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拜登说美国电动车产业即将超越中国?不可能

    汽车谈MotorTalk头像汽车谈MotorTalk头像
    汽车谈MotorTalk2022-02-18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言论:美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越中国!拜登说这话是认真的吗?他的自信从何而来了?

    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短时间内将难以超越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2021年4月拜登曾“云”参观了一座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生产中心。其表示“我们有许多追赶的地方,但未来属于我们。”

    很明显,彼时拜登指出的需要追赶的正是新能源发展最迅猛的中国,时隔不到一年时间,拜登缘何口出狂言?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几年内将超越中国,真的难以置信。

    从全球市场电动汽车的产销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共销售约130万辆,美国同期仅销售32.8万辆;到了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650万辆,中国市场销售320万辆,接近全球销量的一半,而美国市场仅销售约53.5万辆。

    从2020-2021年两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以及中美市场电动车销量差异来看,中国市场已经占据了绝对性优势,中国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正慢慢脱离教育阶段,步入消费成熟期,而美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通用、福特EV发展迟滞,蔚小理倒逼巨头电动化

    中美市场之间的差异,绝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追赶上的,而且美国市场居民汽车消费喜欢大排量SUV,譬如凯雷德、领航员、570、X5、GLS等大号SUV,拖挂着小房车、游艇等,短暂的周末也是相当巴适。

    而这正是电动车的短板,电动车虽然可以瞬间释放超大扭矩,但对于房车、游艇拖挂等,其实还是一件难事。这也是为什么电动车在欧洲市场颇受欢迎,代步是电动车的绝对优势。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等,产品电动化发展相对迟滞,旗下电动化专属平台、电动品类新车,相对较少。

    譬如别克品牌,仅推出微蓝6 、微蓝7两款纯电动车型,且两款车型市场声量非常有限,销量也相对偏低;凯迪拉克品牌,作为通用汽车的高端品牌,其目前推出UI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首款电动车型LYRIQ也正式亮相,但仅此一款,目前暂未正式发售。

    福特汽车,其在电动化进程方面,目前有福特领界EV、Mustang Mach-E等两款纯电车型在售,值得注意的是,其两款车型均为油改电车型,暂无最新的电动车专属平台推出。

    唯一能拿出手的,美国市场仅特斯拉一只独秀,旗下Model X、Model S等车型在全球市场拥有较高声誉,中国市场专供的国产Model 3 、Model Y等车型,销量较高,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且看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抛开中外合资品牌不谈,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极狐、长安新能源、欧拉、极氪、几何、比亚迪等多百花齐放,几乎每个品牌均有纯电专属平台,电动车魅力无限。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中国纯电动汽车品牌,旗下均有多款纯电车型,且中长期规划中,SUV、轿车、MPV等均有所涉及,纯电续航里程方面几乎以500-600公里为水平线,甚至有超过1000公里的纯电车型得到验证。

    中美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无论是从体量还是从竞争态势等综合来看,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发展迟滞中国市场不少。这不仅仅表现在品牌数量上,更表现在纯电动品牌的战略规划、产品规划、智能科技前瞻等多个方面。

    概览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上述中国纯电汽车品牌,倒逼丰田、本田、大众、别克、福特等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加速电动化进程,以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然而不仅仅是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中美也存在巨大差异,譬如比亚迪的电动巴士、宇通电动巴士,以及比亚迪纯电渣土车、吉利纯电商用货车等,不仅在中国市场交付使用,欧洲市场也正式运营。

    超过10年的积淀发展,中国在纯电汽车赛道上,可以说是实现了“弯道超车”,美国想要短时间内实现超越,很难!

    万亿“宁王”为先锋,供应全球汽车品牌

    纯电汽车发展,动力电池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OFweek锂电网的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而在这全球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了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除却远景动力之外,其它5家企业均以倍数级规模增长。

    从全球总装机量来看,中国企业合力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接近60%,仅宁德时代一家企业市场份额就超过32%,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

    从供应的汽车品牌来讲,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汽车品牌,其中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除却动力电池、品牌、市场等三大因素外,纯电汽车电控系统暂且不论,其复杂程度远不及燃油发动机,发展悬殊程度不易判断。

    总结:

    拜登是很自信的,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美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短时间超越中国是不可能的。从品牌发展来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纯电汽车品牌,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且后续长远规划清晰明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中国市场已逐渐步入纯电汽车消费成熟期,消费者教育阶段已经完成;而且非常重要的动力电池供应链上,中国企业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0%,供应全球汽车品牌。

    反观美国市场,纯电汽车品牌仅特斯拉一支独秀,严格意义上特斯拉自称为科技公司,其纯电品牌为零;全美纯电车型市场销量以10万为单位,消费者接受度较低,短时间内难以倍数级增长;动力电池方面,全球TOP10企业,美国无一家企业,从何谈及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甚至于超越中国。实乃谬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