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酋知鱼头像酋知鱼头像

    酋知鱼

    简介:在知识的海洋里溺水的一条鱼,是一条求知欲很强的酋知鱼

    5.2万粉丝0关注10万获赞关注
    蔚来卖两万,战略纵深?视频1蔚来卖两万,战略纵深?视频1
    7小时前

    昨天在合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搞了一场用户面对面,公布了一些信息;#乐道##乐道L60# 看来我之前写的那篇长文中的观点得到了肯定。 1、安全没有选配! 40项主动和智能安全辅助全部标配;这主要是得益于智驾硬件不区分高低档,所以智能能力也不分高低。以蔚来的理念,高阶辅助驾驶可以订阅收费,但是与硬件绑定的智能安全能力必须标配!这是责任感的体现,增值服务不能和安全挂钩。 2、潜艇级2000MPa超高强度钢双舱车身,超过行业标准的59项碰撞工况验证! 过去百万级油车才有的车身强度,现在不到二十万就能开回家。只能说中国市场上的消费者实在是太幸福了,电车消费者相比于油车消费者也实在太幸福了! 3、乐道有哪些选配? 总结目前的信息能肯定的只有车漆颜色,女王副驾和展车屁股上那个AWD,也就是四驱。毕竟在电车时代,四驱作为小小的进阶需求还是需要被满足一下的嘛!付出的代价是小的,收获的体验是好的。 安全对于给全家造的车来说,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但在做购车决策时,人们常常会暂时性地把安全抛在脑后,将预算花在舒适配置上。 蔚来一直都那么头铁,坚持安全标配,舒适选装; 怎么说呢,在营销竞争中的确会吃一点亏。但所谓日久见人心,相信大家一定会在更长的周期上认识到“责任感”三个字的份量。

    酋知鱼图1酋知鱼图1
    酋知鱼图2酋知鱼图2
    15小时前

    什么叫战略纵深啊?(仰天大笑) 五月份的销量出炉了, #蔚来5月销量超2万##蔚来换电业务获15亿元投资# 蔚来以20544台的销量勇夺新势力纯电销冠,某氪之前营销了三个月的帽子被蔚来给摘了。 其中ES6/EC6双车交付破万,已经成为这个赛道上极具统治力,并极有可能成长为中国汽车史上一代经典的车型。 而且这一次破两万的含金量是要比去年七月更高的; 去年有积累新车上市订单的因素在,今年影响最大的优惠政策Baas调整也早在3月就公布了, 更何况5月本身也不算传统的销售旺季。 不得不说,销量预测这门功夫还是有点难度的,不然某暴论博主怎么会同时踩下两个雷: “稳态8000”、“蔚来今年没新车难了”; ------ 所以,为什么没有新车的蔚来还能逆势上涨,越卖越好呢? 别说是因为变相降价…… 优惠当然有刺激作用,但是多少新车上市3个月便光速降价,却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我认为这个谜题可以用“战略纵深”来解释。 其实消费者向来是很难伺候的,诉求一直在“震荡”着; 类似于关在家里久了,就特别想去外面撒野;而漂泊了一段时间后,又无比怀念家的温暖。 当市场进入价格战的节奏之后,消费者被刺激的神经不断渴求着更低的,不合理的价格; 可是当所有人的神经都已被营销套路冲击麻木时,个性化、审美诉求、保值率、品牌形象等又会占据决策的高位。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商业行为需符合客观规律, 价格战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也不是头一回一地鸡毛般惨淡收场。 特别是曾经的某几场价格战,甚至形成了经久不散的恶劣行业影响。(你们懂的,比如……东南亚…摩托) 所以当23年年初价格战打响之时, 糊涂的人叫嚣着就要看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睿智的人已经在筹划着渡过严冬后如何迎接第一缕曙光。 而说到渡过严冬,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永载史册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在危急存亡之秋的唯一依靠,便是战略纵深。 纳粹德国虽然凶狠且强大,虽然在经济数据和武器装备上碾压了苏联,却从未设想过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会有多么刺骨。 看似摇摇欲坠的红色苏维埃,最终竟成为了法西斯的送葬者; 元首当初一定没有把广袤的国土当成实力的一部分, 但事实告诉了所有人,它是! ------ 这一轮的价格战与这场伟大战争是多么相似啊… 所有人都以为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更新的车型才是参与价格战的武器弹药, 拿不出这些的企业便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儿。 但蔚来偏不,它从没有积极地参与到价格战中来; 不少为蔚来操碎了心的热心车友急得直跺脚, 委婉的说蔚来“扭扭捏捏”,急躁的直接骂蔚来“烂泥扶不上墙”, 哎呀……所以说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大家看不清蔚来的战略纵深有多宽, 斌哥、力洪还看不清吗? 2024年的今天,首发于三年前的蔚来的2.0平台产品集群依然保有着全球最高的算力、最高的平均性能和宇宙第一的补能效率, 依然很能打。 ------ 作为蔚来车主,看着一茬又一茬的“卷王”轮番登台, “并不心动、也就那样”的感觉反而愈发清晰。 顺风大卖特卖勉强也算个本事, 逆风销量不血崩,动作还不变形才是真的厉害。 4月底蔚来成为了第一家全域全量推送城市辅助驾驶的车企, 换电联盟捷报频频,乐道小订远超预期。 种种证据都在鼓励我去相信, 去相信换电的大业,十二栈的自研,三大品牌的布局,坚持高端的战略, 这些被误解的,被忽略的 其实都是蔚来穿越周期的底气和实力。 如今,不可持续的惨烈价格战即将走向尾声, 市场不仅在迅速地降温,格局也在几乎同步地冷却成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蔚来伸出枝桠接住了第一缕破云的阳光。 10亿置换补贴和全新BaaS改版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在这油电切换的黄金时刻,坚定不动摇的蔚来已经装填好了它所有的弹药! 萤火虫,预备!乐道,发射!换电联盟,起飞!et9,冲破天际! 手忙脚乱调整计划甚至大幅“广进”的友商已不必再多看一眼, 接下来是“王道主角”的 Show Time! 在我的节奏里!在我的领域里!播放我无敌的BGM! 明天的蔚来,强的可怕… ****** 后记:与群友聊天,我说等到哪天蔚来已经成长为无可争议的强者之时,我大概就不会那么热衷于吹蔚来了, 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在逆风时,在多数人都不看好时去支持, 就像在写一篇自己也参演的爽文。

    酋知鱼图3酋知鱼图3
    酋知鱼图4酋知鱼图4
    酋知鱼图5酋知鱼图5
    酋知鱼图6酋知鱼图6
    酋知鱼图7酋知鱼图7
    酋知鱼图8酋知鱼图8
    前天 12:56
    酋知鱼图9酋知鱼图9
    4天前
    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1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1
    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2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2
    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3驳 “换电即将被某5.0插混取代暴论”图3
    4天前
    酋知鱼图10酋知鱼图10
    6天前
    酋知鱼图11酋知鱼图11
    6天前

    猛夸蔚来,从名字开始 昨天B站刷到一个视频,一个美国人讨论中国各家车企的英文名; 谈到NIO的时候,他给出了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说是至少前三。(图一) 然后我就在评论区看到了这么一条,差点没把我给笑死; 甚至,楼中楼里已经在亲切地称呼斌哥为“融资仙人”了。(图二) 其实关于品牌名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蔚来的确值得一分析; 要是给三兄弟品牌来个横向对比,更加可见一斑。 理想,谐音自李想;中文名还不错,意义与读音都很棒 (其实主要功劳是他妈妈名字起得好) 但是英文名就很一般了——Li Auto 李氏汽车? 倒是可以让英语世界一言看出这是一家中国公司, 也可以联想到新能源车离不开的锂元素(莫名想到李想的“锂矿联盟”理论,笑了), 但“理想”一词的意义在英文名中完全被忽略了,遗憾。 小鹏英文名是XPENG,据说这是一个外国人普遍觉得很酷的名字; 因为X在英语中象征着“未知”、“探索”, 而PENG又和爆炸或是开枪的拟声词非常接近; 这就给歪果仁的脑海里投射了一种奇妙的联想图像, 宇宙大爆炸?技术奇点?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总之,有点酷! 但是小鹏的中文名吧, 实在是太… 清流? 总而言之,也都是一长一短,有长有短。 但是NIO就和它俩完全不在一个次元了, 毕竟蔚来是他们中唯一一个没有混入创始人姓名的品牌; 而要是说到蔚来的LOGO、中文名和英文名之间天衣无缝的呼应 那便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绝了! 蔚来,蔚指的是蔚蓝天空;来当然是即将到来, 信达雅地做到了与蔚来的口号“Blue Sky Coming”遥相呼应; 而这一愿景又再次投射到了新能源战略的本质, 为了那一片清朗天空,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这是通往未来的长期愿景,也是蔚来践行的长期主义。 Logo的形态定义为圆形,这样镶嵌在方向盘上更好看,(图三) 也更适合放在et9的正式悬浮轮标上(图四),可以说思考细节很远见。 Logo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象征着天际线, 半圆形的天穹与平平山顶的优雅衔接让人想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日出曙光(图五), 又让人联想到乐道的前项目代号“阿尔卑斯”和前前项目代号“珠穆朗玛”。 甚至,Logo的图形结构也可以看成一个变体的“天”字, 汉字与意象的有机结合,处处不离的“清朗天空”主题, 妙不可言…… 而NIO这个英文名就更是奇妙地完美了! 它的发音与new很接近,但尾字母O又会让人联想到neo, new的意思是新的、新鲜的,与蔚来的谐音”未来“意义相通, 因为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嘛! 与之搭配的词组如 NIO power、NIO life、NIO Service、NIO house… 都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仿佛充满希望的全新生活方式尽在眼前。 而neo则是腊语词根,通常作为前缀,意思是“新生” 如Neo-Confucianism(新儒家学说)、Neo-Classical(新古典主义) 这很有趣不是吗? 对于已经繁荣百年的汽车行业来说, 新能源、新势力的入局完全可以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 那么Neo-Auto,这个造词是否听起来宛如一记振聋发聩的诞生礼炮呢? 其实于我个人而言,甚至还有第三层次的联想。 喜欢科技与科幻的朋友一定对NEO这个名字不陌生, 没错,它也是《黑客帝国》系列巨作主角的名字——“尼奥”(图七) 尼奥之名不仅仅有明面上的新生之意,还包含了他的身份暗示; 因为反抗的人类一直都在寻找“THE ONE”, “THE ONE”即是救世主,是指引人类通往光明未来的契子; 而"NEO"的字母只要稍稍调换一下位置,便是the "ONE"。 在《黑客帝国》的现实世界里,天空被战争烧毁了 永恒的不见天日下积累的压抑, 把第三部飞船突破云层瞬间露出的短暂天际线画面,(图八) 烘托成了一波壮烈且炫目的美……(图九) 那是人类抗争之火的曙光,也是最终决战前心灵片刻停歇的港湾, 让人忍不住联想起近期纯电在市场竞争中的柳暗花明。 或许是我过度联想了,只是每次看到NIO这三个字母时… 关于“未来世界”、“天际线”、“可持续发展”、“革命”、“能源”等等等等 抽象元素便在我大脑里跳起了舞。 他们似乎都包含在一个“关心全体人类未来”的大主题之下, 我从中读到了格局与气魄 这让我惊叹! (第三层联想纯属个人脑洞,不喜勿喷哈)

    酋知鱼图12酋知鱼图12
    酋知鱼图13酋知鱼图13
    酋知鱼图14酋知鱼图14
    酋知鱼图15酋知鱼图15
    酋知鱼图16酋知鱼图16
    酋知鱼图17酋知鱼图17
    酋知鱼图18酋知鱼图18
    酋知鱼图19酋知鱼图19
    7天前

    #头条创作挑战赛# 买不买油车我总结了三条规则,同时满足三条规则的兄弟你就大胆地买油车吧!没毛病 1、一年里程不超过5000公里。 2、购车预算不超过10w。 3、平时不骑两轮电动车。 为什么,我来给你分析哦; 首先这个保值的问题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电车油车保值率都一塌糊涂,图保值买油车根本站不住脚。 那油车的优势在哪里呢?答案是在成本。 发动机不值钱,电池一块成本也要好几万;所以同级别的电车一定比油车成本高。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同级别的新能源和燃油车的价差一般是一万五到两万; 也就是说,所有的文章都藏在这两万块钱里了。 如果你每年都跑个1w多公里,那2w块顶多够你跑三年,三年之后的每一次加油都是亏损; 而如果你不超过5000公里,那么2w够你跑6年,6年时间差不多也该换新车了,勉强不亏。 不过注意哦,这里我没有算大小保养的钱; 要是精打细算的话,不超过3000公里才更稳妥。 第一条规则就是这么来的。 那再看第二条规则, 如果你的购车预算超过了10w,那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你对于车还是有点额外的附加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追求舒适度等综合体验; 也证明了你不是一个纠结于五年省两万的消费者。 那你就更应该买电车了,因为电车的体验相对于油车是全方位的提升。 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加速水平,还是动力的平顺性,还是噪音水平,还是空气质量,还是车身强度…… 电车都要比同级的燃油车更好。 与其把剩下的钱变成油烧掉,还不如花在车子本身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别跟我说加油速度快,毕竟现在能加油的电车一抓一大把,选择太多了。 最后一条规则也是最诛心的一条,你一定要直面自己的灵魂! 我家那小区一到刮风下雨汽车就贼多贼堵,我就知道是那些在车库里“冬眠”了十几天的油车又出摊了。 你说那些烈日骄阳或寒风凌冽的天气,车主们是因为喜欢骑车所以骑车呢…… 还是因为舍不得油钱所以骑车? 如果送你一张无限油卡,你是天天骑车还是天天开车? 所以,除非你上班步行10分钟以内真的开不了车; 还是老老实实买一辆电车吧! 你看,现在适合购买纯燃油车的用户画像是不是越发清晰了? 没错,就是被尊为“一年两箱油,人称鬼见愁”的“车放不开”用户。 他们买车基本上也就是为了回家过年撑撑门面一用,平时的生活基本用不着或者故意忍着不用汽车。 你还真别说,要论摆着不用电车真不是油车的对手; 油车一般也就是把小电瓶摆坏了,几百换了就行, 但电车的电池要是摆坏了,那换起来可就老贵了。 油车优势尽显!

    酋知鱼图20酋知鱼图20
    7天前
    酋知鱼视频8酋知鱼视频8
    8天前
    酋知鱼视频9酋知鱼视频9
    8天前
    酋知鱼图21酋知鱼图21
    8天前
    酋知鱼图22酋知鱼图22
    9天前

    三门悖论新解法及其衍生——为何不要教李斌做CEO 大名鼎鼎的蒙提霍尔悖论或称三门悖论听说过没? 来自一档美国的电视节目,三扇门让你任选其一。 两扇后面是山羊,一扇后面是汽车,打开门后面的东西就归你了; 主持人蒙提霍尔会先让你做出选择, 然后从你没选的两扇门中打开一扇后面有山羊的门向你展示 告诉你有一次换门的机会,你换不换? 这个问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答案比较反直觉, 不少人会觉得,排除一个错误答案之后剩下的两扇门依然是一个汽车一个山羊; 概率依然是50%,所以换不换都一样。 但正确答案其实是换门能显著提高中奖概率足足100%!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很反直觉? 没关系,我不用一个算式,告诉你一个最符合直觉的解法。 咱们这样,假设规则可以被篡改。 你可以一次选一扇门,也可以一次选另外两扇门,你怎么选? 根本没得选啊,就算是三岁小孩也知道要选多的。 当然,事实上的规则不让你同时选两扇。 但是没关系,我发现另一种方式其实可以等效为“选两扇” 你想啊,无论如何选,两扇门中至少有一扇是山羊没毛病吧? 那只要把有山羊的那扇门去掉,再去选剩下的那一扇; 是不是和选了两扇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 哎?你发现了没,这不就是蒙提霍尔的换门嘛! 你先选了一扇门,然后他再打开一扇有山羊的门, 那么换门就等于选择了两扇门; 选一扇门的中奖概率是1/3,两扇的概率是2/3, 所以你获得汽车的概率原地翻了番。 OK,我猜有部分朋友此时的脑瓜子还是嗡嗡的, 因为自己的推理的与我的解释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那不妨让我直接点明要害吧, 不正确分析的主要问题在于,分析者忽略了蒙提霍尔一直都知道门后面有什么 如果他只是随机打开一扇门,那么你换不换门概率都是1/2, 毕竟还有1/3的概率他会直接打开后面是汽车的门,导致游戏失败; 但实际情况是,他必须要故意避开汽车, 这导致他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人为操作的介入导致结果的扭曲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事讲完了,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三门问题的所谓“悖论”其实和网络上的争论有其曲同工之妙; “真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同样有且只有一个, 但千奇百怪的分析却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出现仿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 因为分析者在振振有词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大量的重要信息, 对于隐藏信息的敏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答案是否更接近真相。 譬如教斌哥做CEO的“民间大能”总是层出不穷 但是他们和斌哥在观察力上的差距, 甚至是单纯的掌握信息密度的差距都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的蜜汁自信基本来源于对自己“逻辑能力”的盲目依赖,很有趣。 而写到这里,我由此联想到了第二个心得—— 不要太热衷于挑战权威。 遥想当年我做了一篇关于数学奇才陶哲轩提出的“蓝眼睛问题”的科普视频, 最让人大无语的是嚷嚷着“陶哲轩在胡扯,up主也跟着胡扯”的评论。 他们缺乏对数学家的基本尊重,也缺乏对世界客观规律的基本尊重; 斌哥曾解释过苹果造车为什么必然失败, 他说:由于安全法规的限制,汽车不大可能做出特别颠覆性的设计; 而进入一个行业却无法做到颠覆性,苹果应该就会直接放弃这个项目。 事实证明,斌哥预言对了。 而某友商却是一副完全蔑视权威的样子,坚持使用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外观。 旗下KOC更是一会儿又是“新物种”,一会儿又是“乔布斯在世的苹果汽车”; 百年汽车工业,把汽车蒙皮加工成水滴形并没有什么难度,为什么迄今为止没有一款经典热销车型长成这样呢? 我猜答案可能是:“纯水滴形不好看”已经是被无数前辈验证过的事实了。 如今这款车的销量,是否证明了不尊重“约定俗成” 热衷于“挑战权威”可能要付出惨痛代价呢?

    酋知鱼图23酋知鱼图23
    酋知鱼图24酋知鱼图24
    05-25
    酋知鱼图25酋知鱼图25
    05-23
    酋知鱼图26酋知鱼图26
    05-21
    理想还债的一年图1理想还债的一年图1
    05-21

    酋知鱼#蔚来换电有前景吗?# 咱们有一个理论叫做“换电踩踏” 啥意思呢,就是说当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到某一个节点时,换电就会变成一项必须具备的功能,后具备的友商就会被先具备的踩踏 试想一下,在一年后的新能源市场 A、C、D品牌已经推出了平价换电车型,终于和乐道/萤火虫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而B品牌则后知后

    05-19
    酋知鱼图27酋知鱼图27
    05-19
    酋知鱼图28酋知鱼图28
    05-19
    酋知鱼图29酋知鱼图29
    05-17
    05-16
    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1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1
    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2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2
    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3乐道发布会观后感图3
    05-16
    酋知鱼图30酋知鱼图30
    酋知鱼图31酋知鱼图31
    酋知鱼图32酋知鱼图32
    酋知鱼图33酋知鱼图33
    酋知鱼图34酋知鱼图34
    酋知鱼图35酋知鱼图35
    酋知鱼图36酋知鱼图36
    酋知鱼图37酋知鱼图37
    酋知鱼图38酋知鱼图38
    酋知鱼图39酋知鱼图39
    酋知鱼图40酋知鱼图40
    酋知鱼图41酋知鱼图41
    酋知鱼图42酋知鱼图42
    酋知鱼图43酋知鱼图43
    酋知鱼图44酋知鱼图44
    酋知鱼图45酋知鱼图45
    05-15

    合理预测乐道的换电方案 今天一条有意思的消息在网上传播,说买断电池的乐道不可以换电。 很有意思,因为欧洲的蔚来就是这么设计的,所以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不过我想这消息大概率不是真的,因为从乐道的身上我看到了对于主流消费者的妥协。 不过为什么会有人支持“不租电就不应该能换电”呢? 那当然是全生命周期的租电,持续的为电池付费是完全可以覆盖电池的损耗折旧。 而买断电池也参与换电的话,约等于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了一份至少15年不限里程的质保,从商业逻辑上来说,明显是不合理的。 那么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要如何在乐道这款新品的身上调和? 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动态的市场价所带来的惊喜和机会。 当年的蔚来主品牌撕开了一个“可买断 ”的口子多少有点迫不得已,如果是成熟市场长此以往确实是个巨大的漏洞。 不过幸运的是电池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调,现在蔚来电池的买断价格是要高于成本价一定比例的。 那么买断电池的车主已经在无形中提前交了一笔“超长质保费”。 据相关人士透露,某品牌使用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价约为500元每度,73.5度的容量就是约36,750元的成本。 据此信息,在乐道汽车公布电池买断价格之后,大家可以心算一下再去除掉合理的利润比例后,大约有多少的比例是“超长质保费”。 这部分价格空间所带来的好处非常多: 第一大好处就是完善了BaaS的商业逻辑,解释了为什么BaaS购车明显比买断购车要划算。 第二大好处就是帮助实现了BaaS的推广,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不会持有一辆车15年时,多数情况下都不倾向于一次将质保费交齐,BaaS购车会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第三大好处就是全民BaaS其实是蔚来眼中更大的战略——能源云 最重要的基石;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战略计划,自上而下的逻辑贯通绝对离不开消费者对于电池租用的广泛认可。 所以我推测,乐道不会试图强力教育消费者,但一定会力推BaaS成为主流,通过绝大多数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算明白的方式。

    酋知鱼图46酋知鱼图46
    05-15
    05-14
    酋知鱼图47酋知鱼图47
    酋知鱼图48酋知鱼图48
    酋知鱼图49酋知鱼图49
    05-14
    酋知鱼图50酋知鱼图50
    05-14
    酋知鱼图51酋知鱼图51
    05-13
    05-12
    05-11
    05-11
    酋知鱼视频28酋知鱼视频28
    05-10
    星纪元ET超详细体验报告! 不敢说每个角度都说到了视频1星纪元ET超详细体验报告! 不敢说每个角度都说到了视频1
    05-09
    酋知鱼视频29酋知鱼视频29
    05-09

    “你以为他只是想挣扎着站起来“ “谁知道他都想好了,誓要把那天都捅破了” 换电联盟再次迎来重量级玩家——广汽集团。 不算蔚来,现在光车企都已经有六家参与到了换电玩法中; (算上能源企业就有多达18家了) 为什么各大车企纷纷开始加入换电联盟了?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好好分析一波。 首先我们要知道企业的战略布局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果今天你在某个方面大获成功,那么很可能是得益于三年之前的某项决策。 也就是说,今天车企们的踊跃参与暗示了一种可能——两年或是三年后的补能市场可能会迎来剧变。 是什么样的剧变呢?我大胆从消费市场的走势上来预测一下。 去年特别是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加速,已经超过了三年前最乐观的预测; 决战提前到来已成不争事实。 决战意味着“油电切换乱世”的结束,也意味着市场终将走向稳态。 稳态市场的一切都将回归世界线, 从新车缓慢迭代,长期口碑到二手车的全生命周期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换电的蔚来过去一直盘踞于30w+的高端市场,并未对大多数友商形成竞争压迫; 但乐道悄然接近的脚步声无异于一记深水炸弹,直接轰爆在了竞争最惨烈的红海波涛之下! 10~20万的主力消费者还没有好好品尝过换电的滋味, 还不理解没有衰减和保养焦虑意味着什么, 还不相信油电切换的补能体验也可以如此丝滑,甚至更加方便! 还不明白换电车型的残值究竟能有多大优势… 但是!稳态市场上没有秘密,也没有误解; 一切付出都将回归它应有的价值,一切消费都会向着理性靠近。 群众们现在看不懂情有可原,企业的掌舵者哪能继续闭目塞听佯装昏聩! 一旦“真相”被大家发现发酵成口碑,换电车型必将对非换电车型形成碾压之势。 毕竟这是一个小孩子都能理解的“集合题”你能做的我都能做,我还能换电, 你是我的“子集” “青春版”岂有比不过“旗舰版”的道理! 在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创造的小名词——换电踩踏 试想一下,在一年后的新能源市场 A、C、D品牌已经推出了平价换电车型,终于和乐道/萤火虫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而B品牌则后知后觉,还没有动静。 那么当消费者踏入门店后,问出:“哎?你们家的车型怎么不支持换电呀?” “我看其他几家跟你们家这一款差不多车都有换电版的,3分钟就能开走老方便了” B家的销售要如何用苍白的话术,弥补这巨大的代差呢? 如果消费者又补上一句:“我没有车位,买你家的车和他们家的车用起来区别大吗?” 又有谁能厚着脸皮说出那句“差不多”呢? 正因如此,对换电的恐惧最终一定会推动车企向着换电的逃生出口狂奔 先友商一步推出换电车型,才能将自己在竞争中的劣势尽可能地缩小 而最头铁转身最慢的那一家,一定会浑身脚印地成为“被踩踏”的对象 打不过就加入一点不丢人,趴在地上的那个才是最丢人的。 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是悄然发生中的“支援未来”计划…… 蔚来在“换电大棋”上的领军地位不容置疑, 早在2020年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蔚来牵头制定的换电行业标准; 蔚来目前已获得换电相关专利1200件,坐拥星罗棋布2400座换电站; 今年年底突破3500座大概率不成问题。 乐道,萤火虫生而飨享1000~2000座换电站, 是换电版“跑得快密室逃亡”里最凶猛的鲶鱼! 万事俱备,东风自起 好戏即将上演! 而你,我的朋友… 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也享受一次成为“天下先”的快乐呢? 换电的美妙有人已经享受了5年, 像我也已经享受了1年。 你还要犹豫多久才肯迈出这一步呢? 用我的专属推荐码“QZY”试驾体验,提车12000积分全返! 一起感受这决战未来的蔚来汽车吧!

    酋知鱼图52酋知鱼图52
    酋知鱼图53酋知鱼图53
    酋知鱼图54酋知鱼图54
    酋知鱼图55酋知鱼图55
    05-08
    酋知鱼图56酋知鱼图56
    05-08
    酋知鱼图57酋知鱼图57
    酋知鱼图58酋知鱼图58
    05-08
    05-08
    酋知鱼图59酋知鱼图59
    05-08

    换电和增程是一丘之貉吗? 世上最好听的名号是什么?当然是老师; 如果有比老师更好听的名号,那一定是导师。 因为人人都好为人师,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所以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论就被发明了出来,有些甚至被大肆宣扬混淆视听。 最近我听过的最离谱的言论之一是: 换电和增程一样,都是在油电切换时期贩卖续航焦虑的把戏罢了。 之所以说这言论离谱,是因为它掺杂了对“电车乱世”的思考; 似乎能从高屋建瓴处的未来视角给出答案,极具迷惑性。 不过只要稍稍将逻辑理顺,就会发现这句话暗含矛盾: 首先确认一个事实,充电永远赶不上换电的速度 毕竟牺牲可靠性的出租车换电已经能做到14~30秒换一台车了; 如果10分钟从10%充到90%都不算安全隐患极大的话… 那么换电只会进化得更快。 OK,那么假设在将来的某天, 动力电池技术已经进入了平稳期不再日新月异地进化了; 有两台车,一台能超充还能十指不沾阳春水甚至无人化地换电, 另一台只能超充。 价格完全持平,谁更有竞争力? 很明显,如果一件事可以3分钟搞定, 还有什么理由要再多等7分钟呢? 这项名副其实的“尊贵体验”只是从用户价值角度来说,也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 更别说换电系统背后蕴藏的多项国家战略意义。 所以现阶段换电与增程达成的效果表面上看来虽然相差无几, 但内核却有着天壤之别; 增程真的只是傍上了油车的遗产10w座加油站, 随着油车不断地淡出历史舞台,增程只会走向消亡。 我能理解发明“换电增程论”之人的心中所想, 他是支持电车的,但却看不懂换电; 为了给自己的认知体系一个潦草交代,于是干脆将换电与增程混为一谈。 想看懂换电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大众认知形成之前; 世界是复杂的,很多人没有直接解读这个世界的能力。 于是出现了两种捷径: 一种是简化模型,譬如寓言,一句话哲学之类的 虽然能高效传递经验知识; 但又往往存在龃龉,有时让人困惑。 一种是从众,就像跟随车流前进最节省精力; 虽然不需要了解事件的全貌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永远慢半拍,难以抢占先机。 而想要真正地搞懂复杂事物通常还是要全凭本事, 基础知识有限永远无法孕育出高深的见解; 正如古人把脑子当成分泌鼻涕的器官一样…

    酋知鱼图60酋知鱼图60
    05-07
    酋知鱼视频36酋知鱼视频36
    05-07
    酋知鱼视频37酋知鱼视频37
    05-0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