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奥迪quattro有多强大?出生就垄断赛事冠军,以致被国际赛场禁用

    理论+实践,通俗易懂讲原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养车好又省、修车不踩坑、选车自己懂

    很多朋友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quattro(图片)。”如果你真的了解了这套四驱,你会觉得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它有多强大呢?,当年的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强到变态,四驱的奥迪在赛场上驰骋,第一辆搭载Quattro的奥迪赛车在WRC的B组中拿下了23胜,在1982和1984年总积分榜排名第一。

    最终的结果是这套四驱系统被国际赛场禁用,否则这赛事没别人啥事了。

    相信这只壁虎大家再熟悉不过,有谐音“避祸”的意思,很多人喜欢把它贴在车上。但是应该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只壁虎最早就来源于奥迪,它也被象征着奥迪四驱系统quattro抓地力和性能的卓越。

    • 奥迪quattro的诞生与辉煌

    早在1980年,quattro被装在奥迪车型出现在日内瓦车展上,当时这辆双门四轮四驱的车型引起了轰动和全球性的成功。

    1981年,奥迪首次参加世界拉力锦标赛就成为了拉力赛之王。

    1982年,奥迪推出了首款带有quattro系统的量产公路车, 有5种不同的车型可供选择:双门轿跑车、80、90、100和200。

    在随后的一系列国际赛事中,奥迪车队荣获厂商冠军;助力选手获得车手冠军;双料冠军;世界冠军。

    1987年沃尔特·罗尔(Walter Rohrl)驾驶奥迪Sport quattro S1赛车在美国派克峰爬山赛问鼎冠军,并连续三次刷新记录。

    quattro的实力让竞争对手闻风丧胆,以至于此后各个车队给赛事组委会施压,最终禁止搭载quattro的奥迪赛车参赛。

    2012年,奥迪以e-tron quattro之名重返赛道,Audi R18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赛车出征勒芒赛道,连续三届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得全胜,在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中两次获得车手和厂商冠军。

    世人第一次见证了象征奥迪赛事精神的quattro与代表着奥迪前瞻新能源技术的e-tron同时印在一辆车上。

    • Quattro极大提升了奥迪品牌形象同时助力销售

    1986年那则经典的汽车广告,荧幕上奥迪100 quattro成功登顶45°雪坡的壮举,让可爱的壁虎形象迅速深入人心,也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情怀!如何才能将这种情怀落地?那只小壁虎所代表的quattro技术,当仁不让。

    2017年初,奥迪已经制造了800万辆配备quattro系统的汽车,拥有了100多种quattro衍生车型。

    2018年进入电气化时代,奥迪e-tron理所当然地继承了quattro技术,而且前所未有地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

    截至2019年底,奥迪已经生产了超过1050万辆配备quattro系统的汽车,仅在2019年生产就超过了80万辆。

    • Quattro的灵魂是它的托森中央差速器

    中央差速器,定位了四驱的性质。主要作用是将前后轴动力连接到一起做到四轮驱动,二是解决前后轴在转向时形成的轮速差,三是分配前后轴的动力,四是在某一轴出现打滑时可以及时将动力不流失而传递给有附着力的轴。

    好的全时四驱的中央差速器就是根据车辆的定位把这几方都能均衡的做好。

    我们一般民用车辆用的差速器叫做开放式差速器,在两侧附着力基本相同时能将动力分配到两侧,但一侧出现打滑时,就会出现动力都从打滑一侧流失,而有附着力的车轮不转。

    后桥开放式差速器示意图

    奥迪1986年开始使用的中央差速器是纯机械的托森差速器,核心结构是蜗轮蜗杆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单向传递动力的特性,正常情况下分配50:50的动力。

    当有车轮打滑时,蜗杆行星齿轮会相互咬死,让动力无法传递给打滑的车轮,从而自动分配给了仍然有抓地力的车轮,而且这一切都是线性调节的,能够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扭矩输出范围内进行调节。

    车轮打滑得越厉害,获得的驱动力越少,相反抓地力越大的车轮获得的驱动越多。这就使其具备了一定的脱困能力。

    而公路行驶时,当汽车加速出弯时,后轮附着力增大,它会自动地把稍多的扭矩分配给后轮。

    这相当于一种偏向后轮驱动的全时四驱,我们知道后轮驱动的汽车能有更高的弯道操控极限和更高的过弯速度,那么托森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奥迪工程师对quattro的中央差速器及前后轴差速器的不断调教,使其有着优秀的通过性、公路性、主动安全性和响应速度,其纯机械分配动力有着其他四驱系统不能达到的优秀稳定性。

    • Quattro是个系列产品有多种结构形式

    奥迪quattro历经八代革新,现已形成包括机械quattro、ultra quattro、e-quattro、瀚德耦合器quattro以及液力耦合器quattro这五种四驱技术矩阵。

    而每种技术结构下,又有不同的针对性。例如,偏向公路驾驶的轿车和需要应对一定脱困能力的SUV车型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差别。

    Quattro 系统的机械托森中央差速器,分别是托森 C 型和托森 D 型(冠状差速器),早期的托森 A 和 B 型早不用了。托森 C 型主要用在Q7/Q5上。

    • 现在的Quattro早已不是当初的它

    奥迪quattro从推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八代革新,从最初的手动锁止中央差速器到1986年可变分配驱动扭矩的托森(Torsen)差速器。

    随后几年,奥迪quattro技术持续改进。1995年,奥迪推出了第一款全时四驱TDI车型。1999年,紧凑车型奥迪A3和奥迪TT系列首次搭载quattro技术。

    2005年,奥迪推出能实现不对称的动态功率分配的中央差速器。

    2007年,奥迪R8在前轴上安装了一个粘性联轴器。一年后,奥迪又推出了运动型差速器。

    2016年,奥迪quattro ultra系统诞生。这时已经将原来的机械托森差速器换成了多片离合器的冠状齿轮差速器,已经不再是全时四驱而成为适时四驱,但具有完全的全时四驱的能力。

    多片限滑差速器

    有些消费者则认为没有托森机械差速器的Quattro不纯正,但实际上现在的电控quattro ultra高速操控稳定性是高于之前的,主要体现在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态瞬时调整前后轴、左右轮的驱动力。

    quattro ultra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每个轮的驱动力

  • 结束语
  • 如今已经进入新能源时代,quattro也从40年前那套充满了工程师精神的全机械结构,进化成了油电混合动力甚至是纯电动四轮驱动技术。

    电气时代改变的只是驱动四个车轮的动力来源,而不变的则是quattro的极致运动性能,奥迪借助多年来对四驱的理解,电动quattro将继续成为奥迪粉丝心目中运动精神的图腾。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