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转角遇到爱——春风联姻雅马哈并非巧合

    牛摩网头像牛摩网头像
    牛摩网2023-09-22

    (作者:AK47)

    这几天,关于春风摩托和雅马哈携手联姻的话题在两轮界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我也觉得有必要就这个话题与大家说道说道,其实,关于春风与雅马哈的消息,早在两年以前AK47就有所耳闻,最早的说法是,建设与雅马哈将彻底分道扬镳,春风将会接替建设,成为雅马哈在华的唯一合作伙伴。

    直到今天,这个消息才完全坐实,其实际情况是,建设出让的是株洲建设雅马哈的中方股份,而重庆建设雅马哈并未在此之列(建设与雅马哈刚刚签订的长达十年的合作协议)。

    那么,重庆建设雅马哈,株洲建设雅马哈它们两者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注意听,重点来了;实际上,建设摩托(现在的建设机电)并非是雅马哈在国内最早的唯一合作伙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包括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当时全称国营建设机床厂),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以及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建设与雅马哈在92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摩托合资企业——重庆建设雅马哈摩托有限责任公司,南方动力也紧随其后成立了南方雅马哈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林海雅马哈则相对稍晚。以上合资企业的成立完全可以算是雅马哈在中国发展的高光时刻,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过好景不长,在2004年,由于南方雅马哈经营发生困难,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决定全面退出摩托产业,而此时正处于扩张期建设摩托抓住时机,豪掷2.8亿人民币收购了南方雅马哈的中方股权,并在同年正式更名为:株洲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加深了与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合作。

    建设当年收购南方雅马哈,就我个人看来,大致上有几个层面上的意思,首先是加大与雅马哈的合作,并扩大自身话语权;其二是,建设与南方均为国字头央企背景,股权转让并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收购过程合法合规;其三是,建设摩托当时正处与新品转型期,包括当时的建设雅马哈在内,受制于长期的跨骑类车型生产,对踏板车产品极度渴求(当时建设雅马哈仅有一款两行程踏板车“风帆90”),对南雅收购的完成,刚好可以在短时间内补齐短板。

    而从收购完成之后的产品布局来看,也无疑印证了以上的说法,建设雅马哈依然保持125mL~250mL跨骑类车型的生产,株洲建设雅马哈则在随后,向市场推出以凌鹰、迅鹰、尚领、巡鹰、巧格、等为代表的多款四行程踏板车型,进而形成了雅马哈在国内市场多产品,多类别的全阵容格局。

    当然,建设雅马哈也不是省油的灯,随着市场对踏板车需求的不断旺盛,重庆建设雅马哈也开始作手整合集团内的踏板车资源,并快速搭建起了以雅马哈蓝芯发动机为代表全新车型平台,而此时,株洲建设雅马哈则承担起了全系列踏板车发动机的制造任务,其仅保留了巧格I一款车型持续生产。

    好了,关于建雅与株建雅的话题先到于此,下面再来说说,春风联姻株洲雅马哈的问题,首先,春风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个性化和大排量运动车型的打造,但近几年来,受到国内消费降级以及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排量产品越发难以支撑其企业规模,而早前的走量车型(如狒狒系列)也开始逐渐受到市场冷落,造成其单车利润不断下降,考虑到未来的市场前景,春风不得不寻找新的产品合作机会。

    而此时,建设出售株建雅股权的消息让春风再一次看到了新的希望,毕竟不论是雅马哈的品牌力还是株建雅的产品力,都是春风所急需的,因为,在目前春风现有的产品体系中,踏板车型一直是它的短板,特别是中高端小排量踏板车型,除开本田、铃木以外,还有豪爵虎视眈眈,此时,如果往下做,显然有失春风身份,往上做,则估计也是凶多吉少,而此时雅马哈的出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实际上,就当下的市场而言,特别是小排量踏板车型,产品竞争近乎凶残,比品牌,比技术,比性能,比颜值,比服务,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春风需要的正是品牌和技术,而雅马哈需要的,恰恰是春风个性化的思维与调性化的产品定位,可以说是各取所需,所以它们的携手联姻更像是转角遇到爱,一拍即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但他们的爱情能走多远,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