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难道大众的“学习班”真的开起来了?

    大飙车头像大飙车头像
    大飙车2019-12-18

    最近一段时间,比亚迪推出了很多新品,大家都抱有很高期望,想看看这个被比亚迪“粉丝”称为“民族之光”的企业,能否提振中国汽车工业。今天我们就把这辆比亚迪宋EV拆掉,从防撞梁开始,看看这辆车的品质如何?


    加载中…


    前防撞梁

    老款日系风格

    这辆车前面有一根类似老款日系,尤其是丰田的双层辊压钢板防撞梁,整体宽度能覆盖车头65.55%的范围。

    防撞梁钢板厚度为1.49毫米,这与之前拆的那辆宋MAX比较接近。

    这辆宋EV并没有行人保护泡沫,无论是对行人,还是对自身减少碰撞损失都不是很友好。当然,同系列的宋MAX也是如此,但比亚迪秦Pro就有行人保护泡沫,可见“Pro”的设计理念要更新一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前吸能盒比较完整,有相应的褶皱和打孔,并且是可拆卸式结构。另外,这辆车的纵梁上也有相应的溃缩褶皱,同样是与老款的丰田系比较相似。

    后防撞梁

    单层冲压

    后防撞梁要比前面单薄得多,一根厚度只有1.48毫米的单层冲压钢板,不过宽度还算可以,能够覆盖71.15%的范围。

    这辆车并没有后吸能盒,后防撞梁直接装在车身上,如果尾部发生低速碰撞,没有吸能盒的缓冲,受到的损失可能会比较大。

    后尾门凸出于后防撞梁,如此一来,在低速追尾事故中,后尾箱门比较容易受损。

    一般车型的尾部都有后尾箱通风泄压口,作用是开关车门时平衡内外气压,并有一定的排气功能。

    绝大多数车型是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比亚迪的其他车型也不例外,而这辆宋EV却变成了一个,和之前拆的那辆大众朗逸PLUS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尾部车身上能看出,原先已经预留好的泄压口位置,并没有进行冲压切割,也没有安装相应的通风口部件,可以节省不少加工制造成本。看来比亚迪得到了大众的“真传”。

    总结

    大众开班了?

    这辆比亚迪宋EV的防撞梁基本上沿用了老款日系、尤其是丰田的设计风格,并且与历代比亚迪车型一起“传承至今”。丰田新的TNGA平台已经开始更新换代,而比亚迪还在“长相厮守”。

    除此之外,我们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发现了比亚迪也开始向大众学习,比如,后尾箱通风泄压口和朗逸PLUS一样,也变成了一个,要知道我们拆过的其他比亚迪车型上可都是两个。难道说大众的“学习班”真的开起来了?

    关于这辆车的底盘情况如何?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19比亚迪宋EV500防撞梁评分


    次阅读
    43评论
    8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