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低速电动车:一个市场先行,标准后制的产品

    后街36号头像后街36号头像
    后街36号2020-05-25

    【导语】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之一。而汽车数量的增多,也让汽车成为城市中道路拥堵的因素之一。

    汽车尾气排放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影响。

    还有到处找停车位的车主,无不感受着:开车一时爽,停车万般难。因为车位数量是固定的,城市空间也是固定的。

    如此这般,汽车方便人们的同时,也增加了车主的烦恼。

    就在国家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一批定位于各个县乡镇中老年市场的车企,早已在默默发展——它们就是被称为“老年代步车”的低速电动车企。

    1、默默滋生的市场

    汽车,发展初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总能让人侧目。

    慢慢的,汽车除了代步,还有彰显着一种身份象征。人们以拥有一辆车,来衡量着身份。

    汽车下乡,也造就了县乡镇村的市场份额。但彼时的汽车价格,对于一些想要拥有的车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于是,老年代步车逐渐发展起来。

    它们拥有汽车的外型,能够遮风挡雨,而且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等优点,迅速捕获了中老年人们的内心。并且,充电就能跑,还不需要驾照。

    市场,迅速火了起来。


    以山东、河南、河北为重点的平原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区域,低速电动车悄然发展起来。

    2、从无到有后的弊端

    说起来比较尴尬,低速电动车发展初期,并无相应标准。随着市场表现及其他问题频出之后,低速电动车的弊端慢慢显现出来。

    老年代步车的野蛮发展,造就了庞大的市场。

    然而因其无保险、无车牌、无驾照等原因,致使一些驾驶人在公路上横冲直撞,无视红绿灯。驾驶人不规范的使用,造就的交通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有时,无法追溯违法人。


    事故的频出,人们的抱怨,交通管制的问题等等,诸多因素掺杂一起,于是,一些地方逐渐开始限制其上路。

    3、呼之欲出的标准

    有产品、有生产、有需求、有市场,但是一些地方出政策不让其上路。一些地方将其规范化:为其上牌,给其名分。

    不同地方,政策不同。

    关于利与弊的讨论,各有各理。但是,人们有需求是事实,粗暴限制一刀切的行为貌似亦不合理。

    于是,国家在2018年11月下发关于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总体思路,加快制定发布《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加快研究提出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税费、保险和使用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具体管理措施,建立完善低速电动车管理体系。


    4、几家欢喜几家愁

    标准呼之欲出。

    市场决定产品,标准规范质量。为了让低速电动车,既能满足人们需求,又能杜绝其不规范,由国家制定标准,完善低速电动车管理体系。

    但是,标准的制定岂能是一朝一夕。当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草案出来后,低速电动车企,表现不一。实力雄厚些的车企,升级自身资质,使其成为新能源车企;有的车企则是通过购买或重组传统车企资质,为自己正名;其他实力弱一些的低速电动车企,则是被淘汰,或是被收购等。

    譬如雷丁、御捷、丽驰等车企。

    然而,标准一天不确定,车企一天不能省心。各自揣摩自己产品布局,如何快速应对新国标。

    于是,过渡期间除了处理库存车外,都在费尽心思谋发展。将产品提升,按草案设计储备车型等等。


    【结束语】

    一个市场先行的产品,因各种弊端而制定标准。这是一个产品规范标准化的必经阶段。

    这些低速电动车企有过红利期,而此时也面临着的低谷期。


    随着低速电动车标准的建立及完善,这片市场的人群必定发生转移。


    然而,作为一辆绿色环保出行的电动车辆,其小巧的外型,加上符合安全的标准后,相比其他中大型电动车更为经济环保,同时,停车面积也不用占用太多。

    前提是,这些低速电动车的技术及品质能够媲美与传统车,且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短途需求。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你说呢?


    #低速电动车#

    欢迎关注@后街36号,一起分享汽车知识,讨论汽车话题。

    次阅读
    12评论
    121赞同
    收藏
    分享
    12评论
    12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