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吉利控股集团汽车全品牌解析

    吉利集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汽车集团,更是一个以汽车产业为核心,涵盖了汽车、出行、金融、数字科技、教育等产业的综合产业集团。吉利集团在汽车产业的上中下游都有布局,且在燃油、纯电、混动、换电、氢燃料甚至甲醇燃料等各个技术路线全覆盖,做到了绝对意义上的“既要又要”,本文就对吉利的汽车品牌做个解析。

    很多不学无术的汞肿号、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等自媒体长文等等,这些渠道的文章基本内容呢都是张口就来,垃圾文的作者首先都是半吊子,自身对产业经济、公司架构、汽车品牌、汽车型号等基础知识的认知误区就很大,更别提对吉利汽车的严谨考究。

    本文渣博就从几个方面对吉利汽车进行下梳理和解答,看完本文,对吉利汽车就会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知,自此就可以吊打全网99%的半吊子车评人。

    01

    吉利集团有多少汽车品牌?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首先解答下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吉利集团目前到底有多少个汽车品牌?渣博查询检索各种官方渠道,在2024年春节这个时间节点,吉利旗下在售的有话语权的汽车品牌,共有:

    15个

    查询整个吉利集团官方渠道信息,可以发现吉利集团在汽车产业的上中下游都有布局,且在燃油、纯电、混动、换电、氢燃料甚至甲醇燃料等各个技术路线全覆盖,做到了绝对意义上的“既要又要”。

    此外,吉利集团还持有多家国际知名车企的股份,如持有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有不到10%的股份,持有阿斯顿马丁不到20%的股份,还持有大概30%多的韩国雷诺股份。这部分持股比例较低的国际汽车巨头旗下的品牌,渣博就没算在吉利的品牌范畴内。

    还有知豆、全球鹰等曾经的品牌,要么消亡,要么转为细分车型,要么渺无音讯,这些目前已经在官网找不到蛛丝马迹的品牌,此处也没算在内。

    另外诸如钱江摩托、力帆摩托等,按照吉利官网说法,是归在【科技】板块,此处也没算作吉利的汽车品牌。

    那吉利旗下的这15个汽车品牌,都是哪些,其中的架构分类及逻辑关系是什么样的?为方便各位理解,渣博做了个思维导图方便大家理解下:



    这15个品牌中,称之为乘用车,即(Passenger Car)的有12个,还有3个品牌是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

    吉利集团目前这15个品牌分别是:吉利、领克、睿蓝、宝腾、沃尔沃、极星、极氪、路特斯、smart、英伦、极越、雷达、远程、汉马、欧玲;

    这些品牌中,

    吉利、领克、睿蓝、宝腾属于吉利汽车集团,

    沃尔沃和极星属于沃尔沃汽车集团,

    极氪、路特斯、smart、伦敦、雷达分属不同的汽车集团,


    品牌中前12个属于乘用车、因为乘用车面向的是消费者群体,这12个品牌大部分比较为大众所熟知。其中”吉利“品牌是吉利汽车的发家班底品牌,logo也历经多次迭代,最开始是双圈内套高山的造型:


    后面改成六格子造型,后续的几次改标基本沿用了六格子造型的本体,在细节方面进行改进,如今”吉利“品牌的logo如下:


    至于吉利15个汽车品牌的后3个品牌(远程、汉马、欧玲),因为属于商用车,主要面向的是B端客户,消费者群体对这三个品牌基本比较陌生。

    在说吉利有多少个汽车品牌之前,首先要搞清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品牌】和【车型】的区别,什么是品牌,什么是车型?

    车型是比品牌还小的概念,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车标,如果车标一致,但是车的样子不一样,那就是同一品牌的不同车型,比如说凯迪拉克,那就是通用旗下的一个汽车品牌,但是说XTS,那就是凯迪拉克旗下的一款车型。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一说吉利有多少品牌,上来就说帝豪、博越等,目前这些其实都算“吉利”品牌下的车型,而且是算在“吉利精品”系列里的,吉利精品除了有博越帝豪,还有熊猫、中国星、豪越等车型,是吉利在燃油车时代的基本盘代表。

    但同时也有例外,比如几何和银河的车标,就跟老吉利有点不一样,但却又很相似。查询官方渠道,吉利是把几何和银河放在了吉利品牌下,作为细分车型进行了架构管理,而没有像领克、极氪那样形成单独的品牌。

    因此现在如果有人跟你说,博越、帝豪等都是吉利的汽车品牌,你就可以简明扼要回个水货,这些都是细分车型而非独立的品牌。


    02

    吉利各个品牌地位

    早在2015年11月,吉利就宣布了新能源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吉利的这一步,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发展节奏十分同频。也是自2015年起,各种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创立崛起。


    彼时的吉利表示,“蓝色吉利行动”是一项为期五年的发展策略,全面展现出集团转型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领导者的决心,董事长李书福更是发出豪言:“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事后回过头来看,蓝色吉利行动是难言成功的。也是因为蓝色行动的失败启示,自2020年之后,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开始加快,吉利的很多品牌,尤其新能源品牌基本都是2020左右创立的:

    2017,与沃尔沃合作创立极星;

    2019,与梅奔合作创立smart;

    2021,创立极氪;

    2022,创立睿蓝和雷达;

    2023,极越诞生;同时在吉利品牌下发布银河车型;

    ………………

    纵观吉利的这些汽车品牌,目前哪几个的地位比较高呢?渣博认为是:

    沃尔沃、吉利、极氪、路特斯

    沃尔沃的重要性,我给排在第一位,从历史角度看,收购沃尔沃是吉利从国产小厂,一跃迈入国际大厂中最最关键的一步,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吉利才开始了真正的脱胎换骨的成长。吉利也是在沃尔沃身上真正学到了西方车企引以为傲的底盘等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更是把沃尔沃的【安全】基因和品牌形象都带给了吉利后续的新品牌上。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历经几年的磨合,又与沃尔沃“杂交”成立了领克、极星等品牌,这些品牌都是吉利在燃油到新能源的中坚力量。


    吉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世元老品牌,历经多次迭代,而今仍然在燃油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吉利品牌的作用也没有明显下滑,从吉利集团把几何、银河等车型放到吉利品牌旗下就能看出,集团仍然对“吉利”牌寄予厚望。


    极氪和路特斯的重要性,从吉利的人事安排上就能窥豹一斑。


    极氪的CEO安聪慧,还兼任吉利控股集团的总裁,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极氪也承载着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取野望,从人事安排,到吉利集团在极氪方面倾斜的资源等方面来看,极氪都是吉利这些品牌儿子中最不容忽视的存在。

    路特斯则是2020之后,在吉利内部地位显著上升的品牌。作为跟沃尔沃一样的抱养收购品牌,随着收购磨合期的完成,路特斯未来也承载了吉利在纯电领域的野望,尤其是冲击高端、超豪华的纯电市场的希望。

    目前路特斯的CEO是冯擎峰,冯是吉利的老人,更是舒服哥的创业元老班底,加入吉利已经20多年,这个人事安排已经能说明吉利集团对路特斯的重视程度。

    此外,路特斯最近一两年动作频频,先是挖来了毛京波辅佐冯,又于2024年初上市了旗下豪华超跑路特斯繁花,填补吉利的产品矩阵空白。路特斯需要在未来几年,证明自己配得上吉利集团的重视,需要用亮眼的成绩来说话,想必冯擎峰身上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03

    吉利那些不起眼的品牌

    仔细查询看下吉利集团官网,可以看到吉利放在首页的品牌图景中,只有11个品牌的图标,缺少了睿蓝、雷达、欧玲和汉马,


    渣博猜测,可能与睿蓝、雷达等的品牌定位有关系。

    睿蓝是吉利旗下专注换电的汽车品牌,造型和定价基本就是瞄着补足【换电】这个新能源的空白去的,至于能否取得蔚来那样的高度暂时先不用操心,但是把换电这个新能源技术树先占上再说。

    雷达则是是一家专注于户外生态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车,聚焦于皮卡细分市场,渣博在介绍山东新能源经济产业的时候提到这个品牌,吉利将这个品牌的生产放在了山东淄博。从生产布局来看,这个品牌的存在感和重要度也是不高。

    至于汉马和欧玲,则跟远程一样,都属于商用车,主要是专注于卡车、货车、特种车辆等,存在感就更低了。


    这几个品牌在吉利集团内部实力太弱,存在感比较低,如同在山东过年的时候,酒量不行不能喝酒的要么不能上桌,要么就只能坐小孩儿那桌,因此渣博猜测这几个品牌就直接不在官网品牌图景展示了。


    但是比较吊诡的是,在吉利控股官网关于吉利汽车的品牌全类介绍时,又缺少了极越。这个可能跟极越的品牌基因以及2023年变更过一次名字有关系,更有可能是吉利官网还没有来得及更新相关内容。

    极越汽车最开始叫“集度”,是吉利和百度合资成立的品牌,原计划在百度ai智能能力的加持下,在新能源产业开辟出新的蛋糕。应该是受困于发改委和工信部关于新能源造车中对授权方和生产方的双资质的要求,最终由双方平均持股的“集度”,变更为吉利控股的“极越”。关于集度的文章,其实可以展开聊一聊,后面有机会再肝个长文说一下。


    在2023年年中,渣博还在微博做过预测,认为集度汽车比较危险,当时诸如李一男等的小牛汽车,也是因为资质问题,直接撤出了新能源造车赛道,集度当时也一度出现推迟交车的情况,只不过最后柳暗花明,吉利控股之后改名极越,极越算是走上正轨,目前新车已经开始逐步推向市场。

    04

    超多品牌的影响


    不算商用车品牌,吉利集团目前有12个乘用车品牌,已经跟世界TOP的汽车集团大众集团不相上下,还有诸如几何、银河等存在争议的是否可定义为品牌的车型。


    从品牌数量上看,吉利集团已经是毫无疑问的汽车产业巨擘;


    从品牌分布和跨度上看,吉利集团已经涵盖了燃油、纯电、混动、换电、氢燃料甚至甲醇燃料等各个技术路线,只要是乘用车涉及的技术路线,吉利都有相关的品牌布局:

    燃油、混动靠吉利、领克、沃尔沃,

    纯电靠极氪、极星、smart、路特斯,

    换电靠睿蓝,

    氢能靠汉马,

    甲醇靠远程,

    ………………

    写到这,渣博已经对吉利集团涌起了不仅仅是佩服,更是深深的敬畏之心,纵观全球,对汽车全产业全部的技术路线,乳此的大而全的布局,试问还有谁?找不出第二家。

    吉利的野心很明显,先占着坑位,无论最后哪个技术路线赢了,吉利都会有自己的先手,即便现在氢能源甚至甲醇都很边缘化,吉利依旧也布局了相应的汽车品牌,这不仅仅是吉利给自己买的保险,更是一种我全都要的稳健模式。

    但,这种全品类的大而全,也给吉利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首先就是消费者认知上,吉利的品牌谱系异常繁杂,车型眼花缭乱,高中低档的泾渭不是特别分明,给消费者选车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因为之前口嗨夸下豪言要写一篇吉利的品牌分析,作为半个业内人士,渣博如果不仔细研究相关官方讯息,综合查询相关媒体报道,也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其次就是吉利内部品牌谱系的定位交叉甚至内部打架,不利于吉利统一对外,尤其在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都是既有燃油,又有插混,相互之间的定位和价差十分不明显。

    虽说领克是吉利联姻沃尔沃成立的品牌,但与吉利品牌相比,在产品、价格等方面体现的不明显,集团也没有给予消费者相关的品牌营销,这种内部的品牌掐架极其让消费者陷入选择困难症中,进而就会演变成逃避式的退单。有在内部之间品牌纠结思索的空档,可能早就被竞对手拿把掐地把消费者抢走。

    另外内部的竞争也会带来资源的损耗,无法集中火力来应对竞对的定点单元作战。吉利创设这么多品牌的初衷,想必肯定是要把自己的客户蛋糕盘子做大,而非如同互联网那样在内部搞赛马机制,品牌生产上的赛马机制对制造业来说,就意味着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2023广州车展期间,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就在访谈中谈及,领克在2024年将会有纯电车型上市,想必极氪、极星、甚至沃尔沃看到后都会面面相觑,这到底是冲着竞争对手去的,还是冲着自家弟兄来的?

    目前,吉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汽车集团,更是一个以汽车产业为核心,涵盖了汽车、出行、金融、数字科技、教育等产业的集团。参考吉利官网介绍:

    吉利控股集团是一家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并涵盖出行服务、数字科技、金融服务、教育等业务的全球创新型科技企业集团。

    舒服哥更是十几年如一日,多个场合多次表达造车的不易,需要耐得住寂寞。更是多次为自家产品摇旗呐喊。

    收购沃尔沃之后,有一次李书福和一众企业家聚餐,他在餐桌上说起自己家的吉利和沃尔沃,一个企业家半开玩笑地说,我可不会买吉利沃尔沃。李书福立刻回击:“如果我造一辆全世界最安全的车,掉水里不会死,撞也撞不死,你买不买?”

    舒服哥在吉利造车史上留下过无数经典的言论,诸如“汽车不就是4个轮子加上沙发”、“能造明白suv是中学生,造好商用车才是大学生”等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外对技术的前瞻性的把握和下注,也都显得十分豪横。

    2013年特斯拉 model-S刚出来的时候,国内大部分车企嗤之以鼻,舒服哥是为数不多重点关注的车企掌门人,此外从吉利加码空天通讯也能看出,吉利在对后5G时代的自动驾驶赛道等都进行了最基础最艰难的布局,吉利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发射卫星的自主车企。

    在汽车品类中,吉利这种品牌的大而全,是吉利控股旗下品牌整体的最显著标签,但,如何能把品牌的谱系梳理的更加清楚,品牌的定义定位进行更加明晰的阐述宣传,品牌的质量营销最好做强做扎实,或将是吉利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


    品牌的做全只是开始,做大做强才是终极目标。

    相关新能源产业科普推荐:《一文给你讲清楚,什么是EV/BEV/HEV/PHEV/DMI/REEV

    渣博说新能源

    ZBSXNY

    新浪微博|五道口渣博

    小红书|渣博说新能源

    公众号|渣博说新能源

    今日头条|渣博说新能源

    .万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