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维权比亚迪头像维权比亚迪头像

    维权比亚迪

    认证:汉EV车主·车龄2年

    简介:理工男,奋青

    172粉丝276关注1794获赞1被采纳关注
    汉EV筷子悬架两年后的结果,有本事出来洗图1汉EV筷子悬架两年后的结果,有本事出来洗图1
    2023-09-15
    维权比亚迪视频1维权比亚迪视频1
    2023-04-11

    米汤说汽车2023年纯电车型投诉排行前10:极氪001第一,特斯拉榜上有名

    2023-03-24

    维权比亚迪电池包被石头磕了6.5mm,要修吗?4S店测量的,外面树脂护板厚度是3mm,好像电池包外壳铝合金厚度比亚迪没有人知道?电话,官方咨询都答不出来,好神奇的公司!

    2023-03-17
    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1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1
    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2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2
    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3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3
    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4电池包被石头磕凹进了6.5mm,要修吗?图4
    2023-03-14

    飘逸的心灵188看样子是电池爆炸起火了

    2022-12-04

    比亚迪开了二十多天 “歪着”行驶在路上? 浙江6频道1818黄金眼 2022-10-05 11:09浙江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关注 陈先生八月份提了一辆比亚迪汽车。他说开了二十多天,突然发现中控台一边高一边低,握着方向盘也感觉不对。 「1818黄金眼」新车开在路上 总感觉是“歪的” 杭州绍兴路上有家杭州卓御4S店。8月19号,陈先生在这提了一辆比亚迪汉,花了28万多。他说开了二十多天,发现中控台不太对劲。 陈先生:“中控台是左边高右边低。” 记者:“怎么看出来的?” 陈先生:“从这个门,车门跟中控看出来的,两个角。” 记者:“这里有点下去了是不是?” 陈先生:“对,右边这里是下去了。” 记者:“这里有个高低差是吗?” 陈先生:“对,那边是平的。” 记者:“那边是齐的?” 陈先生:“对,这边销售部的经理,让他看过,确认有这个问题,他说不是很明显,他答复我的就简单一句,不是很明显。” 陈先生说, 发现中控台驾驶位这边偏高,另一边偏低,之后感觉方向盘这也不太对。 陈先生:“整个方向盘往右边偏,右边小指头伸不进去,左边大指头都能伸进去,这个算不算影响驾驶,我也评判不来,现在就是左右不平衡。” 陈先生说,由于中控和方向盘的问题,现在开这辆车,总感觉是歪着行驶在路上,非常不舒服。 记者:“他有没有说,中控怎么处理?” 陈先生:“门要拆开,方向盘要拆下来,看一下方向盘拆下来能不能解决,车门拆下来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话,还需要(判断)是否要动中控,他们的解决方法就是拆大件,我现在接受不了拆大件,因为我是新车。” 记者:“你的想法是什么?” 陈先生:“退或者换。” 杭州卓御4S店售后部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和陈先生到办公室单独沟通 。过了一会,双方出来了。 记者:“他说中控倾斜的问题,你们有没有验过车,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杭州卓御4S店售后部 工作人员:“现在我们不谈这个事,他提供的这个问题,相应的已经有方案了。” 记者:“方案能说吗,协商好方案了吗?” 陈先生:“他也还是要拿到上面领导那边去。” 在售后部的办公室里,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还要再跟陈先生沟通,记录了记者的联系方式,表示之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回电。不过发稿前还没有收到回复。记者又联系了陈先生。 记者:“他那边怎么给你答复的?” 陈先生:“同意退车。口头协议是这样子,他明天让我签协议去。” 记者:“现在是口头上答应你可以退车,但是具体协议还没签,是吧?” 陈先生:“对,明天。”

    就是这家比亚迪直营店,一直不要脸下去图1就是这家比亚迪直营店,一直不要脸下去图1
    2022-10-10
    2022-10-08
    维权比亚迪视频6维权比亚迪视频6
    2022-10-07
    2022-10-05

    最近比亚迪出现的自燃现象,让大家对于纯电新能源车型都有了恐惧心理。最近,有自媒体做了一件关于新能源汽车起火的统计数据,参考价值还是很高的。自从2022年1月10日-7月22日起,总共发生了47起报道过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比亚迪,而 唐DM-i ( 参数 丨 图片 )车型出现的事故次数最多。除此之外,网络上宣传的自燃事件还有30+,几乎全部来自比亚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时间维度来看,1月份自燃事件5起;2月份自燃事件4起;3月份自燃事件5起;4月份自燃事件8起;5月份自燃事件7起;6月份自燃事件10起;7月份自燃事件8起。随着气温越来越高,自燃事件也是越来越多,除了环境问题之外,和电池的关系也是很多。 从当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新能源起火主要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点:电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电池热失控、电池高负荷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事故统计数据来看,发生事故的新能源汽车中,60%是使用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车,5%是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此外,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三元锂更低,后者正在被前者所代替。不过,三元锂电池拥有更高的密度,在续航能力上表现更好,这也是高端车型的首选。此前,比亚迪在发布会上许下“刀片电池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现实却频频打脸。 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家电池制造商敢于承认“0自燃”,而且是有着真切数据的显示自己没有问题。随着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增多,今年的自燃事件的确不少,但是大家也没必要过度惊慌。据数据统计,电动车起火的比例远低于燃油车。

    2022-09-28
    三个月后,证监会终于收到我对比亚迪投诉图1三个月后,证监会终于收到我对比亚迪投诉图1
    2022-09-12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还是那个比亚迪,反馈怎这么久了,都不想解决!垃圾公司,耍赖公司,退车不退,承诺不兑现,一直投诉到底!

    2022-09-09
    汉EV预约充电掉续航2-3公里/小时图1汉EV预约充电掉续航2-3公里/小时图1
    2022-09-09
    一个靠水军起家的公司图1一个靠水军起家的公司图1
    2022-09-05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车主看完会心一笑,宝马插混车型自燃被判向车主赔偿 车卖场 2022-08-29 20:08河北汽车领域创作者 关注 目前我们很少看到车辆自燃车主起诉的案例啊,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所以很少去起诉,厂家给了一定赔偿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有的车企会选择不承认是车的问题那被逼无奈的车主或许就只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限了。 近日车卖场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了一则关于宝马插混车型自燃的法律文书,大体上就是车主买的宝马插混车型自燃,宝马和销售公司不认为是自燃,消防出具了消防报告认定是车辆问题,最终经过两次审理判决宝马及相关销售公司败诉对车主进行赔偿。 以前或许咱们消费者碰到自燃这种事情可能还担心败诉,有了这个案例大家以后心里就有底了。这个案例给那些车企敲响了警钟,不要只想着短期内靠一些不成熟的技术去收割市场,让消费者拿生命安全陪你们去试技术。 这个案例估计对很多比亚迪车主会有很大帮助,毕竟最近一段时间比亚迪的汉起火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还有某些人搞出了什么阴谋论的舆论。咱们就看消防出具的消防报告就行,最后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一目了然,是人的问题人负责,是车的问题厂家负责,而且有这样的法院判决案例,车主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维护不了自己的权益了。

    2022-09-03

    比亚迪车主看完会心一笑,宝马插混车型自燃被判向车主赔偿 车卖场 2022-08-29 20:08河北汽车领域创作者 关注 目前我们很少看到车辆自燃车主起诉的案例啊,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所以很少去起诉,厂家给了一定赔偿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有的车企会选择不承认是车的问题那被逼无奈的车主或许就只能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限了。 近日车卖场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了一则关于宝马插混车型自燃的法律文书,大体上就是车主买的宝马插混车型自燃,宝马和销售公司不认为是自燃,消防出具了消防报告认定是车辆问题,最终经过两次审理判决宝马及相关销售公司败诉对车主进行赔偿。 以前或许咱们消费者碰到自燃这种事情可能还担心败诉,有了这个案例大家以后心里就有底了。这个案例给那些车企敲响了警钟,不要只想着短期内靠一些不成熟的技术去收割市场,让消费者拿生命安全陪你们去试技术。 这个案例估计对很多比亚迪车主会有很大帮助,毕竟最近一段时间比亚迪的汉起火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还有某些人搞出了什么阴谋论的舆论。咱们就看消防出具的消防报告就行,最后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一目了然,是人的问题人负责,是车的问题厂家负责,而且有这样的法院判决案例,车主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维护不了自己的权益了。

    2022-09-03

    用户9小七我的汉EV顶配开了两个月气囊灯就亮了,亮到现在已经十个月了,还没修好,打客服电话也没反应,大家说说我该怎么办

    2022-08-28

    讯呵今天和比亚迪汉撞车了,本以为是个小剐蹭,谁知道比亚迪汉不能动了,后来叫的拖车。

    维权比亚迪视频11维权比亚迪视频11
    2022-08-26

    造车界电动车上牌三天自燃,车主讲述经过被人肉,这种营销不可取

    2022-08-21

    刘二喜9527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2022-08-20
    维权比亚迪视频14维权比亚迪视频14
    2022-08-17

    本文转自:优视汽车 即便有着疫情、缺芯、原材料成本上涨这些诸多不利的因素,但这两年新能源车的涨势依然喜人。 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21.6%。但是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加,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在增加,而且是成批量的增加。 数据显示,整个上半年,新能源车召回数量已经超过了31万辆。而今年7月份国内共有14家车企、42款车型进行了召回备案,涉及汽车总量达38.6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召回数量达到11.24万,更占了召回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一。 新能源车召回数量与日俱增 卖得越多,召回越多,而且,召回的覆盖面已经把高中低端各路品牌一并囊括。 卖得最多的顶流特斯拉,在今年上半年总共发布了4次汽车召回公告,累计召回275809辆缺陷车辆,包括Model 3、Model Y以及进口Model 3,占了上半年新能源车召回总量的近九成,召回原因均与系统程序和软件设计相关。 保时捷的纯电动车Taycan一直稳居豪华纯电动车的销量榜首,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全球交付了18877辆Taycan。但是7月底保时捷在国内宣布召回共计6172辆Taycan,原因是座椅线束问题可能会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时,增加乘员的受伤风险。而且,这次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总共召回了超过4万台Taycan,占到了Taycan总销量8万台的一半。 同样是豪华品牌,奔驰的EQC因为电机的安全隐患,在上半年也召回了超过一万辆,这个数字几乎是奔驰EQC自上市以来的全部销量。8月初,奔驰EQS也因为安全隐患召回了660辆;宝马5系和7系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总共召回将近6万辆。 主流品牌方面,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丰田对才上市不久的bZ4X进行全球召回。虽然因为刚上市不久,召回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尚未波及到国内,但直接导致了国内bZ4X的上市计划不得不推迟进行。 长安福特的纯电动车Mustang Mach-E也在最近宣布召回部分车型,原因既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而在6月份的时候,2021款锐际插电混动汽车、国产林肯冒险家也因为安全隐患被部分召回。 自主品牌方面,销量最大的比亚迪在上半年召回了将近一万辆唐DM之后,又在7月底再次召回了5万多辆唐DM。奇瑞在6月份召回8067辆奇瑞eQ1电动汽车,理由是存在刹车失灵的隐患。而一汽奔腾在年初的时候也曾经召回了5000多辆存在安全隐患的奔腾B30 EV400。 新能源车召回数量增多,原因何在? 为什么新能源车的召回数量持续增多,其实不外乎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销量基数越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会越高,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新能源车召回数量增多,其实也说明了是目前新能源车的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其次,与传统燃油车以机械构造为主不同,新能源车的电气化、智能化架构决定了它在软硬件方面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容易出现问题。就好像我们的电脑和手机,哪怕配置再高都难免会出现宕机的情况。而新能源车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一些新功能、新技术的应用上,比如新能源车的三电、自动驾驶。因此召回频次也会增多。 第三,部分在新能源转型上落后的品牌,急于追上时代的步伐,仓促上马新能源车型,又或者是在新能源车的设计上缺乏经验,导致可能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忽视了一些隐患,这些问题在上市之后爆发,像丰田的bZ4X、奔驰EQC就是这类的典型案例。 第四,新能源市场的爆发,让车企的产能吃紧。像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势头正盛的品牌,此刻手上都还积压了数万辆订单不能交付。为了赶交付,在生产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装配、做工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在软件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测试,导致交付后出现问题。 现在还能不能买新能源车? 既然新能源车召回这么多,那现在到底还能不能买新能源车?小编认为,新能源车尽管目前在便利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是市场的大势所趋。在家里有一辆燃油车的基础上,把新能源车作为家中的第二台日常通勤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在购买新能源车上仍有几个小建议提供给大家。 不要冲动追新。现在的新能源车品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饭圈文化,许多新车型都在上市前就开启预售、盲定等多种活动,吸引用户下单。但是以目前车厂的产能,供应链保障来看,并不一定能够确保交付,如果仓促交付,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大。 不要过度追求和相信新功能。车上电子类功能越多越繁杂,出故障的概率也会越大,这个道理在燃油车时代就已经得到了验证。而像自动驾驶这类酷炫的功能,严格来说都还没到可以大范围应用的时候。这些技术功能都还在不断迭代、测试、验证当中,必定还会有很多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所以最后不要以新功能新技术作为选择一台新能源车的理由。 不要盲目相信海外品牌。时代变了,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在电动化

    2022-08-12

    二师兄0111dmi电池自燃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密封不严,而是直冷技术导致的,平时它一般不工作,而当夏天一到,或者长时间长途行驶电芯达到比较高温度时,直冷模式启动。这时正好在电池组前端温控和电芯电压采集控制盒。由于控制盒里面有空气,膨胀阀一工作就会在控制盒上面结露或者结霜,等它温度降下来以后停止直冷模式,慢慢的结霜融化成液体滴落在电路板就会引起ev功能受限,滴落在高压处就会拉狐失控。好多dmi是在停车位冒烟也是这个原因,因为结霜融化需要时间,往往在停车后才慢慢融化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被诉支付上亿元项目费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相关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法律文书公开。 文书显示,原告雨鸿公司于2022年3月增加诉请,要求四被告共同向原告支付为比亚迪集团提供系列项目的实际执行费及服务费1.53亿余元。因被告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住所地不在上海市,且原告诉讼标的额超过一个亿,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依据规定将案件移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处理。 涉诉关系显示,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因服务合同纠纷于2019年起诉比亚迪。2020年11月,该公司再次发起诉讼,文书提及区域营销代理服务合同、静态展项目合同,该案因管辖权问题,被移送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处理。

    2022-08-03

    爱卡汽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建立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

    2022-08-03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被诉支付上亿元项目费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相关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法律文书公开。 文书显示,原告雨鸿公司于2022年3月增加诉请,要求四被告共同向原告支付为比亚迪集团提供系列项目的实际执行费及服务费1.53亿余元。因被告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住所地不在上海市,且原告诉讼标的额超过一个亿,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无管辖权,依据规定将案件移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处理。 涉诉关系显示,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因服务合同纠纷于2019年起诉比亚迪。2020年11月,该公司再次发起诉讼,文书提及区域营销代理服务合同、静态展项目合同,该案因管辖权问题,被移送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处理。

    2022-08-02
    2022-08-02
    汉的车友们,我在发抖中图1汉的车友们,我在发抖中图1
    2022-08-02

    维权比亚迪我要退车!

    2022-08-02
    汉ev车主们,发抖中图1汉ev车主们,发抖中图1
    2022-08-02
    2022-07-30

    维权比亚迪特斯拉为致死车祸负1%责任 赔偿1050万 新 新浪新闻 07-20 16:58:00 [爱卡汽车 行业资讯 原创]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法院判决,特斯拉需要为2018年导致两人死亡和一人受伤的Model S车祸致死案件承担1%责任,因此需要向两名原告分别赔偿450万美元、600万美元,合计1050万美元(约7090万人民币)。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就该裁决发表评论。 事件回顾: 2018年5月,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布的18岁高中生巴雷特·莱利 (Barrett Riley) 和他的朋友埃德加·蒙塞拉特 (Edgar Monserrat)驾驶一台特斯拉Mdoel S,以每小时116英里(每小时186.6公里)的速度撞上了一处混凝土墙,车辆随即起火,最终导致车内两人丧生。 事发后,巴雷特·莱利的父母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理由是这台Model S存在产品缺陷,他认为特斯拉的电池在事故发生后发生了无法控制的火灾。 此外,诉讼称巴雷特·莱利的父母在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在特斯拉服务中心安装了限速器,但特斯拉在两个月之后又将限速器拆除,并且没有得到其父母的同意。最终,他们将责任归咎于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方面则表示,没有人能在这样的速度下生还,巴雷特·莱利还欺骗了特斯拉的技术人员,以解除限速设备。据悉,莱利曾在发生事故的前2个月,因为驾车行驶至每小时112英里(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而收到超速罚单。 最终,陪审团认为巴雷特·莱利对这起事故需要承担90%的责任,父亲詹姆斯·莱利承担9%的责任,母亲珍妮·莱利不担责,特斯拉因疏忽担责1%,需要向巴雷特的父母詹姆斯·莱利和珍妮·莱利分别赔偿450万美元和600万美元,但法官最终可以选择降低该赔偿金额。 编辑总结: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特斯拉大概率不会服从判决,并且要请大律师跟法院扛到底的。不过,美国法院的行为向来“特立独行”,美国每个洲的法律也都相对独立,所以如果出现“特斯拉要为事故承担1%责任”的先例出现,那么未来再出现交通事故,很可能会出现相似的判决。

    2022-07-27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2022年自燃大盘点:比亚迪唐高居榜首 犀车利评 2022-06-09 11:48广东 关注 2022年以来,尤其是3月份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一路猛涨,如今已是冲到了国产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不过在耀眼的成绩单之下,比亚迪发生的自燃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今年以来比亚迪发生自燃事件最多的车型都有那些: NO.1 第一名当属比亚迪唐,网传自2022年1月26号至今,比亚迪唐共发生近30起自燃事件,其中在2月27号至4月3号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一共发生了8起自燃事件。而在4月29号,比亚迪终于因为电池热失控问题,召回了近万辆比亚迪唐。 NO.2 唐之后的第二名则是秦,网传比亚迪秦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发生了6起自燃事件。其中在2月14号情人节这天,就发生了两起自燃事件。 NO.3 第三名是比亚迪的宋,网传今年到现在为止,比亚迪宋一共发生了3起自燃事件。其中5月2号在云南,一车正在运输中的比亚迪宋,直接就在途中起火燃烧了。 NO.4 第四名则是比亚迪海洋系列的海豚,网传今年到现在为止,比亚迪海豚一共发生了2起自燃事件,第一起发生在1月13号,据媒体报道,初步调查起火点在仪表台附件,非电池原因。 NO.5 最后并列第五名的分别是比亚迪汉和比亚迪元,这两个车型在今年都只发生过一起自燃事件,比亚迪汉自燃发生在5月1号,在海南,据网传这辆比亚迪汉是停车时发生了自燃。 总结:自燃是如今新能源车型依然无法完全克服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也只是尽可能的降低发生自燃的概率,希望未来各大车企能够竭尽全力完全消灭新能源车的自燃问题吧,让支持新能源的车主们都能获得一份安全与放心。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光明网 2022-07-27 14:08:03光明网官方帐号 关注 上半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2043.5公里!上半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2043.5公里,其中高铁995.9公里。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黄冈至黄梅高铁、和田至若羌铁路、北京丰台站等项目依法安全高质量开通,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重庆至昆明高铁等在建工程有序推进,积极发挥建设投资拉动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多作贡献。一季度,国铁集团按照既定投资目标倒排计划、优化方案,采取春节不放假、多开工作面等措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4至5月份,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许多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国铁集团按照中央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聚焦“保建设投资、新线投产”,紧盯重点开通项目,科学调配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强化现场督导检查,狠抓联调联试、试运行、安全评估等开通前期工作,保持了新线新站开通准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态势。6月份,郑渝高铁襄万段、济郑高铁濮郑段、和若铁路、北京丰台站、郑州航空港站等项目建成通车,投产新线里程达到1462.2公里,占上半年投产总里程的七成以上。 分享评论赞 观察者网 2022-07-27 09:03:37上海观察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方帐号 关注 俄国防部:“东方-2022”军演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举行当地时间7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告,表示将在其东部战区举行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东方-2022”,演习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举行。除了俄罗斯东部军区部队外,俄空降兵部队、远程航空部队和部分其他国家军人将参加本次演习。通告没有指明具体将有哪些国家的部队参与本次军演。在2021年9月,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和斯里兰卡曾参与俄罗斯的“西部-2021”军演。本次军演将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战区的13个训练基地,均位于该战区的南半部,其中两个训练基地位于“南千岛群岛”。俄罗斯东部战区与远东联邦管区管辖范围一致。通告表示,本次军事演习将由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指挥。有乌克兰媒体5月曾炒作,格拉西莫夫在指挥前线作战部署时受伤。 分享6264 抽屉视频 2022-07-27 16:43:20浙报融媒体官方帐号 关注 贵州女子出生疑被抱错与人互换37年人生,母亲:曾弄丢手牌 01:33 分享评论24 正在加载...

    2022-07-27

    比亚迪2022年自燃大盘点:比亚迪唐高居榜首 犀车利评 2022-06-09 11:48广东 关注 2022年以来,尤其是3月份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一路猛涨,如今已是冲到了国产新能源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不过在耀眼的成绩单之下,比亚迪发生的自燃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接下来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今年以来比亚迪发生自燃事件最多的车型都有那些: NO.1 第一名当属比亚迪唐,网传自2022年1月26号至今,比亚迪唐共发生近30起自燃事件,其中在2月27号至4月3号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一共发生了8起自燃事件。而在4月29号,比亚迪终于因为电池热失控问题,召回了近万辆比亚迪唐。 NO.2 唐之后的第二名则是秦,网传比亚迪秦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发生了6起自燃事件。其中在2月14号情人节这天,就发生了两起自燃事件。 NO.3 第三名是比亚迪的宋,网传今年到现在为止,比亚迪宋一共发生了3起自燃事件。其中5月2号在云南,一车正在运输中的比亚迪宋,直接就在途中起火燃烧了。 NO.4 第四名则是比亚迪海洋系列的海豚,网传今年到现在为止,比亚迪海豚一共发生了2起自燃事件,第一起发生在1月13号,据媒体报道,初步调查起火点在仪表台附件,非电池原因。 NO.5 最后并列第五名的分别是比亚迪汉和比亚迪元,这两个车型在今年都只发生过一起自燃事件,比亚迪汉自燃发生在5月1号,在海南,据网传这辆比亚迪汉是停车时发生了自燃。 总结:自燃是如今新能源车型依然无法完全克服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也只是尽可能的降低发生自燃的概率,希望未来各大车企能够竭尽全力完全消灭新能源车的自燃问题吧,让支持新能源的车主们都能获得一份安全与放心。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光明网 2022-07-27 14:08:03光明网官方帐号 关注 上半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2043.5公里!上半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2043.5公里,其中高铁995.9公里。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黄冈至黄梅高铁、和田至若羌铁路、北京丰台站等项目依法安全高质量开通,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重庆至昆明高铁等在建工程有序推进,积极发挥建设投资拉动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多作贡献。一季度,国铁集团按照既定投资目标倒排计划、优化方案,采取春节不放假、多开工作面等措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4至5月份,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许多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国铁集团按照中央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聚焦“保建设投资、新线投产”,紧盯重点开通项目,科学调配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强化现场督导检查,狠抓联调联试、试运行、安全评估等开通前期工作,保持了新线新站开通准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态势。6月份,郑渝高铁襄万段、济郑高铁濮郑段、和若铁路、北京丰台站、郑州航空港站等项目建成通车,投产新线里程达到1462.2公里,占上半年投产总里程的七成以上。 分享评论赞 观察者网 2022-07-27 09:03:37上海观察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方帐号 关注 俄国防部:“东方-2022”军演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举行当地时间7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告,表示将在其东部战区举行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东方-2022”,演习将于8月30日至9月5日举行。除了俄罗斯东部军区部队外,俄空降兵部队、远程航空部队和部分其他国家军人将参加本次演习。通告没有指明具体将有哪些国家的部队参与本次军演。在2021年9月,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和斯里兰卡曾参与俄罗斯的“西部-2021”军演。本次军演将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战区的13个训练基地,均位于该战区的南半部,其中两个训练基地位于“南千岛群岛”。俄罗斯东部战区与远东联邦管区管辖范围一致。通告表示,本次军事演习将由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指挥。有乌克兰媒体5月曾炒作,格拉西莫夫在指挥前线作战部署时受伤。 分享6264 抽屉视频 2022-07-27 16:43:20浙报融媒体官方帐号 关注 贵州女子出生疑被抱错与人互换37年人生,母亲:曾弄丢手牌 01:33 分享评论24 正在加载...

    2022-07-27

    特斯拉为致死车祸负1%责任 赔偿1050万 新 新浪新闻 07-20 16:58:00 [爱卡汽车 行业资讯 原创]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法院判决,特斯拉需要为2018年导致两人死亡和一人受伤的Model S车祸致死案件承担1%责任,因此需要向两名原告分别赔偿450万美元、600万美元,合计1050万美元(约7090万人民币)。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就该裁决发表评论。 事件回顾: 2018年5月,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布的18岁高中生巴雷特·莱利 (Barrett Riley) 和他的朋友埃德加·蒙塞拉特 (Edgar Monserrat)驾驶一台特斯拉Mdoel S,以每小时116英里(每小时186.6公里)的速度撞上了一处混凝土墙,车辆随即起火,最终导致车内两人丧生。 事发后,巴雷特·莱利的父母对特斯拉提起诉讼,理由是这台Model S存在产品缺陷,他认为特斯拉的电池在事故发生后发生了无法控制的火灾。 此外,诉讼称巴雷特·莱利的父母在事故发生前两个月在特斯拉服务中心安装了限速器,但特斯拉在两个月之后又将限速器拆除,并且没有得到其父母的同意。最终,他们将责任归咎于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方面则表示,没有人能在这样的速度下生还,巴雷特·莱利还欺骗了特斯拉的技术人员,以解除限速设备。据悉,莱利曾在发生事故的前2个月,因为驾车行驶至每小时112英里(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而收到超速罚单。 最终,陪审团认为巴雷特·莱利对这起事故需要承担90%的责任,父亲詹姆斯·莱利承担9%的责任,母亲珍妮·莱利不担责,特斯拉因疏忽担责1%,需要向巴雷特的父母詹姆斯·莱利和珍妮·莱利分别赔偿450万美元和600万美元,但法官最终可以选择降低该赔偿金额。 编辑总结: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特斯拉大概率不会服从判决,并且要请大律师跟法院扛到底的。不过,美国法院的行为向来“特立独行”,美国每个洲的法律也都相对独立,所以如果出现“特斯拉要为事故承担1%责任”的先例出现,那么未来再出现交通事故,很可能会出现相似的判决。

    2022-07-22
    没有问题,签什么保密协议?图1没有问题,签什么保密协议?图1
    2022-07-22

    比亚迪售前一塌糊涂比亚迪售后现状,比亚迪天下无敌!

    车驰神往ccsw01二季度SUV质量排名出炉,丰田夺冠,哈弗亚军,自主品牌整体较好

    2022-07-22
    2022-07-22
    2022-07-21
    恭喜比亚迪,网传烧了87辆,实际多得图1恭喜比亚迪,网传烧了87辆,实际多得图1
    2022-07-20
    2022-07-19

    维权比亚迪自燃频发!比亚迪为刀片电池“代言”恐将失算 爱咖号 07-11 10:35:00 爱咖号官方大鱼号 关注 一边是火爆的销售,一边是熊熊的烈焰;还没把“自燃”这个词抹掉的比亚迪,却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一众大客户感到担忧。 一直宣称自己新能源汽车“不起火”的比亚迪,2022上半年凭借超64万辆的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冠军,可谓风光无限好。 如果是放在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对于绝大多数厂商,这样的成绩往往是个好消息,但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身上,伴随而来的却是这半年来,接连不断的产品自燃。 虽然比例看似不高,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就是百分之百的问题,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那么产品频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会对比亚迪带来哪些影响?我们从四个维度分析。 销量走高,信赖下降首先必须值得肯定的是,自从3月官宣停产燃油整车后,比亚迪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了新能源车单月产销突破10万辆,而且在最近几个月还保持着每月环比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在上半年累计销量上击败特斯拉,冠绝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夏季来临,频繁被曝出的比亚迪产品自燃,也让人对其产品品质产生疑惑。毕竟类似的情况在当初燃油车时代,比亚迪也出现过,以至于在某一年的3·15,宣布新车品质将全面升级。当然了,之前的产品不在其列。换句话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比亚迪的燃油车时代过去了,但曾经的问题,似乎又在新能源时代重演了。 据统计,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已达到208辆,而新能源汽车千人保有量仅有5.4辆。在当前的市场与行业环境下,比亚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产销高速发展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预算有限、手握“绿牌”的普通消费者,不一定都会关注到新闻里比亚迪的自燃事件,该买的还会买。 可对于那些已经购车,或者亲眼目睹产品自燃的人来说,他们的信赖与口碑,会给比亚迪的新能源时代留下不容忽视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比亚迪已经发起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缺陷召回,召回了近1万辆去年至今生产的比亚迪唐。 “领导者”承诺虚有其名?正像开篇所说,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自居,从目前的销量成绩来看,的确也撑得起这种定位,除了产品本身出现的品质口碑问题,从品牌的表现方面,“领导者”的形象或许将止步于此。 7月初,比亚迪唐DMi“偷换电池”的消息被曝光,缘由是有车主向媒体透漏,自己购买的产品不在4月比亚迪宣布的召回名单里,却在6月接到了来自经销商的电话,通知他们需要为车辆更换电池。 在行业内,产品召回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操作,但比亚迪此举很容易让人对其品牌形象产生疑惑,人们或许可以一时容忍“领导者”短期为了销量目标,产品品质上的“失误”,但类似这种操作,无异于在快速拉低自己的品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2021年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对外一直宣称该电池的安全性和不起火,但是从多个真实视频可以看到,其新能源汽车根本无法被灭火器扑灭。其中就包括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车型。 所以,这是否涉及到虚假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相信会随着越来越多自燃问题的发生,逐渐浮出水面。至少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买比亚迪,也是因为“安全”,可现在,比亚迪刀片电池真的能“安天下”吗? 自燃频发恐影响电池供应 正在筹备将电池业务独立拆分的比亚迪,其实原本十分有机会实现“供应链+整车业务”的左右开弓,然而自己的整车产品频频发生自燃,就会立刻深陷左右为难的困境。 目前,比亚迪的用户除了特斯拉,还可能有丰田汽车、长安汽车等企业。如今,自己为自己电池代言的车辆频频自燃,不排除可能会对未来合作造成影响。毕竟,其他车企也要考虑,比亚迪作为供应商,产品品质是否可靠安全。而能否长期成为跨国巨头供应商,将直接影响比亚迪电池业务和整个企业的未来。 6月,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表示,即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网络上两家品牌的粉丝还没来得及“化敌为友”,特斯拉就在向媒体的回应中表示“没有听过这个消息”。 一个月后有传闻称,龙头电池公司将对特斯拉涨价20%,而这家公司,极有可能就是比亚迪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最大的对手——宁德时代。 所以,在整车销售市场上不能输、在动力电池供应领域急于拿订单的比亚迪,必须尽快向人们证明自己,刀片电池依然可靠。否则,一旦产品自燃持续,对比亚迪打击将是沉重的。毕竟,纸包不住火。 资本市场让火再烧一会儿自从6月10日,比亚迪A股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路走高,不仅在随后一个交易日创下358.86元/股的历史新高,也一直保持着高位波动。这让宁德时代一度倍感压力。 只是从时间线上,这样的表现与上述提到的,高管透漏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的节奏“恰好”吻合。 而在此之前的4月,比亚迪刚刚宣布将以不超过30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

    2022-07-18

    维权比亚迪7月17日,针对“被意大利机构罚款约2176万元,小米手机出现划痕或轻微缺陷就拒绝保修”事宜,小米对界面新闻回应称,小米已经注意到意大利竞争管理局的决定,并正在评估其背后的原因。小米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点相关法律法规。小米致力于为每一位意大利用户提供尽可能完美的售后服务体验。 此前,意大利竞争与市场监管机构(下简称AGCM)7月8日通告称,该机构对小米科技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taly S.r.l.)处以320万欧元罚款,折合人民币约2100万元,罚款原因是小米意大利公司阻碍了消费者的合法法律保障。 意大利竞争监管机构表示,当产品(还在保修范围内)出现划痕或其他轻微缺陷时,该智能手机制造商拒绝进行维修。 来源:界面新闻

    2022-07-18

    维权比亚迪https://chejiahao.m.autohome.com.cn/info/8996993

    2022-07-18

    维权比亚迪罗永浩又开炮:传统车企没机会了!对于比亚迪,他却这么说… 新 新浪新闻 07-11 21:33:00 刚刚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并安心搞事业的罗永浩,近日又现惊人“语录”。 7月10日,罗永浩现身“交个朋友”直播间,官宣其进军AR行业的创业公司命名为Thin Red Line(细红线),并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苹果做AR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现状的看法。在他看来,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现在还有机会的新势力应该是华为和小米。 更看好蔚小理等新势力 罗永浩在直播间中表示,当初蔚来、小鹏和理想造车的时候,投资人都说,电动车时代,真正能把车做好的,还得是传统的汽车巨头,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企业。但是走到今天,全球性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在电动车时代,所有的传统造车巨头明显落后了。 在罗永浩看来,虽然当前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仍未尘埃落定,但也已日渐明朗。“情况已经浮出水面一半了,一半的结果就是,美国有特斯拉和Rivian,中国有被网友戏称为‘造车三傻’的蔚小理”,罗永浩表示,他很佩服造车三强,如果还能有新势力崛起,应该是华为和小米,但传统车企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对于为何会做出上述判断,罗永浩解释道:“原来赛道和旧世界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你可以认为每一个很牛的大企业,相当于在铁轨上跑的火车,只要还在铁轨上,你很难打败它。但是等到新的战场出现的时候,比如说平台颠覆革命期,相当于大家是从一个铁轨上,来到一块泥泞的、都是垃圾的、乱糟糟的、坑坑洼洼的一片土地上来竞争,这个时候,有铁轨的是最傻的,还不如驴车呢。” 因错过电动车机遇进军AR产业 对于罗永浩的判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是行业冥灯对电动车下手了。 实际上,罗永浩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动态一直高度关注,并多次力挺新造车企业。 早在2020年,罗永浩就评价“理想ONE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的车”;2021年,罗永浩盛赞蔚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称公司总市值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BBA。 此前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道,自己在选择新的创业方向时只有两个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而此次创业为何没有选择电动汽车行业,罗永浩也给出了解释。“我忙着还债的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三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了。我们综合估算了各种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最后很自然就选择了AR。”罗永浩说。 主流自主车企表现走强 在罗永浩提出传统车企没机遇时,有网友在直播间中提出疑问,表示为何比亚迪能实现高增长? 对此,罗永浩并未直面问题,而是表示:“有人提到了比亚迪,这个我其实是有想法的,但我今天不说。我是个创业者,不是搞车评写评论的,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话还是很克制的。比亚迪的问题我不说,但是我们再给几年时间看一下”。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超64万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具体来看,2022年1-6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比亚迪外,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主流的车企表现均很强势,他并不赞同罗永浩对行业格局的判断。

    2022-07-18

    自燃频发!比亚迪为刀片电池“代言”恐将失算 爱咖号 07-11 10:35:00 爱咖号官方大鱼号 关注 一边是火爆的销售,一边是熊熊的烈焰;还没把“自燃”这个词抹掉的比亚迪,却可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一众大客户感到担忧。 一直宣称自己新能源汽车“不起火”的比亚迪,2022上半年凭借超64万辆的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冠军,可谓风光无限好。 如果是放在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对于绝大多数厂商,这样的成绩往往是个好消息,但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身上,伴随而来的却是这半年来,接连不断的产品自燃。 虽然比例看似不高,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就是百分之百的问题,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那么产品频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会对比亚迪带来哪些影响?我们从四个维度分析。 销量走高,信赖下降首先必须值得肯定的是,自从3月官宣停产燃油整车后,比亚迪已经连续4个月实现了新能源车单月产销突破10万辆,而且在最近几个月还保持着每月环比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在上半年累计销量上击败特斯拉,冠绝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夏季来临,频繁被曝出的比亚迪产品自燃,也让人对其产品品质产生疑惑。毕竟类似的情况在当初燃油车时代,比亚迪也出现过,以至于在某一年的3·15,宣布新车品质将全面升级。当然了,之前的产品不在其列。换句话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比亚迪的燃油车时代过去了,但曾经的问题,似乎又在新能源时代重演了。 据统计,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已达到208辆,而新能源汽车千人保有量仅有5.4辆。在当前的市场与行业环境下,比亚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产销高速发展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预算有限、手握“绿牌”的普通消费者,不一定都会关注到新闻里比亚迪的自燃事件,该买的还会买。 可对于那些已经购车,或者亲眼目睹产品自燃的人来说,他们的信赖与口碑,会给比亚迪的新能源时代留下不容忽视的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比亚迪已经发起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缺陷召回,召回了近1万辆去年至今生产的比亚迪唐。 “领导者”承诺虚有其名?正像开篇所说,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领导者”自居,从目前的销量成绩来看,的确也撑得起这种定位,除了产品本身出现的品质口碑问题,从品牌的表现方面,“领导者”的形象或许将止步于此。 7月初,比亚迪唐DMi“偷换电池”的消息被曝光,缘由是有车主向媒体透漏,自己购买的产品不在4月比亚迪宣布的召回名单里,却在6月接到了来自经销商的电话,通知他们需要为车辆更换电池。 在行业内,产品召回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操作,但比亚迪此举很容易让人对其品牌形象产生疑惑,人们或许可以一时容忍“领导者”短期为了销量目标,产品品质上的“失误”,但类似这种操作,无异于在快速拉低自己的品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2021年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对外一直宣称该电池的安全性和不起火,但是从多个真实视频可以看到,其新能源汽车根本无法被灭火器扑灭。其中就包括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车型。 所以,这是否涉及到虚假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相信会随着越来越多自燃问题的发生,逐渐浮出水面。至少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买比亚迪,也是因为“安全”,可现在,比亚迪刀片电池真的能“安天下”吗? 自燃频发恐影响电池供应 正在筹备将电池业务独立拆分的比亚迪,其实原本十分有机会实现“供应链+整车业务”的左右开弓,然而自己的整车产品频频发生自燃,就会立刻深陷左右为难的困境。 目前,比亚迪的用户除了特斯拉,还可能有丰田汽车、长安汽车等企业。如今,自己为自己电池代言的车辆频频自燃,不排除可能会对未来合作造成影响。毕竟,其他车企也要考虑,比亚迪作为供应商,产品品质是否可靠安全。而能否长期成为跨国巨头供应商,将直接影响比亚迪电池业务和整个企业的未来。 6月,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表示,即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网络上两家品牌的粉丝还没来得及“化敌为友”,特斯拉就在向媒体的回应中表示“没有听过这个消息”。 一个月后有传闻称,龙头电池公司将对特斯拉涨价20%,而这家公司,极有可能就是比亚迪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最大的对手——宁德时代。 所以,在整车销售市场上不能输、在动力电池供应领域急于拿订单的比亚迪,必须尽快向人们证明自己,刀片电池依然可靠。否则,一旦产品自燃持续,对比亚迪打击将是沉重的。毕竟,纸包不住火。 资本市场让火再烧一会儿自从6月10日,比亚迪A股市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路走高,不仅在随后一个交易日创下358.86元/股的历史新高,也一直保持着高位波动。这让宁德时代一度倍感压力。 只是从时间线上,这样的表现与上述提到的,高管透漏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的节奏“恰好”吻合。 而在此之前的4月,比亚迪刚刚宣布将以不超过30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

    2022-07-18
    2022-07-18
    2022-07-17

    维权比亚迪罗永浩又开炮:传统车企没机会了!对于比亚迪,他却这么说… 新 新浪新闻 07-11 21:33:00 刚刚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并安心搞事业的罗永浩,近日又现惊人“语录”。 7月10日,罗永浩现身“交个朋友”直播间,官宣其进军AR行业的创业公司命名为Thin Red Line(细红线),并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苹果做AR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现状的看法。在他看来,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现在还有机会的新势力应该是华为和小米。 更看好蔚小理等新势力 罗永浩在直播间中表示,当初蔚来、小鹏和理想造车的时候,投资人都说,电动车时代,真正能把车做好的,还得是传统的汽车巨头,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企业。但是走到今天,全球性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在电动车时代,所有的传统造车巨头明显落后了。 在罗永浩看来,虽然当前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仍未尘埃落定,但也已日渐明朗。“情况已经浮出水面一半了,一半的结果就是,美国有特斯拉和Rivian,中国有被网友戏称为‘造车三傻’的蔚小理”,罗永浩表示,他很佩服造车三强,如果还能有新势力崛起,应该是华为和小米,但传统车企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对于为何会做出上述判断,罗永浩解释道:“原来赛道和旧世界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你可以认为每一个很牛的大企业,相当于在铁轨上跑的火车,只要还在铁轨上,你很难打败它。但是等到新的战场出现的时候,比如说平台颠覆革命期,相当于大家是从一个铁轨上,来到一块泥泞的、都是垃圾的、乱糟糟的、坑坑洼洼的一片土地上来竞争,这个时候,有铁轨的是最傻的,还不如驴车呢。” 因错过电动车机遇进军AR产业 对于罗永浩的判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是行业冥灯对电动车下手了。 实际上,罗永浩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动态一直高度关注,并多次力挺新造车企业。 早在2020年,罗永浩就评价“理想ONE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的车”;2021年,罗永浩盛赞蔚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称公司总市值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BBA。 此前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道,自己在选择新的创业方向时只有两个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而此次创业为何没有选择电动汽车行业,罗永浩也给出了解释。“我忙着还债的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三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了。我们综合估算了各种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最后很自然就选择了AR。”罗永浩说。 主流自主车企表现走强 在罗永浩提出传统车企没机遇时,有网友在直播间中提出疑问,表示为何比亚迪能实现高增长? 对此,罗永浩并未直面问题,而是表示:“有人提到了比亚迪,这个我其实是有想法的,但我今天不说。我是个创业者,不是搞车评写评论的,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话还是很克制的。比亚迪的问题我不说,但是我们再给几年时间看一下”。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超64万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具体来看,2022年1-6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比亚迪外,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主流的车企表现均很强势,他并不赞同罗永浩对行业格局的判断。

    2022-07-16

    维权比亚迪罗永浩又开炮:传统车企没机会了!对于比亚迪,他却这么说… 新 新浪新闻 07-11 21:33:00 刚刚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并安心搞事业的罗永浩,近日又现惊人“语录”。 7月10日,罗永浩现身“交个朋友”直播间,官宣其进军AR行业的创业公司命名为Thin Red Line(细红线),并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苹果做AR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现状的看法。在他看来,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现在还有机会的新势力应该是华为和小米。 更看好蔚小理等新势力 罗永浩在直播间中表示,当初蔚来、小鹏和理想造车的时候,投资人都说,电动车时代,真正能把车做好的,还得是传统的汽车巨头,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企业。但是走到今天,全球性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在电动车时代,所有的传统造车巨头明显落后了。 在罗永浩看来,虽然当前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仍未尘埃落定,但也已日渐明朗。“情况已经浮出水面一半了,一半的结果就是,美国有特斯拉和Rivian,中国有被网友戏称为‘造车三傻’的蔚小理”,罗永浩表示,他很佩服造车三强,如果还能有新势力崛起,应该是华为和小米,但传统车企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对于为何会做出上述判断,罗永浩解释道:“原来赛道和旧世界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你可以认为每一个很牛的大企业,相当于在铁轨上跑的火车,只要还在铁轨上,你很难打败它。但是等到新的战场出现的时候,比如说平台颠覆革命期,相当于大家是从一个铁轨上,来到一块泥泞的、都是垃圾的、乱糟糟的、坑坑洼洼的一片土地上来竞争,这个时候,有铁轨的是最傻的,还不如驴车呢。” 因错过电动车机遇进军AR产业 对于罗永浩的判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是行业冥灯对电动车下手了。 实际上,罗永浩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动态一直高度关注,并多次力挺新造车企业。 早在2020年,罗永浩就评价“理想ONE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的车”;2021年,罗永浩盛赞蔚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称公司总市值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BBA。 此前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道,自己在选择新的创业方向时只有两个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而此次创业为何没有选择电动汽车行业,罗永浩也给出了解释。“我忙着还债的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三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了。我们综合估算了各种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最后很自然就选择了AR。”罗永浩说。 主流自主车企表现走强 在罗永浩提出传统车企没机遇时,有网友在直播间中提出疑问,表示为何比亚迪能实现高增长? 对此,罗永浩并未直面问题,而是表示:“有人提到了比亚迪,这个我其实是有想法的,但我今天不说。我是个创业者,不是搞车评写评论的,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话还是很克制的。比亚迪的问题我不说,但是我们再给几年时间看一下”。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超64万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具体来看,2022年1-6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比亚迪外,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主流的车企表现均很强势,他并不赞同罗永浩对行业格局的判断。

    2022-07-16

    罗永浩又开炮:传统车企没机会了!对于比亚迪,他却这么说… 新 新浪新闻 07-11 21:33:00 刚刚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并安心搞事业的罗永浩,近日又现惊人“语录”。 7月10日,罗永浩现身“交个朋友”直播间,官宣其进军AR行业的创业公司命名为Thin Red Line(细红线),并表示自己并不看好苹果做AR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现状的看法。在他看来,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现在还有机会的新势力应该是华为和小米。 更看好蔚小理等新势力 罗永浩在直播间中表示,当初蔚来、小鹏和理想造车的时候,投资人都说,电动车时代,真正能把车做好的,还得是传统的汽车巨头,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企业。但是走到今天,全球性的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在电动车时代,所有的传统造车巨头明显落后了。 在罗永浩看来,虽然当前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仍未尘埃落定,但也已日渐明朗。“情况已经浮出水面一半了,一半的结果就是,美国有特斯拉和Rivian,中国有被网友戏称为‘造车三傻’的蔚小理”,罗永浩表示,他很佩服造车三强,如果还能有新势力崛起,应该是华为和小米,但传统车企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对于为何会做出上述判断,罗永浩解释道:“原来赛道和旧世界的地位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你可以认为每一个很牛的大企业,相当于在铁轨上跑的火车,只要还在铁轨上,你很难打败它。但是等到新的战场出现的时候,比如说平台颠覆革命期,相当于大家是从一个铁轨上,来到一块泥泞的、都是垃圾的、乱糟糟的、坑坑洼洼的一片土地上来竞争,这个时候,有铁轨的是最傻的,还不如驴车呢。” 因错过电动车机遇进军AR产业 对于罗永浩的判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是行业冥灯对电动车下手了。 实际上,罗永浩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动态一直高度关注,并多次力挺新造车企业。 早在2020年,罗永浩就评价“理想ONE是500万元以内最好的车”;2021年,罗永浩盛赞蔚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称公司总市值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BBA。 此前罗永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道,自己在选择新的创业方向时只有两个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而此次创业为何没有选择电动汽车行业,罗永浩也给出了解释。“我忙着还债的这三年,除了造车新势力那三家,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了。我们综合估算了各种难度和时间窗口,觉得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最后很自然就选择了AR。”罗永浩说。 主流自主车企表现走强 在罗永浩提出传统车企没机遇时,有网友在直播间中提出疑问,表示为何比亚迪能实现高增长? 对此,罗永浩并未直面问题,而是表示:“有人提到了比亚迪,这个我其实是有想法的,但我今天不说。我是个创业者,不是搞车评写评论的,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话还是很克制的。比亚迪的问题我不说,但是我们再给几年时间看一下”。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以超64万辆的成绩超越特斯拉,拿下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具体来看,2022年1-6月,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比亚迪外,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主流的车企表现均很强势,他并不赞同罗永浩对行业格局的判断。

    2022-07-15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汉EV严重质量问题,拿车主生命开玩_易车 https://news.m.yiche.com/hao/wenzhang/60054489/

    2022-07-15
    垃圾比亚迪,看看支持谁的多?图1垃圾比亚迪,看看支持谁的多?图1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14

    维权比亚迪不要脸的比亚迪,拖着过了退车期,说按三包处理,看看好玩,这就是垃圾比亚迪的态度

    2022-07-13
    比亚迪APP中也发了图1比亚迪APP中也发了图1
    2022-07-13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臭名远扬去路透社,偷换电池,把丢脸丢去国外了,垃圾比亚迪

    2022-07-12
    比亚迪臭名远扬去路透社图1比亚迪臭名远扬去路透社图1
    2022-07-12
    垃圾比亚迪草菅人命图1垃圾比亚迪草菅人命图1
    2022-07-12

    懂车帝视线数读|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翻1.4倍,比亚迪快赶上宁德时代了?

    2022-07-12
    2022-07-05
    2022-07-01
    2022-07-01
    这个人一直说比亚迪YYDS,现在打自己脸图1这个人一直说比亚迪YYDS,现在打自己脸图1
    这个人一直说比亚迪YYDS,现在打自己脸图2这个人一直说比亚迪YYDS,现在打自己脸图2
    2022-07-01

    库尔勒小八唐dmi的电池问题远比大家想象严重的多

    用户1003112480116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维权比亚迪比亚迪无底线的公司

    2022-06-29
    就是这一家比亚迪直营店,不要脸图1就是这一家比亚迪直营店,不要脸图1
    就是这一家比亚迪直营店,不要脸图2就是这一家比亚迪直营店,不要脸图2
    2022-06-26
    2022-06-2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