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财大气粗的三菱汽车,为什么会对中国市场水土不服?

    北城观车头像北城观车头像
    北城观车01-09

    从2023年的3月份开始,广汽三菱就一直深陷退市风波之中,虽然官方一直在不厌其烦的发布澄清,但是人们都秉着“越辟谣,越有事”的原则,对三菱退市深信不疑,就这样在连续的“退市否认”中一直到了7月份,广汽三菱发布了一封《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继续否认其将退出中国。

    然而,到了10月24日,广汽三菱在其官网首页给广大的车主写了一封函,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我走了!

    至此,这家进入中国市场长达40年的日本车企,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三菱汽车的背景

    三菱汽车其实只是整个三菱集团旗下的一小块业务,整个三菱集团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造船、采矿、保险、银行、电气设备、玻璃、钢铁、飞机、石油、军工等等,在2015年,三菱集团的营业额就高达58万亿日元,而同年日本的税收却是56万亿日元,说三菱集团富可敌国确实是一点都不夸张。

    三菱集团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这一年,三菱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九十九商会,主要业务是贩卖铸铁的“天水桶”,三年后更名为三菱商会,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此时正值明治维新之后,新政府大改幕府统治时期的闭关锁国,开始发展对外贸易,而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国,唯一的对外渠道就只有航运了,而恰好岩崎弥太郎早就成立了邮便汽船三菱会社,并合并了长崎造船厂,开始进入航运造船业务,再加上这个人非常善于结交权贵,最终其凭借着人脉关系,很快就垄断了航运业务。

    1874年,三菱逐渐的不再满足于民用的航运业务,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军方的运输业务,同时还为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提供帮助,可以说是三菱的崛起就是靠着发战争财而来的,几年之后三菱商会拥有的汽船数量就已经达到了61艘,吨位总和占到了当时日本全国的73%。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伊藤博文的上位,其支持下的三井商会也开始涉足航运业务,不同阵营的三菱商会开始被针对,双方开始了多轮你来我往商战。

    后来,随着岩崎弥太郎的去世,其弟弟岩崎弥之助开始执掌三菱商会,对于野心更大的弟弟来说,海上的生意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追求了,于是三菱商会上岸了,开始购置矿产以及大力发展军工,并且在后来的数十年中,依靠帮助日本对外进行侵略战争大发横财,最后甚至成为了支持日本军国主义进行对外侵略战争的最大军火供应商,其制造的武器装备主要包括战列舰、战斗机、航空母舰、步兵战车以及各种重型坦克等,比如抗日战争时期侵入上海的95式战车、偷袭珍珠港的A6M221型战机等,都是出自于三菱商会之手,可以说是覆盖了海陆空三军。

    不过,二战后因为日本战败,三菱财阀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帮凶开始被针对,但是随后又因为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警惕,三菱又趁机恢复了起来,之后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一大军工企业,垄断了各行各业的优质资源。

    那么,三菱集团既然手里有这么多的优质资源和金钱,想要造好车那不是很简单吗,为什么反而却日薄西山,逐渐没落呢?

    三菱汽车为什么不行了?

    首先,三菱集团的强大不等于三菱汽车强大,早在1972年,三菱汽车就分离出了三菱重工独立发展,并以15%的股权代价和克莱斯勒合作,开始进入北美市场,陆续发布了Lancer、MiniCa、Cordia、Starion等经典车型。

    不过,真正让三菱汽车崛起的还得是帕杰罗山猫,截止到停产时,其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500万辆,而也正是这款车,开启了三菱汽车的中国之路。

    在很多日系车迷眼中,三菱一直是一个很传奇的品牌,早在2003年的时候,三菱在国内的销量就达到了14万辆,仅次于南北大众和别克,而且在发动机业务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三菱汽车,就没有今天的国产车,因为当年很多自主品牌刚刚起步的时候,用的都是三菱的发动机,例如长城、比亚迪、陆风、东南、猎豹等等,无一例外,甚至还有一部分车企缺乏自研能力,到现在依旧还在使用三菱的发动机,因此,人们常说三菱的发动机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这话一点不夸张。

    不过,三菱用于中国市场的发动机无非就是4G6和4A9系列的,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技术了,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引进过先进的发动机,可以说是这些年一直在吃老本,技术更新换代非常滞后。

    当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崛起,各大车企纷纷下场自研发动机,再加上新能源领域的弯道超车,三菱还拿着上个世纪的技术来忽悠中国消费者,显然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最终三菱在日系品牌中销量垫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三菱销量低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尊重消费者。

    2000年,三菱帕杰罗在中国市场发生了多起刹车失灵事故,经过多个相关部门调查,结果清晰明确,就是刹车油管破裂导致制动失效,属于重大设计缺陷。

    然而,在种种证据面前,在面对媒体的指责和车主的投诉之下,三菱公司从始至终都拒不承认车辆有问题,一直嘴硬到了到2001年2月9日,这一天,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了紧急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的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禁止其进入中国。

    此时,三菱汽车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尽可能的挽回市场,于是便发扬了日本企业著名的“躬匠精神”,公开道歉,宣布召回帕杰罗V31和V33两款车。

    可是,车能召回,因为这个缺陷在事故中失去的生命,还能召回来吗?

    当然,三菱的“作”并不仅限于在中国,其在日本本土一样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2000年,日本运输省发现三菱汽车公司从1997年就开始刻意对外隐瞒客户对产品问题的投诉,整体多达6.4万件,而到了2016年,三菱汽车又陷入油耗造假的丑闻,一例例的负面消息频频被爆出,三菱的高层们也一次次的继续发扬着“躬匠精神”。

    那么,大发战争财崛起的三菱,手握众多行业的优质资源,账户上的余额又一下数不到头,造车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为什么反而愈发的大不如前了呢?

    因为,三菱根本瞧不上卖汽车的那点利润,相比较造点飞机坦克,汽车才值几个钱?

    举个例子,2019年,大众集团汽车年销量1097万辆,总营收19613亿元,净利润1498亿元,单车利润1.37万元,丰田集团全年汽车销量683万辆,总营收14922亿元,净利润1345亿元,单车利润1.97万元,而三菱集团全年汽车销量96万辆,营收1089亿元,净利润亏了7亿元。

    汽车产业就这点钱,三菱集团怎么会当回事?

    自身的不思进取,集团业务中占比不大,再加上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多方原因的叠加,最终造成了三菱汽车无法再在中国市场,黯然离场。

    感谢关注!我是北城观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如果喜欢,恳请支持!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