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雷丁汽车举报信引关注,陷入困境究竟该怪谁?

    财知社头像财知社头像
    财知社2023-01-17

    寂寂无名的雷丁汽车,一夜之间出名,世人皆知其创始人李国欣写了一封举报信。在信中,他痛陈公司遭遇的困境和当地政府“不作为”,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议论。支持者夸他有胆有识,反对者斥他转移问题。

    抛开种种争议话题,回归到雷丁汽车本身,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雷丁汽车目前的困境,究竟该怪谁呢?

    一封举报信

    近日,李国欣通过雷丁汽车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封举报信,他还录了一段亲自出镜的视频,再次确认了举报出自他本人。

    李国欣举报的对象是昌乐县现任的县委书记。这种商人举报官员的做法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很难不引起公众的关注。举报信一发出,立刻引来了许多吃瓜群众。

    这封举报信的举报内容,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对方逼迫公司提报虚假统计数据近50亿元;二是当地政府为雷丁汽车提供的担保贷款出现“烂尾”,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被逼到了停工停产的绝境”。

    如此重大的关注点,当地不可能不重视。随后,山东潍坊官微发布消息称,“针对雷丁汽车集团创始人实名举报潍坊市昌乐县委主要负责人一事,山东省已成立省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昌乐县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上述2个举报的内容,第一项尤为引人瞩目,因为无论是高层还是民间,对于“数据造假”都是深恶痛绝,相关的法规文件也有明确规范。一旦这个“罪名”查实,被举报者轻则降职,重则丢官。但这种事情的真相,只有等调查组来给出结论,我们目前不知真假,也就不做评论。

    但对雷丁汽车和李国欣来说,他们更关注的应该是第二条,也就是政府担保“烂尾”的事情,因为这牵涉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若非如此,李国欣也不会和当地“一把手”撕破脸。

    雷丁生死关

    暂时把举报信的事放一边,我们来看看雷丁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汽车消费者的观点转变,新能源汽车走上了“康庄大道”。特别是有了“蔚小理”三巨头的带头示范作用,就连传统车企也纷纷转向,想分得一杯羹。

    这场“新能源”狂欢盛宴中,出现雷丁也就不奇怪了。2018年4月,雷丁汽车在昌乐县支持下,收购了陕西秦星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年初,雷丁汽车又以14.5亿收购了川汽野马汽车。

    在昌乐县的重点扶持下,雷丁通过连续的大手笔收购,拿到新能源汽车的“牌照”。但收购的代价是负债累累,不过李国欣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昌乐县为贷款提供了政府级别的担保。

    但是,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雷丁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因为它既没有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也没有遍布全国的市场布局,更何况欠了一大笔债。

    到了2021年,两重打击不期而至,让雷丁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第一重打击是市场的变化,新能源汽车成为一片红海,但蛋糕只有那么大,结果各路车企陷入严重的内卷,两极分化严重。短短3年,至少有16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倒下。像雷丁这种小车企,也经不起几次风浪。

    第二重打击就是当地“一把手”在2021年12月换人。自古就有“新官不管旧账”的说法,雷丁再也无法获得来自政府层面的强力支持,债务方面顿时陷入危机,公司来到生死关头。

    可见,雷丁的危机既有外部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也有自身盲目跟风酿下的恶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