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525v90头像525v90头像

    525v90

    沃尔沃V90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懂车帝4周年懂车帝4周年
    • 超级车友节超级车友节

    一直在草稿里的提车分享帖

    2022-12-11发布于:沃尔沃V90车友圈

      我应该是为数不多的见证v90诞生到引进国内的车主吧?从14年的概念发布、到15年年初量产车型登场、再到16年正式上市、最后17年4月引进国内。

    2014年2月27日,在日内瓦车展上,沃尔沃发布了一款概念车名为“Volvo Concept Estate”

           最早追溯到大二开始就对旅行车对上眼,市场那么多车型,就偏偏喜欢这种“轿车+货车”的车型,在之家上找了一圈,看上了v60,那会还是上代车型,喜欢旅行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外观,就觉得我要的车就该长这样。

    2016年2月18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沃尔沃发布了一款新车“Volvo V90”

    时间来到大二下学期那会CE概念车发布,说隔年会以v90代号确认量产,那会就在臆想着什么时候能引进国内。大三那会看到量产车就坐不住了,一直期待着引进。现实容易让人清醒,国内那会旅行车选择少,主要原因是市场小、小众需求、没有历史沉淀,人们很难对新车型建立良性的认知,在这环境下厂商更不愿开发了。在当时赚钱代名词莫属SUV了,相比其他车型SUV视野更好、空间更大、通过性更强、安全性也优秀,特别适合国内车主对于用车的综合性需求,现在也是如此。

    2017年4月19日,在中国上海车展,国内正式上市销售“Volvo V90 cc”

           直至毕业后第二年v90还真引进了!!!离谱!没市场还引进!沃尔沃是真爱。。。不对,吉利才是真爱!

           大学还是靠家里投喂,不懂赚钱的意义,但工作了就的想现实问题,哪里来的钱,落地小五十,几千块的工资怎么搞?慢慢把这车淡出视野了。

           期间搬砖了三年积蓄有限,喜欢车也喜欢开车,V90搞不起,两厢车也是可以的啊,路一步一步走,退而求其次高尔夫、308s、A3两厢、A级两厢、1系两厢等等都挺漂亮,也都偷偷去试驾了,但最终被对象给劝住了,一个住公司的人,要车干嘛?

           再搬了两年砖,虽然还没结婚,但也的考虑未来家庭的事,购房、结婚、养小孩都的花钱,回归理性,现在买车做什么,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年头出行也相当方便,并没有因为没车造成困扰,为什么要买车?还是好好搞钱吧。

            可笑的是又过一年,发现努力赶不上房价,当地楼市在我工作至今翻了三倍!活着是为了按章办事、各阶段完成“环境”给你设定的目标?活在被别人圈定的标准里面?还是说就该享受当下及时行乐?

           跟我对象商量了一番,决定今年买车。在预算内可选择的车很多BBA的45C、C旅、4a,mini的clubman等等。但对比下来还的是v90,不买将来铁定有瘾,电车崛起的年代,万一哪一年停了呢?造一台少一台。

           买车就是很纯粹的一件事,买力所能及且喜欢的车最好,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趋之若鹜,可能是它的设计?它的品牌?或者是驾驶感受?只要有一点吸引到你,让你着迷,我觉得那就够了。


           接下去买车过程就不说了,聊聊V90的设计。

          V90是沃尔沃遵循着“less is more”设计理念创造的车型,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通过V90去满足多数人的生活需求。

    外饰设计:外观线条干净,干练的气质拉满,没有多余的修饰,侧面大灯到尾灯的腰线,把车身视觉线拉低,让车身更显修长。整车比例恰到好处,两车轮的位置靠前,驾驶舱视觉重心靠后,让车更具运动,有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顺带说下发动机舱的比例并非为了漂亮而设计,是为了安全而设计,巧妙利用横置发动机让预留空间保护驾驶舱,反倒可以说沃尔沃把“安全做漂亮了”。

           车灯设计:相信这是很多人最喜欢的地方,我认为前后灯设计得出彩,是因为很有品牌战略意义。原因在于这样的设计构成了整个沃尔沃家族化视觉语义,非常利于品牌营销与品牌识别,营销号上的“维京战斧、雷神之锤”,虽然不太喜欢这名字,但不得不说这PI做的真不错。

            遗憾:更中意还是22的RD版,没有引进22款RD有点可惜,现在汽车市场都在做年轻化设计,RD的低姿态车身、更运动轮圈、更运动前后唇。但换个角度思考,每个月两三百台销量,换谁也不愿意引进,这是生意不是情怀。

           内饰设计:因为这套内饰已经沿用了6年了,在现在注重人机交互时代,屏幕是具备相当重要的入口,显然中控区域设计会较为落后,好在整体视觉干净,功能分区清晰,也不会有强烈的不融入感。好玩的是审美的差异性,很多同事觉得不好看、不豪华、没氛围灯,我觉得还可以,那些都是多余的,反倒觉得用起来顺畅就行。


           说说优点,车机功能简单不繁琐,按键都是给常用功能,且能高效直达,不像现在很多新能源在物理按键上一味做减法,所有功能融入屏幕,换来的是更低的成本以及多层级的操作。产品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人去适应产品。

           我认为这套内饰设计还是比较经典的,简洁明快的线条贯穿整个内饰,与外饰相呼应。中控功能设计把最重要的按键给到音乐控制,这也是沃尔沃的产品理念“别赶路、去感受路”。座椅的人因工学设计、内饰环保用料等等一堆优点。


           遗憾:白内砍掉了,优雅干净明亮的驾驶座舱给人干净会更加舒适安全的。

    说完设计顺带说说其他的点:

    动力操控:动力输出较为线性,顿挫感较弱,不足的是低速油门响应较慢,感觉输出不跟脚。方向盘较轻路感清晰且舒适,本身对驾驶要求也不高,不追求多运动,所以问题都不大。

           空间布局:对于旅行车定位来讲,我认为这车还是比较优秀的,前排空间一般车都不会有问题,后排我认为也很合理,够用的后排空间,坐两人是比较舒适的,把空间留给后备箱,让车有更强大的装载能力。

           油耗方面:油耗最初也没怎么考虑过,毕竟车也开得少,担心什么油耗啊。不过看到圈里也很多人讨论过,所以也测试过,极端条件下百公里能做到5.8个油,条件:领航+时速90+匀速,正常镇上开13-17个油论路况而定,高速一般7-9个油同样论路况,开了领航辅助能再降一个。


    驾驶一万公里问题汇总:

    1.天窗异响,提车一个月就出现,去4s店处理,但没有完全解决至今一直有。特别是怠速导致的车身抖动也为有声音。

    2.做工问题,车门、车窗防水胶条贴歪起翘。

    3.装配间隙问题,后挡风玻璃左右间隙差异大。

    4.车内镀铬装饰件按压异响。

    5.油门响应问题,油门慢半拍,不跟脚,感觉转速的到3000动力才上得去。

    6.倒车主动刹车,倒车车速过快容易启动紧急制动,实属很吓人。

    7.车机故障,有次高速显示48v电池充电异常,需要去4s店检查。

    8.可能算是问题,引擎盖开合角度太大,183踮脚尖够不着。

    9.车机问题,空调设置界面启动过慢,其余界面均很流畅。其他车主的黑屏问题、CarPlay问题没遇到过。

    10.刹车问题,刹车不线性,主要反映在低速行驶过程中(等红绿灯)可能是电子刹车介入缘故。

    11.启停问题,自动驻车可以关闭,但发动机会自熄火,刹车控制不好发动机反复启动,时而出现车子闯动现象。

    极端情况下的油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