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造车新势力只玩增程和纯电,就是不玩插混,真因为技术门槛太高?

    小李车评李建红头像小李车评李建红头像
    小李车评李建红2023-10-24

    大家都知道,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厂商们之间,可以分为两个派系,一是造车新势力车企,一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在两个派系的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国内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强势进步,成为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典型范例。而大家都知道,造车新势力和传统厂商,在技术路线方面也是有差别的,总的来说,在纯电车这一块,本质上区别不是特别大,但是在混合动力这一块,造车新势力基本上玩的都是增程式电动,而传统车企玩插电式混动的则比较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造车新势力更喜欢玩增程式电动,对插电式混动车型不太“感冒”,真是网上所说的,是因为插电式混动技术门槛太高,所以刚入行的造车新势力就只能选择技术门槛更低,造起来更容易的增程式电动?


    事实上,我们一直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因为将增程式电动做到好用且节能,也并非易事。而之前我们在名为《增程式备受吐槽,为啥入局厂商越来越多?因为增程器从来不是主角》的文章中,就曾经提及一个观点,那就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不管是增程还是纯电,最终追求的都是纯电式的产品体验,而大家都知道,插电式混动更加倾向于燃油车。

    造车新势力一直试图在电动车上实现更加级别的驾驶辅助能力,大家都知道,这些技术实现的基础,本质上在电动车上要比在燃油车上更加容易,或者说表现更好,因为系统的指令可以直接转化为电信号,“指挥”车辆电机执行。但是对于插混车型而言,可能就需要先经过发动机电脑、再到变速箱,最后才能达到驱动电机或者直驱半轴,这个过程相对就要复杂一些了。所以当最终目标不一样的时候,造车新势力试图通过增程式电动车,打造更加智能且没有续航焦虑的电动车,而插混车型,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而动力电池的存在,很多时候也是为了降低油耗。

    而且很多车主都反馈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驾驶增程式电动车,绝大多数都是纯电行驶,因为对于大多数汽车用户来说,短距离通勤占到的里程一定是占到绝大多数的,没有那么多的诗和远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平常的纯电续航就完全够用了,需要跑长途,或者车辆即将没电的时候,增程器才会发挥作用,所以本质上来说,我们认为增程器的作用,就是在电动车没电的时候,帮助推车或者避免上板车,那么对于所谓技术要求,就不是特别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因为插混技术门槛高,而选择了增程式电动车,而是通过实际的需求调研,没有这种必要。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同等价位和尺寸的增程式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普遍会更长,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增程器的体积相比于插混车型发动机+变速箱,就要小很多,就可以搭载更多的动力电池,纯电续航里程自然就要长一些了,而这样的设定,而更加有利于造车新势力上述目标的实现。

    当然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因为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研发,更容易展现自身的技术实力。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很多搭载插电式混动技术的新能源车型,在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层面,实力表现都比较一般。你可以说他们更加关注车辆的机械素质本质,对高阶智能驾驶辅助不甚关心,也可以说,插混车型的底层技术,决定了这些车型高阶驾驶辅助的上限。

    所以本质上来说,增程式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有优势,或者说擅长的方面不太一样,但是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来说,尤其是像理想和华为+问界这样厂商,本身造车的时候,就不是为了仅仅造出能开起来的车,而是最大限度符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有更强拓展能力的车型,比如更加静谧的车型、驾驶辅助段位更高的车型。因为这些需求的不同,造车新势力就会选择增程式电动技术,而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因为它们做不了插电式混动。

    .万次阅读
    145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