是宏观到不能再宏观的问题,但基本诱发原因或者是你嫌摩托车太贵!


    另外我们举个热度很高的例子:如果凯越不是价格屠夫,又如果2023年凯越能赚大钱。那研发与分红的矛盾就不会有,而张雪也不会离巣。这只是一个假设


    谈到这里,我们来延伸探觅一下现代工业的本质,根据世界四次工业革命历史的经验总结,发展与消亡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不外乎以下现象:散户出现、龙头垄断(成本下降)、市场萧条。这是一个宏观与微观之间都无限循环过程。


    在这个无限循环的游戏中,长期来看不利于任何一方。或者说无论你是甲乙丙丁方,都是输家。然涉及价格战的一方会或许会输得更多。




    市场的改变与用户群体结构变化


    随着近10年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发展,与整体配套工业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制造成本下降了85%,个性化摩托车保有量相比10年前,翻了4番。而中国2023-2024年销售摩托车价格,进口车型平均降幅12%,国产车型降幅为27%。


    以上数据表明,我们的市场与用户群体都在进行结构性变化。

    一、内需逐步降低,同质化不断扩大。

    二、进口车企降的是品牌溢价,国产车企降的是成本压制。

    三、市场垄断发生,龙头企业加速有可能撕碎中下游的小跟班。

    四、用户的二车时代到来,包二奶违背伦理,但买两台车是合法合规。

    五、中国的摩托车没有历史,如今有了一点点文化。


    当企业与消费者一起去追逐市场的相对平衡的时候,是应该让市场去适配用户,还是用户去适应市场?这本来就是天平问题,允许阶段性的绝对倾斜,但要控制不能颠覆。




    解药与毒药都不好吃


    记得2年前给一家小摩托车企业做专访的时候,该负责人跟小编提到:未来,女网红的价值将远高于行业媒体。当时我是一笑置之。


    时间过了2年,随着观众的越来越挑剔,单纯的女机车网红扭屁股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生理需求。遂寻求下一样感官上的刺激,如摩托车降价什么的,然而降价的药吃多了,同样也有耐药性。

    市场跟风并没有错,但智者会站在风口听风,行者喜欢御风,而愚者则会选择站在东南角。




    小 结


    无!

    对于今天的话题,估计大家都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评论区开放,留给大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