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金语玉言头像金语玉言头像

    金语玉言

    简介:从不同的角度和您一起看韩国

    4679粉丝0关注1.5万获赞关注
    金语玉言图1金语玉言图1
    05-05
    金语玉言图2金语玉言图2
    04-05

    韩国驻华大使也玩起了“失踪”。 据韩国“韩民族日报”报道,4月1日上午,在北京的韩国驻华大使馆,照例举行了定期的新闻发布会。 但是,由于发布会的“主角”---郑在浩(정재호)大使(附图1)“突然不见了”,临时主持人不得不在长达46分钟的发布会上,反复地重复着几句话: “无法答复”、 “没有掌握”、 “没有什么可以证实的”。 据说,郑在浩之所以没有出席新闻发布会,是因为在前一天,他被部下举报有“职场霸凌”行为。为了不面对记者相关的“刁钻提问”,他选择了“隐身”。 报道说,郑在浩“性格暴戾”,经常对部下“恶语相向”,进行“人身攻击”。此次举报郑在浩的官员是韩国其它部门派往中国工作的。郑在浩在工作时间里把他叫到自己房间,并进行了“辱骂”。这位官员把郑在浩的言行录制下来,举报给了韩国外交部。 郑在浩是首尔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出身,是总统尹锡悦在首尔忠岩高中的同学(附图2),因此,深得总统的信赖。尹锡悦上任伊始,在2022年8月,把驻华大使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这位高中同学。 然而,郑在浩在这个岗位上,并没有为尹锡悦“分忧解难”。 “韩民族日报”的记者,曾调取了韩国国政监察公开的驻华使馆的“交际开支”资料。数据显示,在就任的10个月时间里,郑在浩利用该经费与中国外交部接触的次数,仅为1次。因而,郑在浩被媒体冠以“不通大使”的“美名”。 也难怪,韩国前任总统文在寅(附图3),在被问及对本届政府的评价时说:“我活了七十岁,第一次看到如此糟糕的政府。真是无知、无能、无道。”

    金语玉言图3金语玉言图3
    金语玉言图4金语玉言图4
    金语玉言图5金语玉言图5
    04-03
    金语玉言图6金语玉言图6
    03-02

    谁“不得人心”? 韩国的“医疗大乱”如期而至。据“韩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已经有超过一半(55%)的专科医生递交了辞职信,并且在今天“如约”离开了岗位,不来上班了。 由于专科医生的离职,韩国各地的主要医院都出现了混乱。手术取消、门诊停诊、延期住院、强行出院---等现象比比皆是。虽然,暂时还没有病患因此而死亡的报道,但据说这是“迟早的事儿”。报道说,临时启动的紧急医疗体系,仅能够维持大约2~3周的时间。 据媒体的采访和网民的反应,质疑专业医生离职,甚至反对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急需得到治疗的病患和他们的家属们。但也有不少支持他们的声音,认为这是对现任“贪腐、无能”政府的“最有力的打击”。 媒体给出了韩国保健福利部,在2022年公开的医生收入标准。2020年,韩国的“全科医生”中,皮肤科医生的平均年薪约为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2万元),内科为2.7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7万元),整形外科为2.32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万元);而儿科和耳鼻喉科等“专科医生”的年薪,分别为1.0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万元)和1.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2万元)。 虽然,这是一个“老问题”,但在不久前推行“改革”的韩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反向操作”,不仅没有想方设法解决全科与专科医生的收入差距问题,反而增加了2000人的医学院学生的招生名额,让在岗的专科医生们产生了极大的不满,甚至感到了“生存危机”。 据媒体报道,韩国的专科医生们这一次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得到了医学院广大在校学生的集体声援。当前,韩国全国的医学院在校生人数约为2万人,据统计,已经有大约10129名学生集体申请休学,还有很多学生参加了“罢课”行动。 目前,摆在韩国社会面前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谁“不得人心”?是“置病患于不顾”的专科医生,还是“贪腐、无能”的政府?这个问题,还有待人们去观察和判断。 (附图1:韩国某医院门诊室前的就诊指示牌上显示,能接受门诊的科室寥寥无几(红字部分是“停诊”);附图2:在某医院打出的有关专科医生离职的告示牌前,医生们纷纷走出了医院;附图3:等候在门诊室前的韩国民众“心急如焚”;附图4:一脸“无助表情”的韩国官员。韩国医生协会指责他故意发错音,污蔑医生为“医鸟”。)

    金语玉言图7金语玉言图7
    金语玉言图8金语玉言图8
    金语玉言图9金语玉言图9
    金语玉言图10金语玉言图10
    02-20
    02-04
    金语玉言图11金语玉言图11
    01-30

    “胡汉三又回来啦”! 据韩国的“京乡新闻”报道,曾经在韩国市场上“销声匿迹”的日货,又“重登宝座”。 为了逼迫韩国政府“就范”,日本政府从2019年7月开始,对韩国实施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当时,韩国上下“群情激昂”、“团结一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几乎所有的店铺门前都张贴着诸如:“日本不反省历史,就不销售日本产品”等内容的标语。 在我们国内,也不乏有人赞誉他们韩国人:“爱国”、“有正义感”。然而,5年过去了,当今的日本仍然没有反省历史,而今天的韩国却在追崇着“日货”。 报道引用了韩国关税厅今天(1月17日)的贸易统计数据:日本啤酒去年的进口额比前年剧增283.3%,达到5551.6万美元,时隔5年再次登上了销售榜首。 不仅如此,曾经被“腰斩”的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在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921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重新回到了原先的水平。日本汽车也“大受欢迎”。雷克萨斯去年在韩国卖掉了13561辆汽车,同比增加了78.6%。把那些宣扬‘韩国人不买进口车,尤其不买日本车’的国内“公知”的脸,打得“啪啪”作响。 报道说,之所以日货又成为韩国的“时尚产品”,与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韩日关系迅速升温有很大关系。 除了“日货回归”,公然悬挂“旭日旗”的日本军舰也堂而皇之地开进了韩国的港口。在韩国的舆论界,竟然也有人胆敢再议“独岛(韩日有争议领土 日本称:‘竹岛’)”的归属问题。 “亲日、媚日、舔日”之风,在韩国悄然兴起。 (附图:1月17日,韩联社记者在首尔市内的一家大型超市,拍摄到的陈列在货架上的日本啤酒。)

    金语玉言图12金语玉言图12
    01-17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