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3-12-13发布

    【冬季用车:三】冬季/雪地驾驶有讲究 冬季来临,各方各面都有一些跟别的季节不太一样的地方。轮胎对于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全车两吨半都指望这四个巴掌大小的接触面积与地面相连,无论起步停车还是辗转腾挪都靠它们,无论我们驾驶技艺多么高超、车辆性能多么过硬,没有轮胎的时刻保障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说到“冬季用车”和“轮胎”估计很多车友会脱口而出“要说换雪地胎了呗”……其实不然。 0.首先就是常有雪地的地区,特别是在东三省、新疆内蒙北部等一些地区积雪明显、频繁的话,肯定是要上雪地胎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确保安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永远不要怀疑雪地胎的“专业性”带来的安全性提升!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地区的车主来说,无疑是一直用着四季普通轮胎的。事实证明只要正确使用、保养得当、常识具备,普通胎在非频繁积雪地区也足以确保行车安全。 1,胎压。 在气温明显下降却还未必入冬时,估计很多车友都已经收到了“胎压报警”,往往四轮胎压都低了好多, 这是正常的“热胀冷缩”带来的结果,我们只需要把轮胎胎压尽快补充到正常压力范围即可。正常标准胎压在主驾车门框可查看。需要说明的是,确实有“冬季可适当降低胎压以扩大触地面积”的说法,但那一般是指冰雪路面的“权宜之计”,在非积雪路面效果并不大,而且还会增加电耗,并不建议采纳,还是应该按照理想官方建议胎压值设置。 2.日常保养 冬季驾车出行前,我们一定要经常注意清理轮胎内的异物,避免花纹沟槽被异物填满导致抓地力下降。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胎面的磨损程度,若是磨损不均或较为严重,最好及时更换新胎避免抓地不足导致侧滑失控。至于大面积冰雪地区还应该为轮胎装备上防滑链增加摩擦力自不必说。 3。驾驶行为 因为轮胎的物理特性,温度大幅下降后,硬度也会增加,柔韧度下降,摩擦力也跟着下降了,轮胎相对更容易打滑。尤其我们电驱动的车辆,动力输出普遍比燃油车更为迅猛。所以在冬季驾驶时,我们最好要避免起步过快、急速转向、突然刹车等行为。车辆起步应缓慢、适度,转向时尽量避免急打方向,防止发生侧滑;尽量避免急踩刹车,提早点踩刹车才能更好地避免意外情况出现。避免盲目听信“点刹”,而应该合理使用车辆【湿滑模式】和【越野脱困】模式,相信科学,更信任我们的车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模式。 #理想汽车 #理想L9 #我和理想L9的日常 #冬季用车

    加载中…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