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鲜试官试驾报告:影豹2.0L智能混动版

    2022-11-07发布于:影豹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圈友鲜试驾

    关于影豹,你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关键词是什么?

    在今天看到实车之前,我对于影豹的了解和认识都是完全陌生的。对于网络上的一些关于它的调侃和热梗,我也只知道早前某知名车评人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对影豹的描述:(它)很像一个品牌的性能车,AMG。

    在今天试驾体验完之后,我也去看了一下这位车评人对于影豹的测评视频。感觉网络上的一些调侃,多少是有些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的。所以带着求真去伪的目的,我在今天试驾的现场也体验了几辆和它在目标人群和产品定位方面存在竞品关系的车型,在经过体验之后,对于影豹也有了自己的评价感受。

    【试驾车型】:影豹2.0L智能混动版 (售价14.8万)

    【其它试驾车型】:

    东风本田思域2.0L e:Hev劲速版(18.79万)

    长安UNI-V1.5T尊贵型(11.69万)

    长安深蓝 SL03 1200增程版(16.89万)

    每名用户可以选择4辆车进行试驾体验

    静态感受 1、影豹混动版的造型设计和燃油版的的基本保持一致,在格栅两侧类似“飞机发动机进气口”的造型还是比较年轻运动的并且在格栅右上侧增加了H标识。在车灯内双竖造型的日行灯将近远光灯组分开,也很有辨识度。但是我真心觉得后视镜和前唇的仿碳纤维装饰有些画蛇添足,用力过猛。其实本来外观设计挺出色的,这两处的装饰的手感和质感一下破坏了整体的设计。影豹燃油版的声浪在混动版也算是保留了一丢丢,不过对于一款混动车,尾部双边四出的排气的实际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2、如果说影豹的外观是战斗感十足,那么内饰则是一下子把这种战斗感瞬间拉回到一个家用代步车的感觉。首先就是配色,这个蓝黑搭配的内饰,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其实本来整体的内饰层次和布局挺成功的,结果这个配色让我真的欣赏不来。尤其是座椅的双色拼接,真的有点儿后期改装的效果。

    3、再者就是座椅的造型,既然主打运动性能,座椅造型上却没有采用运动一体式座椅,而是这样的分体式座椅,不知道厂家是出于何种考量。仪表台通过贯穿的空调出风口以及不同配色营造出层次感,主驾驶仪表屏和中控屏采用了联屏设计。中控区域也采用了现在很流行的上下分层设计,下层并配有12V点烟器和USB接口,该处的储物空间也具备很强的实用性。中控台区域表面仍然采用了仿碳纤维的材质进行装饰,不过这种材质在硬度上似乎比较差,试驾车已经能看到些许划痕了。我个人感觉将仪表台下方的蓝色皮革覆盖改为哑光金属拉丝的材质进行装饰,会更加好看。

    4、对于身高180以上的乘客来说,影豹的后排空间稍显局促,标准坐姿下,头部会顶到上方内饰盖板,纵向方面距离调整好的前排座椅,大概一拳的距离。如果采取更加放松的姿势,膝部会顶到前排座椅靠背,好在前排座椅下方有一定的空间,脚可以放入到座椅下方一些。在第二排地板中央有一定的凸起,大概3-4指左右的高度,对于男性来说,脚部放置的横向宽度有些不足,纵向上则是刚刚能放下43码鞋子的样子。

    下面是长安UNI- V的内饰和双拼色设计,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

    UNI- V的主驾驶仪表盘特别有战斗气息

    5、我不知道为什么影豹的设计师如此偏爱这种碳纤维风格的装饰件。门板上蓝色皮革覆盖的区域和门锁拉手周围的“碳纤维”搭配吗

    动态体验


    1、影豹从静止到逐渐加速(非直线加速)出发,车辆在D档从AUTO HOLD状态到启动,发动机工作时,车内几乎毫无震动的感觉。但是现场部分车辆配有发动机启停功能,这玩意儿一启动,发动机抖一下不说,连带着踩油门都感觉有点儿迟滞。

    2、在湿滑弯道中,出于安全考量,入弯和弯中速度保持在30-40公里左右。我驾驶思域和影豹的路线是从外(入弯前 时速50km/h)-内(入弯时 时速38km/h)。此时,思域四轮全部行驶在了模拟湿滑路面上,但是下图中车轮其实还没有出现打滑,前轮也保持着转向角度。在弯中,开始打滑,车身出现了外甩横摆,ESP迅速介入。也就是这里发现思域和影豹之间的细微差别,思域ESP介入后,基本上不需要调整车身姿态即可以加速出弯。而我在驾驶影豹的时候,同样的外-内线路,影豹需要轻微的修正方向。

    其中的差异不光是车辆底盘结构原因,更多的是和入弯速度、角度还有ESP的介入时机与力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并不能说明影豹在这个科目表现不如思域。

    另外一个用户驾驶影豹

    我在驾驶思域

    3、障碍物避障时可以从下图中看到在躲避最后一个障碍物时,能够看到影豹车身左侧因为惯性,左前悬架受到压缩,车头正在向右修正,车头与车身即将回正。这个科目中,我(我是菜鸟)在开始躲避第一个障碍物前的速度是50km/h,大概在35-40km/h的速度躲避过了后面2个障碍物 。避震压缩后,在恢复时没有多余的弹跳,还是能够比较迅速地衔接下个操作。

    紧接着车辆来到U型弯道,车辆并没有什么转向虚位,能够较好的抱住弯心。不过对于我这样的菜鸟和驾驶时速,在这个项目中对于3辆试驾车辆的弯道表现感受基本一致,并没有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紧接着车辆来到U型弯道,车辆并没有什么转向虚位,能够较好的抱住弯心。不过对于我这样的菜鸟和驾驶时速,在这个项目中对于3辆试驾车辆的弯道表现感受基本一致,并没有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4、�在零百加速项目中,或许是因为开多了各种纯电车(汉EV、model Y双电机、model3 性能版、蔚来ET5、EC6、零跑C01),我觉得影豹和其他试驾车辆的表现就比较平平淡淡的。无非就是你能听到内燃机全力输出的声音,仅此而已,很难激发出你的肾上腺素。

    在零百加速中影豹的发动机声音是持续保持咆哮,并不像6AT或者更多齿比的变速箱那样在升档时,出现短暂的停止,然后再咆哮。

    影豹的油门反应比UNI- V要表现出色,UN I- V不知道是何原因,快速且深踩油门时,车辆动力输出会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没有影豹跟脚。

    由于场地长度限制,车辆加速后最多也就只能达到110km/h左右,就到达刹车点了,无法体验到车辆的后段动力表现,比较遗憾。

    影豹的感觉制动表现一般(车内乘坐2人),轮胎性能是主要原因,加上车辆基本上10分钟之内就会进行一次全力制动,刹车片的表现也有所下降。

    在颠簸路段的滤震表现影豹和思域的表现要比UNI- V好一些,特别是纵向的跳跃,UNI- V的上下跳动幅度要比前两者要大。

    其它细节


    不知道试驾车是否为样车,后备箱内的的上表面并没有配有装饰盖板,钣金和后备箱开合结构就裸露在外面。

    总结:

    本次试驾因为时间比较有限,可能在整体的驾驶方面的感受并不是非常的全面。更多更细节的地方,还没有发现和感受的很充分。同时,本次试驾车辆的价格从最低的11.69万(长安UNI- V)到最高的22.59万(小鹏P5),如果不谈价位去评价一辆车是否推荐购买,完全不客观。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配置、做工、材料都和成本价格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80后,对于速度和激情只是压在心底里的回忆罢了。年轻时,能自己有辆车就觉得已经很满足了,根本没有能力和条件去选择心中的dream car。而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买车的时候,已经不单单是考虑操控、加速、运动感,考虑更多的是空间、经济性、价格、可靠度等更务实的因素。在现场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果我现在是大学刚毕业1-2年,手中有点儿小积蓄,父母又能赞助支持一些,选择一台代步且外观运动的车来说的话,影豹和UNI-V等车型都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