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掘金人头像掘金人头像

    掘金人

    探险者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4懂车智多星LV4

    喜欢听音乐,想了解一下音乐史么?

    2022-12-15发布于:探险者车友圈

    很多人认为音乐是生活的调味品,可以给生活增添情趣。

    而我觉得音乐是我们的必需品,是美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为了能在驾驶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愉悦与力量,选车的时候汽车音响的配置已经是很多人购车时的要求。


    大探ST-line的三分频功放,14喇叭(7BO)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在我提车并不长的行程与时间中,提供了很多沉醉的音乐。



    音乐能够带个人的力量就像《肖申克的救赎》电影中,安迪冒着被重罚的风险,播放“费加罗的婚礼”那段情节,苏珊娜所唱的咏叹调抒发了苏珊娜对自由的向往,Andy通过歌剧,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由,同时唤醒囚犯们对自由的向往,即使因此被关一周黑监,他也认为值得。


    音乐会留在他的信念里,信念是高墙关不住的。

    这就是音乐特有的力量。

    这种音乐特有的力量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侵袭我们的身体,让我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让我们通过音乐来发现自己与那些不同经历、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中的人唤起的相似情绪。


    这种跨域时间、地域、人种的情感联系力量,足以使音乐进入人类艺术的范畴,成为我们对抗这个冰冷世界的有力“武器”。


    特德·焦亚的这本新书《变革之声》,聚焦人类音乐艺术这个独特“武器”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新的看待音乐发展的视角,其中又穿插了许许多多有关音乐的奇闻轶事,可谓是每个“爱乐之人”的宝藏了。

    (作者特德·焦亚(Ted Gioia)是美国钢琴演奏家、爵士乐资深评论家、音乐史学家,著有《如何听爵士》《爵士乐史》等多本相关音乐书籍)

    《变革之声——一部真实的音乐史》,足够展现这本书的主题,充满变革的音乐史。


    人类不断推动着音乐的变革,音乐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的变革。


    作者的几个观点贯通全书:


    🎵进化给予了人类能够创作和使用音乐的能力,而且我们也有这样的欲望。性与暴力是音乐发展中的两大驱力。


    🎵音乐革新几乎总会源自局外人,多元文化的汇集有助于音乐革新的发生。但局外人也会被主流文化与统治阶级吸纳,成为新的局内人。局内人通过改写历史来掩盖局外人的重要性。


    🎵音乐会有扩大个人自主权和个人自由的倾向,会被统治阶级干预。短期的干预非常有效,但长期的干预往往失败。统治阶级会通过审核与过滤,大量音乐无法流传,能够流传下来的音乐往往也已经被曲解。


    特德从宇宙初始开始,将人类的音乐发展历程大致区分为几个阶段,并通过这些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些阶段之中,那些被人忽视或遗忘的真实音乐史。

    一、史前时代


    宇宙中充满了“声音”,现代科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宇宙大爆炸4080MHz极端高频的微弱余波;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也发现了26秒一次的脉动。


    自然界中充满了“声音”,因此动物也进化出了对特定频率范围“声音”进行识别的能力。这是上天给予人类的礼物。


    人类同时还有先天的身体与外界节奏保持一致的倾向,因此,“声音”在帮助我们进化意外,发展出了“音乐”的功能。在早期原始人的洞穴中吟唱能够激发出人类部落的集体感。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演奏或聆听音乐时,我们的身体会分泌催产素,让我们更信任周边的人。


    现在发现的棕熊股骨制作的尼安德特笛、动物犄角制成的号角灯最初的乐器本身便是食物链的一环。其他乐器则是从狩猎武器演化而来,最早的弦乐是猎弓,棍棒和卵石可能是打击乐的起源。


    可以说史前时代的音乐,是我们的先天能力,加动物本能驱动,共同发展出现的一种艺术。

    二、古典时期


    史前时期步入古典时期的过程中,也逐渐从原始的混沌,经过毕达哥拉斯加持数学后的音乐理论,简化为了规则和算法。这也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把自由的音乐套上了枷锁。


    然而规则化的音乐无法抚慰人心。柏拉图临终时想要听到的声音正是他花费毕生时间去猛烈攻击的乐器。精准的音调无法提供慰藉,充满“魔法”的无音准世界才能实现。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音乐中很多的女性、非理性主义信仰的音乐元素,也逐渐被清洗出去。诗歌或被删减,或被重新诠释,不体面的音乐被迫为道德规范服务。萨满式、魔法式等另类理念遭到了冷嘲热讽并从大众视野中消失。


    随着这种发展趋势,女性强调生育、迷幻和魔法的传统,也转化为了歌颂清规戒律、社会秩序、威武男性、万众一心的男性传统。


    这种传统中,诞生了“史诗”。人类采用“史诗”这一载体来记录和保存历史以及必要的活动经验,而“史诗”是和音乐搭配而生的。我们现在去阅读被作为文学作品保留下来的史诗时,根本无法展现它们真正的精髓。


    在这一时期,统治阶级也开始利用音乐,作为维护统治的宣传工具。他们不断批判与打压充满“魔法”与“情感”的歌曲,妖魔化女性音乐(毕竟塞壬女妖的歌声会让人失神,但这也至少说明了她们的歌声是真正吸引人的),诋毁当时流行的音乐。


    当时的音乐如果流传至今,说明它们已经通过统治阶级的审查和与过滤了。大量真正流行的音乐,都没能通过这个审查滤镜。


    三、中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欧洲的中世纪音乐从统治阶级的宣传工具,进化为了宗教宣传工具。基督教就像曾经的统治阶级一样,持续对音乐进行着利用与打压。


    在这种“局内人”掌控音乐的情况下,“局外人”也在不断地发起对这种缺少灵魂的音乐的攻击。叛逆神职者“歌利亚德”、伊斯兰世界的奴隶女歌手“琦颜”、男性“特罗巴多”诗人与极少量的“特罗巴利兹”女诗人层出不穷。


    虽然绝大部分人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但她们的歌留在了我们的音乐里。现代音乐中有很多奴役和束缚的意向,我们歌唱自己是所爱之人的奴隶,而全然不知这一概念背后惨痛的历史。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版权归属的出现,基督教对音乐的大量资助,在对时下流行音乐的打压失败后,往往是转为通过审核与过滤后征用这些音乐。音乐家也拿着教会的赞助去写更多叛逆的新风格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家的名气和收入大涨,听众也有强烈的个性化与打破权威的音乐诉求。


    然而浪漫主义歌颂自由的音乐依然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利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大量的音乐被兴起的民族主义者所利用。早年的破坏者,再一次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现代西方音乐


    随着时间发展到了20世纪,就像作者的结论那样,主流文化中欧洲遍地骄奢的卡巴莱歌舞厅没能引领新潮流,美国陈腐的白人音乐显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甚至经常不得不剽窃黑人的作品)。


    充满人类早期音乐风格与朴素生活真理的黑人音乐,从局外人的角色再一次引领了音乐的变革。更贴近真实生活的音乐,注定会胜出。


    从反拍的切分音,到充满了性与暴力露骨歌词的布鲁斯,再到充满了即兴表演的爵士乐,几十年的时间里,音乐再次打破毕达哥拉斯的规则,重归自由和随性。


    这种自由和随性也常常能够打动现在的我,虽然曾经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现今我也更加热爱爵士乐。


    然而,没有一种音乐是完美的,爵士乐成为美国主流音乐的同时,就注定了新的音乐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与爵士乐的自由随性不同,在现代城市社会里歌颂农业社会的平静生活,同样带来了一定的市场。


    农业时代人类逐渐过上了定居生活,日子艰苦但牢牢地在土地上扎根,乡村音乐没有卡巴莱的骄奢,没有爵士乐的随性,但却饱含一种对于城市化的抗拒。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种力量不足的抗拒,已经无法满足听众的热情,摇滚乐出现了。


    可以说摇滚乐是很多年轻人的音乐必修之路,无处安放的愤怒与荷尔蒙,只有充满了爱与暴力的摇滚乐才能满足。


    摇滚乐发展最火热的时候,和美国的社会变化也非常相关。在越南战争期间,摇滚乐更是肩负了“局外人”对于战争的困惑与失望。在飞速增长的经济和收入面前,年轻人失去了斗志与活力,摇滚乐成为了恰逢其时的发泄方式。


    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曾经迷恋过摇滚乐,感觉只有摇滚乐能帮助我嘶吼出那些心底里最深的声音,该死的爱情,该死的社会,该死的生活,该死的人类。而一旦从这段对自我最为迷茫的时期过去,那些愤怒也都随着生活而变得稀碎,也更加真实。


    在20世纪80年代技术发展后,音乐再一次出现了变革。CD唱片的发明和MTV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音乐本身。从前,只要音乐和歌好就行,现在表演成了第一位的。一个歌手已经无法自给自足,而只能通过包括舞蹈、编舞、摄影、化妆、服装设计等等的庞大团队来作为后援。


    这期间诞生了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流行巨星,在全球的传播水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度。


    然后说唱乐再一次从“局外人”的角色异军突起,通过半音乐化的吟唱,将音乐在人类中出现时最古老的魅力带回现代。


    带着整个英语中最脏的脏话,和令家长与FBI恼怒的歌词,说唱乐已经被主流文化认同并吸纳。令人厌恶的音乐,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转变成了体制中的里程碑和广告商家的法宝。


    五、未来的音乐


    音乐还在继续发展着,而生活在主流文化中的听众显然无法发现下一次的变革在哪里出现,会发生些什么。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音乐也越来越不是一种单纯的“声音”,作者对于这种发展有一些焦虑,我也一样感到困惑。


    🤖标签与算法


    现在的听歌APP都加持了AI算法,在算法分析我们的喜好以后,会给我们推送特定的标签音乐。看起来这样的技术节省了我们的时间,让有限的音乐时间能够更快的发现自己喜欢的音乐。


    然而这样的标签和算法,反而会影响我们从多元的音乐中获得满足的能力。随着相似的音乐和歌曲越来越多,一些“局外人”的新东西,可能才是我们这正想要的。


    这种看起来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东西,其实完全不了解我们。


    我们看似拥有了所有音乐,但其实我们失去了更多。


    📱音乐成为了附属品


    从前我们买音乐是为了体验,而商业模式上也是靠出售这些音乐从而带来收入。


    但现在,音乐沦为了附属品。苹果为了更多的销售产品,才去更多的拓展音乐功能;碧昂丝靠音乐出名,但却靠多元化的商业投资帝国赚钱……


    如果你对现在成本化、格式化的音乐感到不满,那我也有相同的感受。但别担心,总有“局外人”在看着现在成为附属品的音乐。


    🎹音乐成为了更加精确也乏味的存在


    音乐电子化以后,所有的节拍和韵律更加精确无误和一成不变。毕达哥拉斯如果在世,也可能会崇拜这样绝对精确的电子音乐吧。


    但完美的节拍,并不好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听到的很多音乐千篇一律的原因。


    那些演奏者的技法、情绪,都在这样的一成不变里被抹杀,而这些才是大师和一般的演奏者之间的重要差别。


    总之,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喜欢音乐,这本《变革之声》也一定能带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除了收获西方音乐发展史的知识,我们还将收获很多有趣的明星轶事,回想起自己喜欢的音乐和音乐家,想起自己与音乐之间的往事。


    现在就去戴上耳机,拥抱音乐吧🎧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