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不多,也没有发生事故,为何还会堵车?第一辆车到底在干什么?

    知识TNT头像知识TNT头像
    知识TNT2023-05-03

    随着五一假期结束,越来越多的车子开始狂飙在公路上。有时候开车开到某个路口,一些车主会发现,前面堵的水泄不通。但等到开过去之后,发现前面一切正常,既没有出现交通事故,也没有红绿灯

    这种现象也被称作“幽灵堵车”,究竟是为何会出现?是不是最前面的那位车主做了什么?

    传说中的“幽灵堵车”

    “幽灵堵车”这个名词很好理解,就是前面的车主依旧在行驶,后面的车主也在持续跟进,但突然间道路上就堵住了!

    其实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前面车主故意的,也不是因为路上突然冒出了个土地公公。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呢?这里就要好好讲一下这个所谓的“虚拟堵车点”了。

    在正常情况下,一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井水不犯河水,各自都保持着安全距离,速度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但是,一旦前面有个车主开了小差,让车速变慢了,这时候后面那台车就得减速了。当后面那台车减速成功以后,它后面的后面那些车,也相继出现减速。一旦减速的车辆变多以后,最后一段距离的车子就停下来了。而最开头的那辆车,就被称之为虚拟堵车点。

    这就奇怪了,明明车子只是减速而已,为何到最后一辆车的时候,突然就停下来了呢?

    在讲清楚这个原理之前,先跟大家讲一讲“古戈尔齿轮”这个概念。

    据说曾经有一个科学家用100个齿轮打造了一个齿轮减速器,只要你将第一个齿轮转一圈,那么第二个齿轮就会转1/10圈,而第三个齿轮就会转1/100圈。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齿轮的时候,它基本上就转不动了,这就叫古戈尔齿轮。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也是因为每转一圈,下一个齿轮就会消耗上一个齿轮的能量。到第100个齿轮的时候,能量基本上已经被消耗殆尽了,所以最后一个齿轮就转不动了。

    同理,这个逻辑放在堵车上面也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堵车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消耗的不是能量,而是速度

    举个例子,假如第一辆车仅仅只减速了10km/s,第二辆车为了防止撞上第一辆车,只能减速11km/s。以此类推,到最后一辆车的时候,速度基本上就被减完了。

    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每辆车减的速度都差不多。但以小积大,当汽车规模多起来后,这减下来的速度,就直接将最后一辆车给逼停了。

    所以说,“幽灵堵车”并不是真正出现了幽灵,而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一个“积累效应”给打败了。关于这一点,倒是和微积分有点像。只不过微积分是逐步递增,堵车降速是逐步递减,但核心原理都是一样的。

    无解的难题

    既然原理已经弄清楚了,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因为它不像红绿灯一样,可以通过程序来操控。

    “幽灵堵车”是属于一个群体性行为,相当于买房一样,大家都在买房,房价自然就上涨。

    当有一天房价高到离谱了,没人买房了,这时候房价就会跌下来。当房价跌到人们心理预期的时候,这时候人们又开始攒钱买房了,然后又继续推高房价。周而复始,就像一个波动函数一样。所以像这种群体性的行为,基本上没法进行控制。

    同理,“幽灵堵车”也是一样。当前面的车开始减速以后,后面的为了防止撞上去,也只能被迫减速,而且一个比一个减的多。所以像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法控制,总不能在每台车的头顶上都安排一架无人机,来进行速控指导吧?

    可以说,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没有可以解决“幽灵堵车”的方法。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基本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前面的车不走的话,后面的车就只能堵在原地。只有等到前面的车都陆续疏散开了,后面的车才有可能继续前进。

    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驾驶理念来改善

    当然了,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也给车主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驾驶理念。

    • 行车边距双边控制法

    行车边距双边控制法,怎么来理解这个意思呢?

    比方说,车主在意识到前车减速的时候,不要着急踩刹车。先环顾一下四周,算清楚前车和后车的距离,然后以一种稳定的降速模式,慢慢将车子控制在前车和后车的中央。就像迎婚车队一样。

    因为只有这样,汽车队列才能保持迅速前进,每一辆车减少的速度也就不会那么夸张。轮到最后一辆车的时候,可能也就减个十来码的速度,不至于被逼到停车。

    当然了,要做到这种程度,需要考验车主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同时还要时刻调解汽车的速度,让汽车能够以一种稳定的缓慢降速前进。这对于任何一个车主来讲,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最关键的是,这不仅仅是考验一个车主,而是整条路上的所有车主。

    这也就意味着,但凡有一个车主出现失误,没有把速度缓缓降下去,那这个行车边距双边控制法就失效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种方法只是一个概念式的推荐方法而已。至于能不能实现,就得看各位车主如何互相配合了。

    • 紧跟前车法

    除了行车边距双边控制法以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值得车主们借鉴,那就是紧跟前车法。

    简单来说就是后车跟前车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前车加速后车也加速,前车减速后车也减速。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车队保持同一种速度,车子也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流通起来了。

    当然了,对于这种方法,也极其考验车主的跟车技术。一旦后车的车主晃了神,或者技术不到位,那他就和前车的距离越拉越远了。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不堵都不正常。

    可以说,相比于行车边距双边控制法而言,紧跟前车法更加考验车主的驾驶技术。毕竟在大马路上要时刻保持和前车固定的距离,就像前面有一条牵引绳拉着后车一样,其操作难度丝毫不亚于摄影师跟拍赛跑运动员。

    所以说,马路上一旦车流量大的话,堵车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尽管没有红绿灯和交通事故,前方照样堵成一条长龙。除非给公路开设八个匝道,这样才能让车主们能够游刃有余的奔驰在路上。

    • 保持稳定的驾驶状态

    当然了,在当前五一长假的高峰期,要想让堵车的情况尽量减缓一些。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两个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前车车主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开车习惯。

    比如在开车过程中不要打电话,也不要突然变道超车。因为这些微小的细节都很容易影响到后车的驾驶,最终形成一个蝴蝶效应,把堵车现象传遍整个车队。

    所以说,公路上堵不堵车,关键取决于车主们自己的觉悟。尤其是前车车主,影响着一整个车队的运行流程。一旦前车车主出了问题,那这条路基本上就必堵无疑了。

    总结

    总的来说,“幽灵堵车”之所以出现,主要就是因为蝴蝶效应所致。当一辆车减速以后,后面的车就得跟着减速,随着速度越减越多,车队自然就堵了。

    为今之计,车主们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公路上保持一个稳定的驾驶状态,这样才能让整条公路畅通无阻。不然的话,每年小长假都得面临着巨堵大长龙的盛况。

    万次阅读
    1223评论
    555赞同
    收藏
    分享
    1223评论
    55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