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从理想2月销量1万6看这个品牌的未来

    2023-03-08发布于:理想L9车友圈

    理想2月销量1.6万,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一倍。说说对着牌子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

    到目前为止,理想的营销还是非常成功的。这要从理想的目标受众谈起。

    理想的目标受众主要是预算在40-100万之间购车的富裕阶层。也就是原来买34C到56E,甚至上探到78C的这个群体。

    那这个富裕阶层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买理想的人一定是社会里的成功者,应该是中国至少前万分之一的收入群体,他们很牛,在10000个人中,已经超越了9999个人,算是人中龙凤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这个富裕群体的总体数量,比起开宾利、劳斯莱斯、牛马伦的那个阶层还是要多很多。

    牛马伦阶层基本上在所在的行业应该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了。

    富裕阶层呢,经济实力很强,但影响力还不足够大。造成了中国的这个富裕阶层,在心理上需要一个“标签”。

    什么是“标签”,就是当他跟自己的阶层和圈子的人聊天的时候,聊到“最近换啥车了”,眼光必须得“跟得上形势”。

    ======

    以前,这个标签是BBA。但是随着BBA的保有量越来越高,同时新能源这块没及时跟上,这就让BBA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承担这个标签的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理想的车主,家里大概率还有一台宝马和一台奔驰。

    后来,这个标签曾经落到“丰田阿尔法”的头上,本来就是个实用的厢货车(在香港,遍地都是),结果一跃成为富裕阶层的“标签车”,还得疯狂加钱买。那些年,换车不谈阿尔法,说明你从这个圈子落伍了。

    再后来,阿尔法也不行了。理想就接棒这个“标签”了。

    那为什么特斯拉没有成为这个标签?因为起步就卖的太好了,像德国大众,遍地都是。纵然特斯拉赚的盆满钵满,依然不具备承载富裕阶层标签的特质。这个标签必须小众,必须具备“代表性”。

    还有一部分理想用户说看中理想的舒适性,其实您家里那台宝马,底盘硬的一批,以前咋不谈舒适。说白了,主要还是标签在生效。

    ===

    理想能不能推出20万级别的车?

    打死也不能,等于自杀。因为20万的理想一出,他的标签作用瞬间崩塌。理想的用户不可能委身买20万的便宜车。但是真正手里拿着20万预算买车的人,又相对注重性价比,在性价比维度上,理想绝对比不过其他竞争对手。

    理想接下来怎么走?

    继续保持“新能源豪华车”的定位和形象。这条路接下来有两个结果。

    其一,理想在这个过程中车越造越好,成为真正的豪华品牌。

    其二,理想在成为真正豪华品牌之前,已经崩塌。

    造车是个非常复杂的事儿,在新能源时代也是如此。

    成为真正的豪华品牌都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理想必须确保在成为霸主之前,其标签作用不被富裕阶层抛弃。否则,就会死的很惨。这其实非常难,因为富裕阶层的消费能力非常强,也就意味着很容易在买车这件事上“移情别恋”。留给理想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多。

    ======

    以上观点,绝无冒犯,更不是一概而论。但是,应该说中了很多case。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