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镇魂歌888头像镇魂歌888头像

    镇魂歌888

    认证:君越车主·车龄6年

    简介:我不懂车

    165粉丝5关注1642获赞1被采纳关注
    终身免OTA图1终身免OTA图1
    03-25

    去试驾了一下枭龙max,对比了一下宋plus dmi awd,给准备买车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当时的枭龙试驾车电量在50左右 动力对比:宋的加速更快,但是两车基本没有大的主观区别,推背感都很强,枭龙在80以上得后段加速比宋要弱一点,100以上没试不知道。 底盘舒适度:这一点枭龙完爆宋plus awd,先说滤震,枭龙应该算是我之前试驾过的长城系列中,调校最软的车了,但是,在过减速带的时候,通过非常干脆,减震器液压和后悬弹簧明显是有技术沉淀的,行车时细碎的路感还是有的,这一点跟宋plus awd半斤八两,再说操控,转弯半径跟宋一致,小,当然,也侧倾,但是侧向支撑很好,明显更有信心,试驾没有激烈驾驶,但是感觉枭龙的地盘比宋要紧凑,拖拽感要差一点。当然咯,每个人对底盘的感受不一样,但是我天天开宋,这种对比是很明显的。 智能化:我没有试每一个功能,但就是寻迹倒车和自动泊车,对很多新手司机来说,很友好。宋plus现如今已经叠加了很多民间app加持,可玩性很强,如果枭龙销量上去了,应该也有很多app加持。还有,怀挡真的不习惯。 空间:都差不多,枭龙后排略宽一点,后备箱明显更大,车高更高。 舒适度:两款车静音性都很不错,前排的话感觉还是宋略胜一筹,但是宋的后排滤震和静音做的不好,枭龙没有试后排。枭龙过坎更舒服,起伏坡更干脆,宋的滤震很玄学,时好时坏,目前,我也没摸到门道。 至于dmi和hi4的技术先进性,其实在买车之前我也是很关心的,但是车友们,很真实的感受是,没啥用,买了车,也不用整天钻研谁优谁劣,人会适应车,车也会适应人,自己开车适应才是真,dmi在加速也会有换挡和顿挫,别听车企在那吹,dmi经过了这几年的考验,问题很多,长城之前做混动的经验也少,大概率也会出问题,只要,自己的车不出问题就行。 至于长城和比亚迪的商斗,哈哈,我在4s店没有感受到,销售还很热心的夸我的车,也木有贬低同行的行为,当然了,销售也是一如既往的不懂技术,很多概念说不清楚,跟比亚迪一样,车主比销售更懂车。 最后说一个槽点吧,枭龙的外观,尤其是前脸,真的不敢恭维,换个蓝山的前脸,vv6也行,再不济,赤兔也行,比现在这个好看多了,我个人是这么觉得,前面那一个个密集恐惧症的装饰,贴改色膜都要逼死操作师傅。 如果车主懂车,又在意底盘,枭龙max绝对是较优的选择。我声明,没收任何人的钱,发帖立个Flag,枭龙max或其衍生车型,如果名字不再作死,绝对会重回长城巅峰。

    枭龙max确实做到了逆袭宋pd图1枭龙max确实做到了逆袭宋pd图1
    镇魂歌888图1镇魂歌888图1
    镇魂歌888图2镇魂歌888图2
    镇魂歌888图3镇魂歌888图3
    镇魂歌888图4镇魂歌888图4
    镇魂歌888图5镇魂歌888图5

    先说明一下,我是比亚迪车主,周六陪发小去选车试驾,试驾了唐,拿铁p,id6,荣放双擎,问界m5,一天基本都在4s店里。 我谈一下我吹爆问界m5的原因: 总的来说,我感觉抛开科技属性,单就一辆车来说,问界的舒适度完全可以称为同级别第一,他的底盘调教偏软,但是滤振跟静音做的非常好,底盘很聪明,小的路面波动完全过滤,小的颠簸又有一种偏硬的感觉,侧倾也控制的很不错,座椅比较软,路面的震动基本传达不到腿部。 静音型,唐>问界>id6>拿铁 舒适度,问界>id6>唐>拿铁 动力输出(主观感受没看表,都是地板电),唐dmp>拿铁四驱>问界四驱>id6 车机,问界>唐>拿铁>id6 问界他这个车机贼流畅,兼容性好 决定舒适度和静音性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脚部滤振,其实这4款车,纯电的静音都很好(混动模式都没试),但是在纯电模式下,即使速度不到60以上,差距也已经很明显,唐和拿铁的脚部滤振做的一般,也可能跟轮胎和隔音有关系,跑起来都是感觉路感清晰,震动直达腿部,胎噪随之而来,id6的调教也比较软,但是总的来说车身稳定性比问界差了点,刹车点头严重。问界的滤振几乎感觉不到。 感悟: 奉劝各位准备买车的搬砖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油耗和舒适度上,作为代步工具,经济、舒服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外观,加速,黑科技都不是特别要紧,买回来一年多就腻了。 因为我当时买车的时候问界还是名不见经传,所以压根就没去试驾(当然也是因为预算不够),现在挣得钱也多了,早知道应该再等一等买问界了。 试驾没拍照,用官图和我的车替代一下(问界粉、迪粉勿喷)

    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1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1
    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2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2
    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3顶一下问界m5的舒适度图3
    镇魂歌888图6镇魂歌888图6

    首保一个多星期了,分享一下经历 【保养前】 提前一天预约,找到4s店客服电话,问好了保养时间,第二天去保养 【保养当天】 简单看了一下外观和车况,服务人员在车里铺了保护垫,防止工作人员弄脏坐垫 选保养项目的时候,机油多了一个磁护的,需要补差价270多,考虑机油也不是消耗品,直接换了,不太满意的是,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太够,解释不了两种机油的区别,还是群友和淘宝店铺工作人员解释了一下两种机油的区别,磁护机油对发动机频繁启停的车辆有保护作用。 在工作车间,服务人员让我带上了安全帽,穿上了防护服,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空闲的时候,找技师聊了一下,感觉专业能力还是很过硬的,看得出来对dmi这套系统研究很多,只不过,四驱的1.5t车型保养太少(我们这王朝和海洋分开),还引来了一部分实习技师过来观摩学习,抬起底盘后,线束包裹,密封和粘合确实看得出来做工不大好,这一块赶工可以理解,线束包裹控制成本不太应该,打算过后自己加保护罩。换了机油机滤大概用了1个小时 整个保养过程还算比较顺利,抛开车辆本身的原因,服务还是可以的,跟技师和其他车主相互交流了很多dmi的用车知识,用的来说,车已经买回来了,纠结很多东西也没多大意义,觉得接受不了的线束,后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点保护。 【人生感悟】 这跟娶媳妇一个道理,娶之前温柔体贴大方漂亮,开始过日子那就柴米油盐酱醋茶了,保养便宜,不出问题才是真理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1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1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2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2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3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3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4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4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5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5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6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6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7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7
    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8分享一下首保经历(全程划水)图8

    作为比亚迪的股东和客户,我来分享一下宋plus dmi awd提车三个月的一些用车感受。 本次不涉及任何其他车辆的横向对比,请各车主和准车主批评指正。 🙋🏻‍♂️情况介绍 2021年十一月底提的车,目前行驶了约3000公里,大部分是城区用车,纯电行驶居多,跑过两次高速。 🗒 真实感受 起步非常平顺,没有刹车异响,刹车距离38左右吧,刹车很敏感; 油门也很敏感,一点就走,零百加速5.8s,最佳成绩5.5s,不过一般也用不到,高速120提速到160(再往上没测过)非常快,无顿挫,超车方便; 颜值可圈可点,被audi车主贴脸鄙视过,还冲我扔了个烟头; 内饰异味目前已经没有了,快速净化的时候还有一点味道; 高速140,智能保电,soc依旧保持在30,没有亏电情况; 走了不少烂路,目前没有出现电池触底和底盘损坏; 出去野餐过一次,打开外放电涮羊肉火锅,真香; 车内KTV也比较赞,隔音很好,自带房间效果。 🔎 槽点反馈 车门需要大力关,我自己习惯了,但是朋友坐车经常关不上; 底盘太拉夸,尤其是转弯的时候,筷子悬架的侧向支撑不足(可见我上一个帖子),滤振也有点拉胯,不过城区沥青路还是很舒服的,遇到缓坡有坐船的感觉,不过我个人觉得坐船比硬过滤舒服,目前没有经过连续起伏,经常跑烂路不建议选这个; 直流快充比较拉胯,虽然有一个快充头,但是充电功率还是很低,见附图,所以还是少用公桩吧,服务费也不低; 功率型刀片电池跟能量型刀片电池不一样,功率型其实是假刀片(块状),工艺跟ev纯电车型使用的层状刀片不一样,期待厂家可以对dmi的功率型电池做穿刺实验和挤压试验。 📊 能耗小结 数据没有精确测算,我概略说一下,纯电模式我就不说了,以下是hev各种模式 条件为:空调26℃,座椅加热一档,平均气温-4℃,开5档氛围灯,L2开启,音乐音量8,95号汽油 hev高电量模式:多次短途取平均值,均速50,经常超车,实测1.5个油 hev馈电模式:多次短途取平均值,均速50,经常超车,实测5.8个油 hev soc18以下:多次短途取平均值,均速50,经常超车,实测7个油 hev强制保电30:多次短途取平均值,均速50,实测7个油 hev高电量模式:两次高速取平均值,均速120,实测油耗5.5个油 hev馈电模式:两次高速取平均值,均速120,偶尔超车140,实测油耗9.8个油 📚 节能技巧 建议上班族能用电就用电,家里有充电桩最好,用油的话如果在意驾驶体验,建议堵车路况强制保电soc设置在25,如果在意能耗,建议堵车路况智能保电即可,一般18左右会介入发动机充电,声音大了一点 高速路况,建议车速保持在120,以下数据我没有实测,但是从表显来看,120油耗是7.5个油,130油耗涨到了8.5个油,140油耗直接到了9.6个油,从表显油量下降情况看,上述不同车速的油耗比例基本符合,所以经常跑高速的,建议买纯油车 总结: 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香的,至于大家吐槽的悬架和底盘,因人而异,我觉得有点不甘,但是可以接受,后续会出首保的服务体验,也请各位多提问题和建议。

    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1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1
    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2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2
    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3四驱的一些用车数据和不足图3
    镇魂歌888图7镇魂歌888图7

    门神1979宋Plus DM-i 四驱100天提车记

    开门见山的说,玛奇朵p的价格已经算是利润很低了,今年的原料,大到钢铁,橡胶,小到芯片,锂,铜都一言难尽,魏派能报出这个价格应该是有战略考虑的,抢占一部分插混suv市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从配置表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的,充分体现了主打舒适的定位,再从我个人试驾玛奇朵hev的经历来类比一下,估计悬架调教还是舒适,作为一款家用suv中规中矩,可以肯定不会缺乏消费群体。 下面说一下个人存疑的几点问题: 1.插混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三电及质保) 2.电池的挂载位置及车祸安全性(参考hev后备箱下) 3.亏电的工作原理和油耗 4.充电效率 再谈一下各位老板关注的比亚迪宋(plus d、pro d) 比亚迪入局早,市场已经占了一部分,但是产能受限交不了车是一个硬伤,plus d是e网,pro d是王朝,虽然是一家人,却有不同的利益团体,也不排除会出现自家打擂的情况,这是比亚迪的企业文化,个人表示尊重并看好这种内部竞争。 很明显魏派在插电领域并不占优势,无论从三电专利还是三电质量,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魏派作为suv造车专业户,制造能力毋庸置疑,车辆品控也好一些。但是重申一下,车辆的品控并不等于稳定性,插混技术毕竟历史不长,无论是年资较长的比亚迪还是新入局的魏派,都可能会出现ev受限等问题。 所以,这两款车,在我思考,都是自主品牌弯道超车,抢占市场的第一步。 作为消费者,每人都有不同需求,各取所需即可 请大家理性评论,不要恶意引战。 希望魏派越做越好,希望国车百花齐放。

    对玛奇朵p战略定位的一些思考,供大家批判图1对玛奇朵p战略定位的一些思考,供大家批判图1
    对玛奇朵p战略定位的一些思考,供大家批判图2对玛奇朵p战略定位的一些思考,供大家批判图2

    流行与此比亚迪宋plusev开acc功能在环路上直接追尾了,大家使用acc功能要小心啦!

    大环境是今年原材料涨价,芯片缺货。 先谈一下摩卡的感受 内饰;比较豪华,取消了很多实体按键,这个因人而异吧,我是不太习惯语音控制的。 动力:试驾前我以为这么重的车身,可能会有动力不足的问题,试驾后发现,发动机非常线性,动力也比较充沛。 操控:满分100,我打80,比较主观 重点说一下,科技点拉满,虽然有很多我一辈子用不到的功能,不过确实是一个进步。希望下一代可以控制一下成本。 空间:车内空间绝对够,车的尺寸大了点,市区、高峰停车加塞不太方便。 外观:不如vv7好看,尤其是屁股和腰线 在谈一下玛奇朵 内饰:铁定比vv5减配了,没有感到预期的豪华感,但是塑料感也不是很重。 动力:提速到80是很轻松的,但是大概在40左右就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了,声音还不小。 操控:底盘减震不错,有点硬,路感强,转弯变道有点侧倾。 空间:后排感觉勉强放下腿,有点挤。车看着不小,内部空间真的不大。 个人感觉,价格有点高了,尤其是选装和高配,可能是原材料的问题,但是真的省油,试驾走了七八公里,表显只掉了5公里,有点反向虚标。最大的槽点应该就是后备箱下面的电机了,包裹有点草率。科技感仿照了摩卡,不过,真的用不大着(因人而异) 期待拿铁可以有好的表现,价格高不是问题,今年价格高可以理解,但是千万不要减配!!!

    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1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1
    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2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2
    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3比亚迪、奇瑞、魏派的心理活动图3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