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提车后的第一次长途旅行

    2022-09-26发布于:Model 3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特斯拉开学季提车分享

    开电车很多人的选择就是城市上下班出行,买了电车意味着生活半径仅仅剩下了日常+工作+城内Social。那么新能源车到底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在疫情憋坏人的时节里,我要开着Model 3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时得真切体验下电车长途辅助驾驶和充电续航的场景,我选择北京到宁波的路线,开着小特去看看大风车。当然倔强之下依然内心忐忑,我该不会被我的小车车撂挑子吧?



    为了减少路途中突发状况发生的概率,长途出行前,车辆的检查和准备必不可少。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四条轮胎,确保轮胎的磨损处于正常状态,高于侧面磨损线,并且轮胎侧面无鼓包无深度划痕,小车之前让朋友试驾过,都开的比较凶猛,这块还是要提前查一查确保安全。当然胎压也是顺便看下确保四轮胎压在2.7-2.9bar之间就行,太低的话电耗可能会提升,最主要高速会很不安全,这点大家要注意哦!由于车才驾驶了几千公里,还没有过第一次保养,刹车性能应该问题不大。最后检查下雨刮有没有破损,补充好玻璃水,毕竟南方的雨量可没法和北方比。对了,记得后备箱备上水和饮料,长途路上咱们可不能渴着。



    上重点,从北京开出来之后,说说我的驾驶感受~

    我选择Model 3大概率就是看着这种极速驾驶的感受,即便是女司机,我也在追求加速上有着自己的执着,486匹马力,3.3s的百公里加速当时一下就吸引了我,加速踏板脚感精准,在运动状态下动力随叫随到,只要踏板踩到底,强烈的推背感随之而来,像是做了过山车一样的兴奋,说实话也让长途驾驶增加了一些乐趣,我的小车转向精准灵活,在高速上开启运动模式,这次可算是爽了一把,穿梭在车流之中,将驾驶感拉满。小车方向盘反馈的力度稍微大些,平常在城市内代步的时候,真的是对女车主不太友好,但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这个反馈的力道反而给了我很大的驾驶信心,再加上车身比较低,感觉底盘稳定性很出色,随动性极为舒适。



    虽然为了享受驾驶感,大多数时间我都是亲自驾驶,而且辅助驾驶选装包也没有购买,但辅助驾驶是我一直最喜欢的功能,说实在的我倒是没开过那么多车,但是我仍然坚信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是站直鄙视链顶端的。日常上下班就不说了,在北京早晚高峰“全红”的环路上,开启辅助驾驶,释放出手脚轻松应对日常堵车这都是小菜一碟。关键是在长途疲惫之时还能载我一段的快乐,真的是无比幸福。我觉得特斯拉辅助驾驶最厉害的点就是识别和预判断能力,像是应对前车减速,并线车辆加三等场景车辆自己加速和减速的感受是非常线性的,坐在车内感觉很舒服,尤其是长途在开累了之后,辅助驾驶确实给了我歇歇脚、放松下精神的机会,我感觉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游刃有余」。



    当然,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前,需要在驻车状态下,提前开启此功能,并且随着车速不变提升,辅助驾驶的接管提醒也会出现的更加频繁,如果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转动方向盘的话,辅助驾驶会自动退出的,并且在此次行驶过程中无法再次启用。这个功能设计,我也在旅途中无意的体验到了,即使辅助驾驶很方便很智能,但辅助驾驶终究无法替代司机处理紧急状况,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大家在使用辅助驾驶时时刻准备接管。


    再说说续航吧,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选择的时候就想问下续航,也想知道真相,不想被厂家忽悠。这趟行程差不多3000多公里吧,刚开始的20-30公里开启了运用模式,之后一致就是舒适模式压着120限速行驶了,全程自动空调22.5度,车上算上我一共两个人,能耗看了眼,综合来说差不多都在16-17kWh/100km。虽然电池小,但是我感觉可能也是因为车身较小,再加上辅助驾驶控制能让能量回收的量很足,最终能跑到这个能耗。


    充电,长途免不了受限于此,没“饭”吃,我的小车车可交要撂挑子了。但你别说,充电真的很方便,而且也没耽误我啥时间。只不过不得不说,这回没经验,下次还是要提前好好规划下线路,毕竟外地不熟,还是遇到了一次充电桩坏掉的情况,而且有两次需要在充电桩排队等待充电,那一瞬间还是受到了惊吓的。

    说说目的地,这次是来看大风车的,不得不说很壮观,舟山衢山岛可以直接近距离接触到大风车,搭配上我的小车,真的好美啊。选电车就是有同样的向往,算是为环保做了一份贡献吧。



    除此之外,我也要吐吐槽

    第一就是噪音,小车是无边框车门,隔音实在是不太美好,城市里开车时就觉得胎噪很大,这次长途出行,在车速120迈左右的时候,车内的风噪和胎噪就非常刺耳了,尤其是从车辆的后轮部分传来的噪音很明显,再快一些的时候,后排乘客说话声音小点的话,前排都快听不到了。所以我们经常调侃有事发微信,靠吼不管用,这车毕竟是一款主攻运动的轮胎,这事无解。但是在沥青比较老化或者路面比较粗糙的时候这个缺点就被放大了,此时只能将音乐声一调大,来给自己制造些愉悦感了。

    第二是这座椅对咱这腰实在不太友好,说实话特斯拉就是为驾驶爱好者做的车吧,驾驶过程中,座椅的包裹和支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单纯长时间乘坐还是有点要命。主要是高度和硬度,这趟旅程中我们基本上3-4小时休息一次,每次下车时腰都是僵硬的状态,年轻人的好身体也扛不住连续开这么久,外加长途行驶过程中,没有座椅通风的皮座椅真的是有点难受,快快改良一下吧。



    第三就是这个“智能”雨刮,相信开过的车友都能明白,雨刮总是在雨小甚至雨停之后,不停的干刮,甚至因为喷一次玻璃水,而“智能”的疯狂摇摆,只能无奈的切换为手动控制雨刮,等待天气好,运气好的时候,再次切换为自动挡,从而恢复正常。希望特斯拉后续能进行OTA升级更新更新这个最基础的问题。


    好啦,总的来说这次旅程整体还是很赞的,终于出门放风了,分享内容都是主观感受也不是很专业,大家随意交流,有空一起说走就走!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