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生为人杰666头像生为人杰666头像

    生为人杰666

    赛欧车主·车龄1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关于混动车的理论最低油耗(三)

    05-09发布于:宋PLUS DM-i车友圈

    计算理论最低文章第二篇,跑偏了,计划按自己的方法来!

    一、老规矩,先说能量基本情况

    汽油密度:725g/L~780g/L

    汽油热值:4.6*10(7)J/kg,可换成12.78度电,即12.78kw·h/kg

    一般按体积“升”计算油耗,所以换算成

    9.26~9.96kw·h/kg,为了便于计算,也为了方便记忆,取10kw·h/kg,即一升汽油热值约10度电。

    (不过,我看懂车帝纯电动能耗,折算电量油耗,好像在一升汽油在8.57~8.86度之间。不是很明白,懂的说一下。 )

    二、说发动机热效率

    据说现在最高热效率到了50%,我感觉有点不可信,不过是期望吧。

    由于我前面把汽油热值等于10度电,这里就保守点,最高热效率按45%算吧!对比一下:

    ①9.26*0.5=4.63

    ②10*0.45=4.5

    看起来没有高估,取值合理。

    参照现在比亚迪的插混专用1.5不带T,

    热效率43%,功率在32~35kw左右,区间很狭窄。

    热效率40%,功率在22~38kw左右;

    热效率38%,功率在10~50kw左右。

    既然是算理论最低油耗,那就把那就假设

    热效率45%,功率在30~35kw之间;

    热效率40%,功率在18~43kw之间;

    其他功率段不做假设。

    三、说电机效率

    由于没有具体曲线图,只能假设以后的发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化效率都能达到95%。

    且最高效率的功率区间与发动机的40%的区间宽幅匹配。

    低速行驶,驱动电机效率也不低于93%,超高速形式,比如驱动功率50kw时,不低于90%的效率。

    四、说电控

    假设综合效率最高99%,常规行驶效率都高于93%,超高功率行驶不低于89%的效率。也就是说充电放电两个来回转化效率不低于93%的优秀水平。

    五、说混动模式与逻辑

    由于不了解功率分流,还是按串并联来计算。混动直驱还是用单挡,取97%的传动效率。模式用电为主,高速限速120跑,顶多超车时10分钟130-140跑。连续行车不超过4小时。平缓路面跑,不包括上坡下坡。算油耗,不包括外部充电得到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是计算大家喜欢用的“馈电油耗”。

    确实这个“馈电油耗”和丰田、吉利的小电池油混有说什么却别,我有点闹不清。这个再讨论。

    如果长途旅游,导航与行车电脑配合,选择最佳能量路径。

    六、选车型功率

    车型还是以宋plus为参照,这类车型有着车高、车重、迎风面积大、风阻系数高等特点。但是是主流购买车型。一般轿车能耗不会超过它们。硬派越野等不做考虑。

    还是以“村长的大白宋”第二版公布的功率数据来算,速度从10km开始直到130km。

    电池充放电容量以10度计算。

    七、列表格,用公式自动计算。

    本表中,发动机只用最高效运行。不考虑噪音,不考虑冷启动等。

    时速六十公里以下,全部发电,一部分驱动电动机,剩下的充电。电池充满后,EV模式将电耗尽(10度),依此循环,直到100公里。

    时速六十公里以上,可以发动机直驱,剩余的功率发电充电池。

    因为时速八十公里以上,放电时间少于充电时间,不能按电池充满再放电算,否则总里程远超100公里。下面列表单独计算。

    以正好跑够100公里,电池SOC恢复到最低(开始)的状态为准。

    计算各时速段,发动机需要运行多久的表格。

    时速120公里以上,全部直驱,为了防止失速,其实需要多一点功率用于发电。

    上述计算中,许多取值是理想值,也许高于现在实际,但是也可能低于现在实际。希望是后者吧,那能耗会更低一点。


    简表,好看一点。

    按上表,宋plus这个级别的车型,插电混动,匀速30km/h平路巡航,理论最低油耗2.9L/百公里。

    各种循环测试程序有加减速,有高低速,不会低于这个油耗。

    因为购买这个车型,是需要它们高大能装的身形,所以想降低油耗,在保持随心所欲的车速状态下,只能从以下老生常谈的方面进行优化:

    ①车身轻量化,风阻系数优化,尽量降低迎风面积,减少所需能量。这个可能降低车辆空间,很考验设计。

    ②深挖发动机最高热效率,扩宽该功率区间。

    ③不断提高电机电控电池的效率,减少充放电环节。提高能量利用率。

    总之,降低油耗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尽量多的照顾到大部分用车场景,或者在某些用车场景有专长,就是一台优秀的插混车!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