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只要30万!这台明年上市的车中控屏幕和电视一样大!

    爱极客头像爱极客头像
    爱极客2018-04-22

    今年年初的CES展会上,拜腾BYTON Concept概念车的首次亮相,就凭借着49寸超大屏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拜腾将它带回“主场”,在北京朝阳体育中心完成了其中国首秀。在参与了试乘体验之后,BYTON Concept在我心里逐渐有了更具体的印象。

    BYTON Concept

    作为一台“智能汽车”BYTON Concept在设计上和传统的燃油车划清了界限。整车尺寸为4850*1960*1650mm,得益于电动机更加小巧的体积,概念车将前后悬都做的很短,这让它拥有了2945mm的超长轴距。不过,空间表现或许是BYTON Concept的亮点之一,但绝对不是它的核心亮点,它的核心亮点应该是它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体验。

    BYTON Concept

    何谓智能?在我看来,智能就是更聪明、更体贴,智能设备应该是有温度、能互动的设备。在外观设计上,BYTON Concept更加强调车子的互动属性,在前脸和车尾的LED大灯下方,设计了三组“连接线”,这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当BYTON Concept的传感器检测到驾驶者、行人或者车辆接近是,前后灯组会通过不同的色彩来传递不同的信息。比如当有一辆车告诉接近,可能发生碰撞时,车子的前后大灯和连接线就会呈现高频的红色闪动,以达到警示作用。

    LED大灯下方的连接线设计

    车身侧面和传统汽车最为不同的是,BYTON Concept在B柱上设计了三颗摄像头,以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来解锁车辆的功能。不过和我想的不同,在通过了人脸识别之后,车门不会自动弹开,仍然需要按动车门上的按键,才能打开车门。这里我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在车门的按键上增加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指纹识别来解锁车辆呢?人脸识别设计成在指纹识别无法使用的情况下辅助解锁,这样似乎会更加符合直觉。

    B柱上的人脸识别模块

    副驾驶位车门上的解锁按键

    抛开这个问题,这样通过生物特征实现解锁的方式,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不需要“车钥匙”,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台车的钥匙。厂家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我的想法,不过在现阶段,BYTON Concept的量产车型仍然会支持通过钥匙和手机APP来实现解锁等功能,以确保万无一失。

    22寸轮毂

    对了,在车身侧面我们还能看到概念车22寸的超大轮毂,不过它在量产车上是否会保留,目前还不能确定。并且概念车还用高清摄像头取代了后视镜,后方的画面会通过摄像头采集,然后投射在车内的屏幕上,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阻,降低能耗。如果不存在法规发面上的限制,这个设计将在量产车中得以保留。

    概念车的“后视镜”

    进入车内,你绝对会被面前49寸的超大中控屏所吸引,这块屏幕无论是尺寸还是清晰度,都足以让市面上所有的车机屏幕汗颜。

    概念车配备49寸超大中控屏幕

    当然针对这块屏幕,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疑问,而通过和拜腾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副总裁丛浩仁先生以及拜腾产品团队的沟通,我的疑问大多都得到了解决:

    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车身出现扭动时,如何确保49寸大屏不会出现破损?

    拜腾的产品都完成了复杂的道路试验,并且49寸大屏是车规定制级的产品,能够满足各种高温、低温情况下的需求,并且在X、Y、Z三轴都做了防震处理,能够保证它的耐用度,不会轻易破损。

    49寸大屏为车规定制产品 供应商为京东方

    在发生碰撞时,全面屏是否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首先全面屏距离乘客较远,并且在发生碰撞时,可以保证49寸大屏不会出现散落式的碎裂,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安全气囊均设计在屏幕的前端(驾驶员气囊设计在方向盘上的拜腾Logo下),在发生碰撞时,可以较好的保护乘客的安全。

    气囊设计在方向盘下方“BYTON”标志下方

    49寸大屏在量产车型上是否会得到保留?在量产车型上,乘客和这块屏幕的交互如何实现?

    横向超宽大屏当然会在量产车上呈现,在交互的部分上,概念车上着重展现了手势控制屏幕,但在量产车上,主要的交互形式还是大家所熟悉的触摸(我理解应该是通过触摸方向盘上的驾驶员屏幕),其次是语音识别系统,最后才是辅助的手势控制系统。

    用于捕捉主副驾驶手势的传感器

    拜腾之前已经宣布和百度达成了车联网方面的合作,那在(大屏的)系统中是否有所体现?

    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这台概念车上还没有,因为这项合作刚刚达成不久,现在距离我们量产车型正式上市还有一年半的时间(2019年第四季度上市),概念车的完成度大概在80%-85%左右,所以我们还在继续优化,未来量产的产品,会比概念车上的体验更好。

    首款量产车将具备众多车联网功能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智能汽车”或者说“互联网汽车”的团队涌现,拜腾和他们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拜腾的产品希望呈现什么样的定位?

    相较于“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这些概念,拜腾要走的更加极致一些,拜腾致力于将汽车打造成“数字起居室”,它会更加舒适,功能更加全面,就像你家中的起居室一样。

    车内设计

    我们了解到,您(指丛浩仁先生)之前有在苹果公司工作的经历,想问在拜腾之前,您还有过在汽车厂商工作过的经历么?您认为拜腾选择您是为什么?

    在拜腾之前,我确实没有参与过汽车产品的设计,没有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但我认为这正是拜腾选择我的原因,因为传统的汽车产业的进步真的太慢了,相比之下,各种智能设备的进步则非常迅速,拜腾也需要这样的速度,来呈现颠覆的体验。

    方向盘设计

    解决了疑问,我们回到BYTON Concept的智能体验上,这块49寸的超大中控屏目前还不是最终形态,它的功能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但现在来看,它可以查看我的社交、我的健康数据、我的日程安排,以及看电影、听音乐等等娱乐功能,同时可以显示流媒体后视镜的实时情况。

    流媒体后视镜显示区域(未定型)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起码在现阶段,这款49寸大屏的功能很少牵扯到“控制这台车”,而是把我们的手机功能进一步延伸了。并且,这台车也会和我们的手机有更多的互动,包括通过手机来收集我们的健康数据。另外在副驾驶和后排的车门上,设计了专门的手机插槽,未来手机可以在这里无线充电,同时我们调节座椅、使用娱乐功能也需要使用手机来操控。

    通过手机可以调节座椅

    BYTON Concept的车顶是一整块超大的全景天幕,地板为原木材质,座椅为双色拼接真皮,并且还可以通过驾驶员屏幕,使前排座椅向内偏转12°,更方便车内乘员的沟通、交谈。

    驾驶员屏幕基于安卓系统开发

    在我的理解中,拜腾设计的其实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会跑的卧室“,要想获得真正完美的体验,必须具备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在自动驾驶的情况下,“开车”这个工作交给车自己来完成,此时乘客才用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给到这台“数字起居室”,体验它颠覆性的娱乐体验,宽敞舒适的空间,如果缺失自动驾驶,那它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的功能势必是有限的。

    位于前保险杠上的雷达模块

    好在今年年初,拜腾已经宣布和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达成战略合作,首款量产车就将配备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L3指高度自动驾驶,在设计适用范围下,车子可以读取环境信息,自动控制转向、加速、减速,仅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需要驾驶员介入)并且在硬件规格上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L4指超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仍然限制在设计适用的范围下,对道路类型、地理区间、速度区间、环境、气候等等条件仍然有一些要求)

    量产车型分别配备71和95kWh电池组

    整体来看这台BYTON Concept给我们呈现的体验确实是非常新奇的,而明年的量产版本预计的起售价则在30万元左右,分为标配版和高配版两个版本,NEDC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00km和520km,我非常好奇的是,量产版如何控制复杂元器件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它又能还原概念车多少的体验?我们将拭目以待。

    万次阅读
    734评论
    74赞同
    收藏
    分享
    734评论
    7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