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比亚迪的声明被冤枉了:有个“错”真没错

    小灵通与科学家头像小灵通与科学家头像
    小灵通与科学家2023-05-26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比亚迪也回应了,我有个聊天群讨论了一会儿,我以为就翻篇了。

    今天有个群友又冒出来说,比亚迪的声明有错别字和语法问题,觉得我应该说两句。

    我隐隐想起来,昨天读到那个声明的时候,是有些不顺的感觉。但当时读得比较快,没有细想。

    那朋友提示了一处实锤:把“权利”写成了“权力”。

    看热闹不嫌事大,另一位群友抛出一张不知哪里来的图,标注了很多修改意见:

    这样一改,确实更通顺了。但我还是那个观点:语言是灵活的,要允许千姿百态,允许人家展现真实水平。有些可改可不改的,就可以不改。

    而且,最后那一处修改,真是冤枉了比亚迪。人家原文的“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是对的。现在改成“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是没有必要的。

    你觉得呢?

    确实,现在有很多朋友分不清助词“的”“得”“地”的用法,很多该用“得”的地方用成了“的”。

    但也有该用“的”的情况,被误认为必须用“得”。

    我下面就来做个独家分析,带上英语的那种。

    首先要清楚,“不像……那么简单”这个结构里面,“不像”的后面是一个做宾语,需要一个名词或者名词词组,也就是人或物。句子的意思是,这人或物是简单的,但事情并没有这人或物那么简单。

    “有些同行想的”就出场了。

    这是一个“的”字短语。《现代汉语词典》称之为“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的”字结构的用法有多种,其中,可以用来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也可以指某一种人或物,这里是后者,指的是“有些同行想的情况”。

    你也可以认为,这里的“的”字短语、“的”字结构,就是省略了中心语的名词短语。请记住,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是名词性质的,意思是人或者东西。

    用英语来表达一下这句话,也可以帮助理解。

    可以说成:It's not as simple as some of our counterparts have imagined.

    或者说:It's not so simple as some of our counterparts have imagined.

    如果换成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就更清晰了。比如“不像书本那么简单”“不像他们的发言那么简单”。

    总是,在“不像……那么简单”里填入一个名词、名词短语或者“的”字短语,是最顺的。

    如果换成“有些同行想得”,就有点乱了。这并不是一个名词性质的短语,并不是“某人”或者“某物”,不能做“不像”的宾语。“想得”需要跟后面的“那么简单”连起来,组成“动词+补语”的结构。

    再借用英语来理解一下。“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可以说成some of our counterparts have imagined that it is so simple,但前面再加个“不像”,就不知道怎么说为好了。

    请不要觉得英语跟咱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不搭界。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的分析,就是从西方语言里借鉴来的。对比着看,是有启发的。

    回到汉语里,“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是“主语+谓语+补语”,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甚至可以独立成句了。前面再加个“不像”,句子结构也是有点奇怪的。

    写到这里,我本来想说“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这种写法是错的,但又深度思考了一下,觉得也可以不算错,但逻辑没有“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顺畅。

    咱就是说,可以把“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认为事情的真实情况不像这样。

    或者像有位朋友说的,理解成“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

    那位朋友拿去让ChatGPT改了改,结果那句也被改成了“不像有些同行想得那么简单”。

    他追问了一下,ChatGPT坚持要改。

    有朋友提出:“想的”强调的是想的结果简单,“想得简单”强调自己是想的过程简单。类似的例子是,“激动地哭了”和“激动得哭了”都是对的。

    “激动地哭了”和“激动得哭了”确实都对,但这是另一个概念了。“地”带出了状语,“得”带出了补语,它们都有美好的未来,但都不关“的”字短语的事。

    不过,这个观点对我也很有启发。也就是说,可以理解成“不像有些同行想的(内容)那么简单”或者“不像有些同行想得(程度)那么简单”。

    我觉得,这么想也行,虽然有点烧脑、勉强。

    我想重申一点:“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是最科学的,是没错的,是不需要改的。

    听说,AI有个补充意见:当表示一种主观的感受或认知时,通常使用“想象的”结构。当表示一种结果或程度时,使用“想象得”结构。

    我觉得这就属于AI的过度发挥了。这种分析是脱离了语境的,已经跑题了。看来,这AI对 “的”字短语、“的”字结构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只能沿着自己的思路一路狂奔。也不排除就是乱编的,相信很多朋友也不是第一次领教AI胡说八道不眨眼的本事了

    没想到吧?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居然有一群人在这儿咬文嚼字……

    次阅读
    81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81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