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均衡且享乐,这样家轿你会想到哪款车?

    琦技坊头像琦技坊头像
    琦技坊2021-12-22


    导语:

    合资家轿里面,每款车型其实都有自己独特标签与特点——

    或是偏重驾控与动力,或是偏重安全与燃油经济性,

    不过这都太偏向驾驶席,作为一款家轿车型,乘客所需的舒适与品质往往被忽略,

    还好,这一点被威朗(图片|配置|询价)Pro捕捉到了。

    01

    视觉之外的品质,更容易被记忆

    10万+这个级别的家轿近些年一直卷得厉害,产品换代,配置的升级与迭代都在加速,连执拗的本田和丰田也用上了10英寸的屏幕与语音交互,而威朗Pro也把B级车里面常见的3D立体触感拉丝装饰、哑光高级镀铬、钢琴黑镜面饰板等一并应用其中,同时还用上了双联屏——双10.25吋仪表及中控联屏,这种转变与降维打击的思路,足见竞争之激烈,但这只是感官层面。

    思域,卡罗拉与威朗座舱空间对比

    触觉,除了可以感知材质的软硬,工艺的精致与否,对于驾乘者来说可能就是空间的冗余度与局促感,座椅的柔软度与支撑包裹感。空间魔术师的本田,可以在飞度与冠道上营造越级的空间感,但是在思域的后排却只留了一拳的距离;丰田TNGA平台给卡罗拉赋能了操控却没有能让后排乘客安枕无忧的座椅;这两个竞争对手的“弱点”恰好被泛亚的工程师发现了,所以他们将别克威朗Pro前轴最大限度进行前移,为座舱布局留出更大空间,车前、后排有效头部空间,后排膝部和腿部空间都比竞品要宽敞,这对于驾驶员与后排乘客甚是友好。至于座椅,前排配有3D包裹式座椅以激发驾驶激情与保障支撑度,后排则是美式沙发般的柔软度,这真的比卡罗拉的海绵厚度用料要足得多啊。

    听觉,作为家轿也要配高级音响了么?刚刚上市的思域姊妹车型型格还就真配上BOSE音响系统,但这只是个个例,其实真正被用用户记住与感知的听觉体验在这个级别其实是噪声的控制,也就是静谧性。虽说本田的1.5T的动力输出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发动机噪声一直是用户诟病的一点,而卡罗拉混动的静谧性其实已经很出色,但是在高速路段的路噪与胎噪的抑制还是稍显不足,这些说道底还是处于成本的考虑。可能是因为有着别克Quiet-TuningTM静音基因的加持,在试驾威朗Pro时感觉其静谧性真得算得上越级,要知道能把高功率高扭矩的1.5T发动机噪声抑制并非易事,至少需要从源头、传递路径、空气及结构声、声品质的四个维度进行NVH优化,同时加厚的前舱盖吸音棉也是必须的;而高速路段路噪的隔绝,则需要在车身配置更多的发泡膨胀块,以此阻隔了A/B/C柱腔体内噪声传递,而这些用户看不见的“投入”都是成本,当然投入后的效果也立竿见影,出色的静谧性让威朗Pro听觉的品质又上了一个层次。

    02

    驾控之外的乐趣,才有叠加效果

    很多人都把别克“阿凡达”1.5T发动机与本田的1.5T进行比较,从账面数据看Ecotec1.5T的性能参数还是稍占上风,184马力(135kW)和250N·m,比思域240TURBO VTi-S(182马力/240N·m)要高一些,0-100km/h的加速威朗Pro也只有7.7s。但这只是一个维度的比较,“阿凡达”的潜能实际更大,因为它配备的控制器芯片(ECM),其算力提升近14%,并首次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先进前沿的控制技术应用到发动机控制策略中,使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运行更智能、动力更强劲,而油耗水平也在WLTC工况测试中控制在了6L/100km以下。

    实际驾驶中,威朗Pro油门踏板反应灵敏,没有虚位,涡轮介入自然,展现出高效低扭输出的特性(1500-5000rpm的宽泛转速区间持续输出250N·m),动力响应的敏捷也使得整个起步过程从容线性,至于80km/h以上的中后段加速,也没有令人失望,1.5T马力王的动力储备很充足,高功率的特性展现得很到位。若是配上换挡拨片,把可模拟7挡的CVT变速箱属性再挖掘一下就更理想了。至于底盘的调教,个人感觉有韧性且不失舒适,带复原弹簧的减振器带来更佳的车身姿态控制,让操控性与舒适性明显提升。瓦特连杆的使用可以有助于在过弯时最大限度减少侧向变形,有效提高侧向稳定性、让转向更灵活精确。比思域稍显轻盈方向盘,则很好兼顾了女性车主的驾车习惯。

    除了体验到“阿凡达”驾控乐趣外,乘员也可享受属于自己的乐趣,例如中控自带的“带娃神器”——喜马拉雅儿童App,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最适合的音频内容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乐趣出行从娃娃抓起;而别克eConnect 3.0 智能互联科技则给了副驾在行驶中的参与感,酷我在线音乐、听伴在线电台、ZAKER在线新闻皆可操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内置的科大讯飞语音系统,与车机系统进行对话与口令操作。


    结语:

    整体而言,威朗Pro这款产品所拥有的均衡实力,实则是泛亚中心对中国市场深度洞察与技术实力的体现,毕竟一味的拿来主义并不能通吃所有细分市场,要想令用户满意并乐享其中,所需的投入必不可少,这点值得其它合资品牌借鉴。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