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奥迪e-tron车身结构及连接工艺解析

    风云杂谈头像风云杂谈头像
    风云杂谈2020-04-22

    奥迪e-tron

    奥迪e-tron是奥迪在2019年推出的纯电动高性能SUV,电动车绝不是单纯的将动力总成电动化,电动车技术的成熟也不仅仅取决于电池技术的优化,而是要从车辆的每一个细节上重新设计,使各个部件在能量消耗上都毫无妥协。


    01

    车身材料


    纯电的奥迪e-tron热成型钢比例达到22%,主要应用在A柱、B柱、座椅横梁、门槛内板等。铝板占比15%,主要应用在机盖、前后门、后背门等。


    挤压铝占比4%,主要应用在前后防撞梁及塔座稳定杆等部位。铸铝占比2%,主要应用在前塔座。

    车身材料分布图


    02

    电池结构


    作为一款纯电车型,不得不说一说电池。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电池框架的材料细节:


    • 绿色区域为铝板,占比37%;
    • 蓝色区域为挤压件占比45%;
    • 红色区域为铸铝,占比15%;
    • 黄色区域为锻件,占比1%;
    • 灰色区域为钢板,占比2%。


    电池框架材料分布图


    e-tron 基于奥迪 MLB 纵置模块化平台开发,续航里程为400公里(WLTP工况)。这个数字基本上与传统内燃机车保持在同一水平,在两小时车程距离的两地之间进行往返,剩下的就要交给充电基础设施来解决了。

    电池框架外观图


    下图为奥迪e-tron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结构示意,可以基本了解内部的结构细节。



    据介绍,整个电池组的重量在700kg,奥迪认为,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愿意使用更重的材料。不过,从结构设计上来说,奥迪也在尽量减轻重量。


    在电池的铝合金外壳就被设计成两层中空的样式,即是为了减重也能够更好地吸收碰撞能量。

    电池框架结构细节图


    考虑到更换电池的需求,整个电池组是通过螺钉与车身相连接。在更换电池组时仅需要拆卸螺钉即可。


    工程师也透露,在下一代车型设计时,会进行电池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布置到不同的车型上。

    车身框架+电池框架


    03

    连接工艺


    奥迪e-tron作为一款纯电钢铝混合车身,应用了大量的连接工艺,分别为点焊、螺柱焊、凸焊、MAG、MIG、远程激光焊、激光钎焊、SPR、无铆、包边、螺接、FDS、胶接。其中:


    • 螺柱焊562个;
    • 凸焊14个;
    • SPR593个;
    • 无铆190个;
    • 螺接410个;
    • FDS155个。


    连接细节


    铝合金防撞梁厚度为4.75毫米,防撞梁宽度能覆盖65.05%的范围,应对25%偏斜碰撞要吃亏一些。吸能盒设计有溃缩筋,为实现拆卸防撞梁与车身通过左右各4个螺栓连接。

    前防撞梁细节图


    后防撞梁也是相当厚实,同为铝合金材质,厚度为3.64毫米,能够覆盖车尾58.06%的范围。后吸能盒同样也是铝合金材质,有两道溃缩褶皱,通过左右各4个螺栓连接,后防撞梁比后尾门凸出很多,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这也是前期设计cas校核需要做的工作。


    后防撞梁细节图


    电池框架连接细节


    上盖与框架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型号为M5*20 盘头花型自攻钉带平垫 。


    二层上盖法兰螺栓:M5*20 盘头花型。


    模组固定螺栓:8.8 级 M6*75 圆柱头花型带平垫。


    护板固定螺栓、螺母细节如下:


    螺栓:8.8 级 M6*20 法兰花型。 


    螺母:10 级 M5 法兰螺母。


    模组铜排固定螺栓:8.8 级 M6*16 盘头花型。 



    04

    总 结


    在车辆设计中,总是存在性能和制约性能的冲突。这些参数与性能、能耗、车身设计、质量和成本有关。所有这些指标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冲突。理想情况下,你希望它们共存,但考虑到成本限制,需要做出一些妥协。


    奥迪做好快充这个用户体验痛点,但在整备质量、能耗方面做出了牺牲。奥迪在汽油车的机械素质上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在纯电动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次阅读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