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难,特斯拉、宝马“躺枪”?

    能投委头像能投委头像
    能投委2023-10-08

    摘要:

    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随后商务部以及中汽协接连公开发声,对这一行为提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业内看来,因为国内车企在欧洲市占率目前普遍偏低,此举短期内或会对国内电动车出口造成有限影响。而对于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主要产能的特斯拉,由于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拥有近两成市占率,其在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

    在碳中和目标下,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各国汽车产业争夺的制高点。

    作为汽车产业的老牌基地,欧洲并不想失去这次竞赛。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欧洲试图通过干预来压制,并迫不及待地吹响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号角。

    当地时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演讲时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半个多月后,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公报正式发布声明称,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程序,这标志着相关调查的正式启动。

    同一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欧盟的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有何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图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 “盟情咨文”

    来源:European Parliament

    01中国电动汽车“出海”欧洲现状如何?

    很长时间以来,“欧洲制造”尤其是“德国制造”是汽车行业尖端技术和设计的标志。但是现在,在电动汽车全球竞赛的新时代,欧洲汽车制造商们已经被中国同行们逐渐甩在了身后。今年参加慕尼黑车展的所有展商之中,来自中国的品牌就占了41%,来自中国的新车型也在车展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图说:在今年慕尼黑IAA车展上,比亚迪等中国品牌闪耀全场

    来源:路透社

    中国的后起之秀们在“老师傅”的主场抢尽了风头,背后则是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快速迭代的数字化技术、规模化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伴随全球脱碳进程的加快,以电动汽车为首的出口产品“新三样”的出口增速也进一步加快,正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数据,2019年以前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中,乘用车基本是微型低速电动车为主,主流新能源车型数量不大。2020-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结构和数量表现有所改善,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2023年1-7月出口新能源车94万台,同比增长96%;其中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

    图说:2018-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来源:崔东树

    与此同时,作为第一个提出“气候中和大陆”的欧洲,高度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且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欧洲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其电动汽车销量在 2022 年增长了15%以上,并且在今年3月率先提出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此外,欧盟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也比较友好,目前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仅收取10%的关税,而美国则早在特朗普时代便已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27.5%的关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向全球的重要一步。

    图说:欧盟在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中所占比例

    来源:海关总署,国盛证券研究所

    从出口金额来看,截至 2022 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金额的比例约为 47.1%,相比 2017 年提升 22.1 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 4.4 个百分点;2023 年前7个月,该数据小幅下滑至 42.4%,仍在偏高水平。出口数量方面,截至 202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电动汽车出口数量的比例约为 36.9%,相比2017年提升 33.8 个百分点,年均提升约 6.8 个百分点;2023 年前 7 个月,我国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数量占比小幅下滑至 35.4%。

    图说:2023 年 1-7 月,我国向欧盟各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的数量、金额和均价

    来源:海关总署,国盛证券研究所

    咨询公司Inovev的分析报告显示,虽然特斯拉今年在欧洲的销量超过了所有其他品牌,但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也整体提高到了8%。欧盟官员预计,到2025年,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将达到15%。同时,根据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的一项统计,自2015年以来,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4.9万欧元上涨至5.6万欧元,价格上涨了17%;而中国电动汽车从6.7万欧元下降至3.2万欧元,下降了约50%。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欧盟要查什么?

    根据10月4日出版的《欧盟官方公报》,调查将聚焦于从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九座及以下的电池驱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

    图说:欧盟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发起反补贴调查

    来源:欧盟委员会

    欧盟声明称,调查将首先厘清中国BEV价值链是否受益于“非法补贴”,以及这样的补贴是否对欧盟BEV厂家构成威胁或造成经济损害。

    但即使证实有“非法补贴”并损害欧盟厂家,调查接下来还需要厘清一旦采取纠正措施,对欧盟BEV进口商、用家和消费者将带来哪些后果,继而判断试图透过反补贴关税来纠正欧盟所认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是否符合欧盟自身利益。若与自身利益有抵触,欧盟最终或不会对中国电动车施加任何制裁。

    欧盟委员会称掌握了“足够”证据证明中国受调查产品生产商从政府提供多项补贴中获益。其列举的补贴做法“主要”包括:(1) 直接转移资金和潜在的直接转移资金或债务;(2) 政府少收或不收税;(3) 政府以低于适当报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

    图说:欧盟反补贴主要调查流程及时间点

    来源:deloitte

    按照欧盟规定,宣布启动调查后,必须在13个月内完成,但欧盟可在调查启动后9个月内施加临时性反补贴关税。欧盟委员会称,对补贴和损害的调查将涵盖 2022 年 10 月 1 日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调查期");对损害评估相关趋势的审查将涵盖 2020 年 1 月 1 日至调查期结束("审议期")。同时,欧盟官方声明称,调查“将遵循严格的法律步骤,符合欧盟与世贸组织规则”,让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提出抗辩与证据。

    图说:主要经济体的电动汽车购置补贴

    来源:彭博社

    路透社引述企业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的数据指出,2016至2022年间,中国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为570亿美元,这对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国,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关系密切。

    但事实上,据彭博社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各国都在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购置补贴。其中,中国的此项财政补贴力度,不但低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同时,中国新能源补贴在2022年底已经完全退出,而且为了公平竞争,国家要求地方在2018年底开始就不能给新能源车补贴,规范市场秩序,随后国家补贴有序退出。

    03中国车企影响可控,特斯拉、宝马或“躺枪”

    虽然欧盟的调查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发起,但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并非全部为中资背景。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主要分为三类,具备欧资背景的中国车企、中国自主新能源车企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在中国生产的外资车企。

    图说:欧洲 14 个主要国家纯电动汽车分品牌市场占有率

    来源:EU-Evs,国盛证券研究所

    短期来看,中国对电动汽车的直接补贴已在2023 年初退出,叠加中欧汽车企业合作日渐加深,欧盟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汽车出口影响应较为有限,而性价比优势也有望对冲潜在关税影响。

    图说:中国出口欧洲电动车测算

    来源:Marklines,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中长期看,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会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冲击、但相对可控。其中,中资品牌出口车企如比亚迪、长城、蔚来等,此类车企新能源汽车欧洲市占率较低,且在欧洲销量占车企整体销量比重也相对较低,反补贴调查对销量冲击较小。受益于合资方或收购品牌有欧资背景的车企如吉利领克、上汽 MG、东风易捷特、吉利 Smart 等,作为中国电动车出海欧洲的销售主力,在欧洲认可度较高,除上汽外,以上车企均有欧洲本土产能,预计受反补贴调查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蒂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调查并不局限于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还会涉及接受生产补贴的其他厂商的汽车。”按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2023 年前 7 个月,欧盟电动汽车合计销售 128.3 万辆,中国向欧盟出口电动载人汽车约 33.0 万辆,占比 25.7%,其中约有 11.9 个百分点来自合资和外商独资品牌,包括特斯拉、大众、宝马、奥迪、奔驰等。

    图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来源:彭博社

    而特斯拉的出口量则在外资车企中独占鳌头,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为46.4万辆。这就意味着,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88.9万辆电动车中,超过50%都来自上海超级工厂。此前有市场消息称,特斯拉已有意将对欧出口的产能转移至美国工厂,或能避开反补贴调查造成的影响。不过对于这一说法,特斯拉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除了特斯拉,宝马在华生产电动汽车也成为了欧盟反补贴调查对象。德国宝马集团首席财务官沃尔特·默特尔6日称,欧盟已要求宝马提供其在中国工厂生产并对外出口的BMW iX3汽车有关信息。彭博社称,这是欧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所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一部分。谈及欧盟决定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默特尔说,不仅宝马面临损失,“这还将影响所有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另据路透社报道,他还表示,欧盟发起的此项调查可能弊大于利,他不支持惩罚性关税。

    04未来

    十年前,欧盟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双反”措施,双方濒临爆发贸易战边缘。双方后来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世界逃过一劫。


    这一次,欧盟的行动是引发一场新的欧中贸易战,还是双方最终能够友好解决分歧,让我们拭目以待。新一轮的角力可能将从下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访华开始,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及相关出口商应当基于自身对欧盟近年出口体量及欧盟市场开拓计划评估现有业务和产品情况、积极应诉,并对未来跨境产业链布局和商业计划进行升级和必要调整。

    来源:环球零碳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